陳含
(四川師范大學成都學院 四川成都 621265)
大學籃球人才教育培養的未來前景①
陳含
(四川師范大學成都學院 四川成都 621265)
我國大學辦學體制改革以來,高校體育事業發展迅猛。該文認為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進入新階段的重要時期,我國大學籃球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當前高校體育教育正在發生重要變化,籃球人才的培養也日益受到重視,亟需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深入發掘支撐籃球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主要因素,進而為未來我國籃球運動發展和籃球人才的培養奠定基礎。
籃球 大學 人才培養 未來前景 可持續
進入21世紀后,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跨入全面發展階段,大學籃球體育事業也取得了長足進步。尤其是在奧運會、CBA、NBA、亞運會等大型體育活動賽事上,我國籃球運動員發揮不錯,不斷取得進步。但是,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籃球運動比較而言,就發現我國的籃球人才仍然短缺,在籃球人才的發掘與培養上存在很大不足。尤其是,與美國相比,我國在籃球人才的科學合理培養方面存在很大差距,籃球事業的發展面臨人才短缺的困境。在我們希望通過對NCAA和CUBA的全方位比較分析,探究制約我國籃球人才培養的因素,并摸索適合我國籃球人才培養的辦法方案,促進我國籃球體育運動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各類大專院校在籃球人才培養方面可以為我國職業籃球事業的發展提供高素質、能力強、潛力大的籃球尖子,這些籃球運動員有可能成長為未來的籃球精英。現階段各大學的籃球教學部門都擁有數量眾多的籃球教練及專業籃球運動員,而且這些籃球運動員和籃球教練一般都具備著高學歷、扎實技能、專業素質及發展潛力。我國大學體育能夠在未來較長時期內為國家職業籃球賽事的舉辦及職業籃球運動的發展提供專業人才,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承擔籃球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大學專業籃球運動人才的培養對于推動我國籃球運動走向全民健身、全民運動等都有較大的幫助。從大專院校畢業的大多數高素質專業籃球運動員,一般能夠進入中小學的體育教學崗位中或者社會健身體育事業中,因此,這批高校籃球專業運動員能夠從基本技巧、體育知識、鍛煉規律等方面提升廣大民眾及中小學生對于籃球運動的認知,在很大方面影響未來我國籃球體育事業的發展進步。
文章擬采取數量統計方法、文獻研究法、對比分析法等,對我國大學生籃球聯賽CUBA和美國大學生NCAA聯賽球隊進行比較分析,主要研究兩者的發展狀況,研究大學運動員的來源構成,并探究大學籃球人才培養的模式以及前景。
在N B A比賽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歷史上,NCAA為其貢獻了源源不斷的籃球天才、籃球明星。NCAA籃球聯賽現在由大學聯賽、64強淘汰賽和決賽等三個階段構成。賽程設計上,NCAA分為中西部、南部、西部、東部等4個區塊,共包含64支隊伍。首先,籃球隊之間采取單向淘汰方式進行一對一對抗賽,奪取4場勝利者將獲取區域賽冠軍,之后會在4個分區冠軍籃球隊中產生出賽事總冠軍。在取得聯賽資格之前,每支參賽球隊都必須進行60余場的專業比賽,這些比賽將會使這些年輕的籃球運動員獲得技能和精神的鍛煉。NCAA在美國大學和美國職業籃球賽中的巨大影響力,已經成為美國籃球人才培養的搖籃,并且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文化效益和社會效益,不斷推動著美國籃球運動的發展,并且為美國乃至全球的各類籃球體育賽事貢獻著精英人才。
1998年CUBA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首次舉辦,CUBA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將參加賽事的大學球隊劃分為4個分賽區,分別為東北區、西南區、西北區、東南區。在這4個區籃球聯賽中獲得冠軍和亞軍的籃球隊將會獲得進入全國8強的資格。進入全國8強賽后,8支球隊將會被分成兩個區,并且采取交叉淘汰賽的形式進行比賽角逐。在兩個區獲勝的隊伍分別舉行主場和客場的比賽,并最終決出冠軍和亞軍。
