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罡 呂偉
(廣西玉林農業學校體育組 廣西玉林 537000)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中職學校體育也朝著健康體育、快樂體育、終身體育的方向發展。校運會是學校體育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大多數中職學校校運會仍然過于注重競技,忽略了大眾性,顯得陳舊、枯燥、單一,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已不適應中職學校體育發展的要求。新課標倡導下,新時期的體育教育以學生“以為為本,健康第一”為目標,提倡素質教育,全面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此,筆者依據新課標《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改革指導思想,大膽的提出對中職學校運動會改革的具體措施。
升入中職學校的學生年齡結構、身體發育情況、體育鍛煉意識等因素與高中學生基本一致,當高中學生面臨升學率的問題的同時中職學生也面對就業率的問題,而忽視體育教育。中職學校的學生是面臨畢業就直接進入社會的群體,意味著他們必須在中職教育中要學會體育技術、體育鍛煉常識和衛生保健知識,培養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因此,中職體育教育的責任更為重大。
運動會是檢驗學生身體素質的一項有效方式,也是學校的一大“節日”。但運動會存在的種種問題,限制其作用的發揮。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比賽項目設置的不合理,競技性強,導致大部分學生不敢問津。二是,運動會的參賽辦法中都規定了參賽單位總人數和個人限報的項目及每項限報的人數,限制了學生的參與。三是,獎勵機制不完善,一張證書未能調到起學生積極性,運動會得獎證書也未能在期末評優評先中起到作用。
中職學校運動會發展要以淡化競技、培養能力、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從營造校園體育文化的需要出發,將運動會改成綜合性的體育節,拓展空間和時間,拓展內容與形式,讓全體師生都參與其中。這樣必須從多方面的去改革傳統的運動會模式。第一,應從性質上改變,把傳統單一的田徑運動會,轉變成將競技、健身、休閑以及娛樂融于一體的體育文化節。第二,在對象上也要得到改變,調查師生興趣愛好,設置多類項目,爭取讓全體師生都參與其中。第三,明確運動會的目標及體現運動的功能,培養中職學生體育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據調查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學生都認為運動會檢閱競技水平是最重要,學生認為是鍛煉身體、活躍校園文化的很少,認為運動會有培養教育學生的幾乎沒有。
在緊密圍繞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總目標,結合“理實一體化”的教育辦學模式,確定體育文化藝術節的主題,選擇與之相適應的內容和開展形式。例如,體育文化藝術節的主題是“讓同學們走到陽光下,走向運動場,強身健體,創造未來。”在內容的設置上,除了保留部分傳統的田徑項目外,可以增加一些體育趣味性,創造性,集體健身娛樂性活動。在體育創造性的活動中,可以設置體育繪圖繪畫,體育攝影,隊形隊列編排與表演,體育模型小制作等。趣味性,集體健身娛樂性的活動中,可結合各專業特點以及學生以后就業的職業特點,設置滾輪胎往返接力,限時板螺母比賽,導游旗語操,商務禮儀集體舞等活動。通過這些體育活動不但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也使其職業技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便于其所掌握的運動技能和職業技能,實現了體育科技文化周理想目標。
在體育文化周的運動項目設置中,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下,充分發揮全體師生的主觀能動性,選出大家樂于參與的項目進行排名,排在前面的在運動會中爭取設置,讓師生們都參與其中,變成大家的運動會。如:(表1)
表1 中職學校運動會項目設置
在傳統田徑項目中,增添一些趣味性強、對身體素質要求低的項目,如:袋鼠跳、滾輪胎、跳繩、接龍跑、男女頂球跑、毽球等項目。同時增加集體項目,體現出協作精神和團隊意識,在運動中,學生的合作意識將會得到明顯的提升。如:多人跳遠、跳長繩比賽、多人多足跑等。
整個運動會在開展需要設置部門,如競賽部,后勤部、場地器材部門等等,只有設置齊全,任務安排具體落實,辦事才會有高效率。同時,比賽的程序安排也非常重要,能調控運動會的進程,控制競賽節奏,是吸引觀眾與運動員互動、保持會場自始至終氣氛熱烈的關鍵。在設計競賽程序時,可以將競技性高,趣味性強和集體項目做適當分布。如:1500米開始前后,可以設置“拔河”或者班級為單位的“跳竹竿”。這樣有效地吸引了更多學生的參與,參賽運動員在能在更多觀眾的情況下,比出更好的成績。
運動會各項比賽成績出來,要增加各種形式的獎勵。在運動會閉幕式上,請獲獎的學生站在領獎臺上領獎。讓他們體驗到成功感和榮譽感。當然,也要鼓勵那些做好人好事的,通過校廣播大力宣傳,讓這些同學的付出也得到肯定,也是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學校運動會的組織者有要能力建立多元化、多層次校運會評價體系。通過各班級體育骨干學生、優秀社團、建立班級校運會評價體系,通過全校教師建立校級運動會評價體系,這樣更有利于學校運動的廣泛的開展。
(1)若要使校運會真正成一場集體育、文化、學生精神面貌、學校環境等方面為一體的合性體育盛會,廣大的體育教育教學工作者應結合中職教育革的精神,樹立新的理念和意識,為校運會注入新的內容,讓校運動會長盛不衰。
(2)學校可以因地制宜,根據中職學生特點和學習的專業,設置一些低難度、操作性強的項目,為激發運動興趣,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為目標。
(3)在體育文化周的實施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學生會和學生體育社團,體現其功能,讓社團成員積極參與其中,不僅可以培養他們的組織能力,也可以促進中職學生體育社團的良性發展,為做好學校體育工作和豐富師生們的課余文化生活奠定基礎。
(4)設置以班級為單位的比賽項目,增強中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考驗團隊合作精神,讓學生知道集體的重要性。同時,也有充分展示個人風采的個人項目。
(5)增加師生合作項目以及親子項目。在師生合作項目中,能夠有效的促進師生之間的關系,有利于日常的教學。通過設置一些趣味性強的親子接力項目來鼓勵家庭參與,這不僅能培養學生對父母的感情,而且也可以讓家長更多地了解自己孩子的身體情況,鼓勵其鍛煉身體。
隨著我國對職業教育課程體系改革的深化、體育新課標的實施和新的體育教學觀念的出現,為了使學校體育工作能夠體現更大的功能,中職學校運動改革將必不可少。在新課標的指導下,以“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把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放在首位,在能運動會的得到證明。設置多項趣味、娛樂性項目以及集體項目,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設置多種獎項,將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相結合,鼓勵廣大學生參與其中,讓參與的同學得到肯定,確保每個學生受益。
[1]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切實提高學生健康素質的意見》.
[2]黃愛峰.《新農村建設下的農村體育發展思考》學校體育學[M].高等教育版社2005.7.
[3]田野.北京市中學校運動會組織管理的改革與創新[D].首都體育學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