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收支分析

圖1 2014年以來銀行結售匯變動趨勢(單位:億美元)數據來源:國家外匯管理局
銀行結售匯繼續逆差。2月份,銀行結匯1187億美元,同比下降19%,環比下降27%;銀行售匯1358億美元,同比增長36%,環比下降20%。;銀行結售匯逆差172億美元,環比擴大90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為順差457億美元。銀行結售匯中,銀行代客結售匯逆差100億美元,環比收窄14%;銀行自身結售匯轉為逆差72億美元。前2個月,銀行結售匯逆差254億美元,上年同期為順差1191億美元(見圖1)。

圖2 2014年以來遠期結售匯變動趨勢(單位:億美元)數據來源:國家外匯管理局
遠期結售匯逆差擴大。2月份,遠期結匯簽約額93億美元,同比下降77%,環比下降53%;遠期售匯簽約額246億美元,同比增長35%,環比下降4%。遠期結售匯簽約逆差154億美元,環比擴大1.6倍,去年同期為順差227億美元。前2個月,遠期結售匯逆差213億美元,去年同期為順差481億美元(見圖2)。

圖3 2014年以來銀行結售差額與未到期遠期凈結匯余額變動(單位:億美元)數據來源:國家外匯管理局
未到期遠期余額由凈結匯轉為凈售匯。2月末,銀行遠期未到期凈售匯余額44億美元,而上月為凈結匯余額79億美元。2014年2月末為凈結匯余額679億美元。2月份,反映零售市場外匯供求的銀行結售匯差額與未到期遠期凈結匯余額變動合計為逆差295億美元,環比擴大130%。前2個月,銀行結售匯差額與未到期遠期凈結匯余額變動合計逆差423億美元,去年同期為順差1343億美元(見圖3)。
2月份結售匯變化繼續體現了市場主體本外幣資產負債結構的調整。一是持匯意愿持續較強。1~2月,市場主體跨境外匯收入中兌換成人民幣的比例(即結匯率)為68%,較2014年四季度下降3個百分點。其中,2月份結匯率為68%,當月銀行的境內外匯存款余額上升168億美元。二是購匯動機依然較強。1~2月,市場主體跨境外匯支出中來自購匯的比例(即售匯率)為77%,較2014年四季度上升4個百分點。其中,2月份售匯率為76%,當月銀行的境內外匯貸款余額下降25億美元,海外代付、遠期信用證等進口跨境融資余額下降117億美元,說明企業對外借債意愿降低。

圖4 2014~2015年2月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情況(單位:億美元)數據來源:國家外匯管理局
2015年2月份,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總規模為4532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其中涉外收入2358億美元,同比增長5%(以下均為同比);涉外支出2174億美元,增長2%;收支差額為凈收入183億美元,增長54%。分項目來看(僅含已申報口徑),2月份經常項目凈收入33億美元,資本和金融項目凈收入140億美元。
2015年1~2月,銀行代客涉外收入5363億美元,增長2%;涉外支出4812億美元,下降1%。涉外收支差額為凈收入551億美元,同比增長38%(見圖4)。分項目來看(僅含已申報口徑),2015年1~2月,經常項目凈收入214億美元,資本和金融項目凈收入310億美元。

圖5 2014~2015年2月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幣種情況(單位:億美元)數據來源:國家外匯管理局
從幣種來看,2015年2月份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中以美元結算金額為2973億美元,占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總規模的66%;以人民幣結算金額折合1170億美元,占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總規模的26%。2月份,以美元結算的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差額為凈收入164億美元,以人民幣結算的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差額為凈收入折合139億美元。
2015年1~2月,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中以美元結算金額為6697億美元,占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總規模的66%;以人民幣結算金額折合2584億美元,占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總規模的25%。2015年1~2月,以美元結算的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差額為凈收入405億美元,以人民幣結算的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差額為凈收入折合380億美元(見圖5)。
貨物貿易順差居高不下是跨境資金持續凈流入的主要原因。2015年1~2月,我國貨物貿易順差連續創近年來單月順差的歷史高點,2月份達到順差606億美元,上年同期為逆差230億美元。
國內證券市場吸引境外投資持續凈流入。繼國內股市1月份出現一定的調整后,市場上關于央行降準、降息的預期不斷增強。受此影響,股指在2月份穩步回升,吸引“滬港通”、QFII等各方面的資金回流國內股市。
季節性因素引導跨境資金繼續保持凈流入。受2月份春節假期的季節性影響,企業在節前加緊收款,減少對外付款。企業貨物貿易(海關可比口徑)項下銀行代客涉外收付資金保持凈流入態勢:1~2月份凈流入555億美元,同比增長30倍。

圖6 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數據來源:中國外匯交易中心
交易價與中間價雙雙走弱。2015年2月末,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1475,較上月末下跌0.2%,連續兩個月下跌。中間價走弱和內外部偏空環境觸發了市場匯率下跌,2月份銀行間外匯市場即期交易價(CNY)呈現先升后貶“V”型走勢,月末收盤跌至八個月低位6.2696,較上月末下跌0.3%。交易價持續處于中間價貶值區間,日均最大波幅1.95%(上月為1.59%),多個交易日接近2%的波幅上限(見圖6)。

圖7 2012年以來境內外人民幣兌美元遠期市場1年期美元升貼水點數數據來源:中國外匯交易中心;Reuters
境內遠期人民幣匯率延續下跌。2015年2月末,境內1年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報6.4688,較上月末下跌0.5%,與人民幣即期匯率走弱表現相同;遠期美元升水1995個基點,較上月末上升135個基點,與人民幣資金面偏緊和市場看空人民幣有關(見圖7)。
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