在籃球運動員的選拔培養方面。近百年來,美國籃球運動一直領先全球,代表了世界籃球運動的頂尖水平。不應忽視的是,NCAA在美國籃球乃至世界籃球運動發展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NCAA的與眾不同之處就是它擁有最科學、最專業、最規范的青少年籃球運動人才選拔培養體系,眾多籃球明星都是在NCAA賽事的選拔培養下成長起來的。NCAA聯賽的運動員一般從美國中學的學生中選拔出來,美國眾多大學為了吸引具有籃球專長技能的學生,尤其是籃球專業方面,設立了數量眾多、類型各樣的高額獎學金。美國大學的籃球管理者會深入到美國中學聯賽現場甚至社區街頭等選拔潛在的籃球人才。可以說,只有具備較高專業素質、身體協調以及籃球技能的中學生、大學生才會成長為NCAA賽事的職業球員。
近十年來,我國各個大學的籃球隊類型主要分為普通學校的籃球隊、傳統學校的籃球隊、高水平運動大學(學院)的籃球隊,當然也出現了基于某項比賽而臨時組建起來的籃球隊。同時,我國專業籃球運動員的選拔培養也逐漸建立了比較規范、嚴格的程序制度,如籃球運動員的選拔必須嚴格遵循CUBA的相關規定,并且CUBA比賽中嚴謹現役的專業球隊隊員參賽,比賽參與選拔的運動員必須是18~22歲之間的高中畢業生,這是為未來專業籃球運動員的培養儲備人才。基于以上諸多原因,我們可以對CUBA聯賽的后備運動員歸納總結為,主要由未注冊的省市大中小學專門培養的省隊體校隊員、省內籃球頂尖人才、青年隊集訓隊員等。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運動員來自于傳統學校的籃球特長生、籃球專長生等。
在籃球運動員的訓練及比賽等培養方面。CUBA聯賽與NCAA聯賽籃球運動員的全年訓練計劃及項目安排幾乎一樣,且大多數安排都是以國內籃球運動賽事為中心進行計劃制定的。當然,這其中不排除我國CUBA比賽設計借鑒了美國籃球運動賽事的經驗。在訓練及比賽的時間安排上兩國多有相近之處。例如,美國參加NCAA比賽的各個大學球隊的訓練方法如下:平均訓練時間相對均勻、松緊有度,每天訓練時間在大約4 h左右,每周訓練不超過25h,在NCAA聯賽時間則規定每周訓練時間維持在50h左右。訓練數量上的要求,每周訓練5~6次,以8h工作日統計,一年大致要訓練275天左右。由此可見,參與美國NCAA聯賽的各個大學球隊的訓練力度與目前正規的職業籃球隊員沒有太大差別,正因為如此要求,聯賽才能夠培養出卓越優秀、專業技能過硬的籃球人才。
當前,我國CUBA籃球隊伍隊員的來源主要是各個省市體育院校以及傳統學校的籃球特長生、專長生等。幾乎八成以上的籃球運動員是經過特招形式錄取的,另有一大部分是屬于免試錄取生,只有大約2%的生源屬于正常考試錄取。因此,我國大多數籃球運動員存在義務教育不足的現象,文化素質相對較低,進入大學后隊員的文化科目往往存在很大短板。加之,一些種子選手自身素質如年齡、身高、骨骼、體質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弱勢,尤其是1.9m以上的籃球運動員人數較少,隊員年齡也往往較大,后續發展潛力不足。
大學籃球隊員訓練管理體制對于C U B A籃球運動員以及CBA等高級賽事人才培養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同時對于運動員技能潛力的發掘影響巨大。遺憾的是,目前,我國大學籃球訓練管理體制存在許多缺陷,遠沒有形成科學合理、系統專業的籃球訓練管理模式。大學管理者在體育教育尤其是籃球運動方面投入精力、財力不足,一些學校的籃球協會等組織也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這嚴重制約了我國籃球人才培養的可持續發展。
[1]陳級鈞,柴衛平.職業籃球運動員參加奧運會的成因及其對世界籃球發展的影響[C]//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運動會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2009.
[2]李華名,巫文輝,楊年松.對CBA后備人才來源及其人力資本所有權的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8(4):32-39.
[3]韓劍,李長海,范曉燕.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后備人才培養的現狀與發展對策[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06(4):14-19.
[4]高石政,吳啟迪.大連市田徑傳統項目學校與業余體校田徑后備人才培養現狀的對比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07.
[5]齊文怡,李明秀,范法海.美國男子籃球職業比賽人才培養的現狀、困境及對策研究[J].現代體育專業學院學報,2003(12):24-29.
G807
A
2095-2813(2015)01(c)-0125-02
陳含(1980,12—),男,四川資陽人,四川師范大學成都學院,專業: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