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提高工會創新工作能力不斷適應新形勢發展需要
陳行
寧波劇院315010
[摘要]工會是搭建企業文化,推動企業和諧發展的重要部門。隨著社會的變革發展,工會也面臨著改革的局面,面對新形式,工會組織如何履行職能,如何服務企業和職工群眾,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大課題,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當前工會組織存在的問題和提升自身能力的緊迫性,并不斷探索改進策略,以期為未來工會更好的開展工作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新形勢;工會;創新能力
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王兆國同志曾經表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一定要依靠工人階級,黨組織和政府解決問題、發表決策都要以職工群眾為中心,首要解決與職工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作為黨領導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作為黨和群眾間的橋梁紐帶,作為最廣大人民利益的代表者,黨和政府對工會組織工作給予了強大的支持,不斷賦予其新的資源和手段,以促進工會組織政治素質和創新能力的提升,為工會工作發展提供良好條件。
在社會變革的大背景下,經濟、政治、生活方式的多樣化不斷改變著人們的思想和價值觀念,工會組織也面臨著巨大挑戰。當前,工會組織發展的主流是好的,在黨和政府路線方針的指引下,工會組織帶領員工不斷創新,維護了組織的和諧穩定,并有序地推進了組織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但與此同時,對于工會組織工作中的一些弊端和問題我們也應該有清楚的認識。例如,部分員工政治素質不高,與黨的要求相差甚遠,主要表現為理論功底薄弱、政治思想不誠實、思維方式主觀片面、工作作風脫離實際和群眾等。
由于體制上的原因,導致多年來劇院正式員工有減無增,只看到到齡退休的,而幾乎沒有新的入編人員,且目前在編的職工平均年齡都已經超過四十歲,形成了人員青黃不接的局面,對工會工作的開展形成了很多的阻撓。除了人員結構不佳給工作帶來的困難,工會組織還應該清醒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一些能力問題。首先是理論知識和業務能力的不足;其次,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能力的不足;第三,服務企業和制度文化創建能力的不足。新形勢下,工會組織應該充分認識到加強工會政治素質和能力的緊迫性。只有不斷提升自身政治素質和能力,才能有效發揮自身作用,推動企業健康發展的大好局面。
提升工會創新工作能力必須結合工會工作特點和工會的職責使命,突出重點,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工會職工應該重點提升的能力有以下幾個方面:
1.把握政治方向的能力。工會組織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開展工作的,因此,工會一定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只有站在政治的高度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才能確保工會組織的健康發展。在培養工會員工把握政治方向能力時,要堅持三大原則。第一,堅持黨中央的領導,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保持與黨中央高度一致;第二,緊跟黨和政府的節奏步伐,主動爭取和接受黨的領導;第三,堅決代表和維護職工群眾利益,并將其作為工會組織工作的根本目標和出發點。
2.把握工作大局的能力。工會職工一定要具備整體意識和大局觀念,并有服務集體的奉獻精神和本領。工作中要求處理好“三大聯系”:第一,將工會工作與科學發展觀緊密聯系在一起,依據企業發展節奏制定工作計劃;第二,與構建“和諧企業”的目標緊密聯系在一起,工作中要始終堅持健康和諧的發展理念;第三,與職工的合法權益緊密聯系聯系在一起,始終將職工利益放在首位,將為職工群眾排憂解難作為工作大局和重點,為他們排除后顧之憂。
3.團結職工的能力。第一,重視集體的力量,尊重職工權利,充分發揮職工代表民主參政議的獨特作用;第二,制定科學的激勵機制,增強職工凝聚力,并有效調動職工積極性,帶領其投身于工會組織建設當中;第三,堅持維護職工的利益嗎,做好黨和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保持與職工群眾的有效溝通,聆聽職工群眾的訴求和聲音,著力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4.開拓創新的能力。首先,工會職工要樹立創新的意識和理念,用時代發展的眼光探究新時期工會面臨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其次,將創新作為工會發展的源動力,一方面努力傳承工會的優良傳統,另一方面不斷開拓新領域、尋找新方法、實現新突破;第三,創新工作方式。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創新多種多樣的工作方式,提高職工的參與性。如,利用業余時間組織一些文藝活動,讓職工解放身心,陶冶情操,增強其對生活和工作的熱愛,也可以不拘一格地組織勞動競賽、技術創新等活動,提高職工的工作和創新熱情。
5.塑造人格魅力的能力。工會職工應該高度重視綜合素質的培養,不斷增強自身的人格魅力。第一,要努力做思想覺悟高、工作能力強,人品氣質佳,具有強大人格魅力的人民公仆,只有這樣才能樹立工會組織的良好形象,提升工會的號召力和影響力;第二,重視培訓學習。定期組織工會職工進行專業技能培訓,理論聯系實際,指導各級工會組織如何工作、如何高效工作;第三,勤政廉潔,為民服務。發揚廉潔自律、無私奉獻的精神,做好職工群眾的先鋒模范,建立和諧團結的工會組織;第四,自覺接受職工群眾的監督批評,在監督批評中不斷改進、成長,做好職工群眾的服務工作。
創新工會工作,不僅要從工作內容上著手,也應不斷創新工作路徑,探尋有效方法,提升工會組織的工作能力。第一,樹立終生學習觀念,在學習中探尋創新路徑。古人云:“非學無以廣力,非學無以明智,非學無以充德”。學習是人生永恒的主題,工會組織也同樣,必須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要將理論學習與實踐工作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學習開闊眼界,尋找工作的方法和規律,通過實踐工作中不斷發現問題,尋找解決方法,發現創新的路徑;第二,深入群眾,在實踐中獲得能力的提升。工會職工應深入基層,到職工群眾中開展工作,在基層實踐中發現工作缺陷和問題。解決困難要以理論知識為指導,深入探索,勇于創新,在尋找新的路徑中鍛煉自己,提升水平;第三,在總結中獲得提升工作能力的寶貴經驗。工會職工要養成勤思考、善總結的良好習慣,以提煉有效的工作規律和方法,為以后工作的高效開展提供指導。
參考文獻
[1]吳聰.地方工會參與社會管理創新問題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
[2]顏琴.加強能力建設 提升工作水平——工會干部能力建設是加強工會自身建設的基礎[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3(04).
[3]趙平.提升工會干部素質 開創工會工作新局面[J].東方企業文化,2015(07).
[4]趙航,董輝.轉變作風 強化服務 著力提升新形勢下工會工作的能力和水平[J].中國職工教育,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