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剛
湖北省鄖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湖北鄖縣442500
影響腦神經膠質瘤患者術后的相關因素分析
孫剛
湖北省鄖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湖北鄖縣442500
目的探討影響腦神經膠質瘤患者術后的相關因素。方法對2011年9月~2013年1月收治的53例腦神經膠質瘤患者術后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結果年齡不足40歲患者,病理程度為高分化,KPS評分≥80分,腫瘤大小不足4 cm的患者明顯比40歲以上患者多,病理程度為低分化,KPS評分不足80分,腫瘤≥4 cm的患者術后生存時間更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腦神經膠質瘤患者的年齡、腫瘤的病理分化程度、KPS評分、腫瘤大小和手術切除情況都對患者術后的生存時間和生活質量有重要影響。
腦神經膠質瘤;手術治療;相關因素
腦神經膠質瘤為惡性的星形細胞瘤擴散到遠離或者鄰近并發灶的腦組織,一般對患者采用手術的治療方法,但手術也不能徹底切除腫瘤組織,需要進行術后放療,但生活調節劑或者化療等治療效果不能肯定[1]。成人低惡度膠質瘤全部切除后80%患者可達到5年的生存率,若選擇部分切除,則只有50%的患者達到5年的生存率。高惡度的膠質瘤全切除的患者也比部分切除和近全切除的患者生存時間長,有利于恢復神經功能。若星形細胞腫瘤分化不良,則腫瘤的預后情況較差,有90%的患者在確診2年內死亡,治療難度較大。在手術治療過程中因為腫瘤和腦組織間的界限并不清晰,為侵襲性生長,若患者早期的部位恰當,且腫瘤較小,則能夠全部切除,否則很難徹底切除。因此要對患者進行早期確診,并給予合理治療,促使治療效果得到改善,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和預后效果。本文對2011年9月~2013年1月收治的53例腦神經膠質瘤患者的術后相關因素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9月~2013年1月收治的53例腦神經膠質瘤患者進行研究,年齡25~77歲,平均(46.8± 6.9)歲。男31例,女22例。星形膠質的細胞瘤44例,少支膠質細胞瘤3例,膠質母細胞瘤2例,室管膜瘤1例,混合性神經膠質瘤2例,膠質肉瘤1例。低級別腫瘤31例,高級別腫瘤22例。53例患者完全切除36例,部分切除17例。
1.2 方法
對患者在手術后采用化療和放療,放療選擇直線的加速器,針對患者的MRI或者CT進行定位,對低級別的膠質瘤患者給予多野或者兩野的局部放療,具體劑量為40~50 Gy,一般28~32次,治療5~7周。對于高級別的膠質瘤給予局部的擴大放療,具體劑量為40~60Gy,一般為28~32次,治療5~7周。化療中的主要藥物有:卡氮芥、尼莫司汀和卡莫司汀,每個患者只能采用一種藥物的治療,卡氮芥(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0992)每天劑量為125 mg,連續使用3 d;尼莫司汀(寧得朗,濰坊中獅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3158)每天劑量為150 mg,使用1 d??就。ㄌ旖蚪鹨被嵊邢薰?,國藥準字:H12020992)每天劑量為125 mg,連續使用3 d。治療后對患者定期隨訪,選擇電話隨訪或者定期門診的方法,及時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并根據KPS評分和腫瘤的病理分度,分析患者在不同條件下的生存時間。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4.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對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對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條件患者術后存活時間分析
各種條件和因素不同的患者術后的存活時間也不同,年齡不足40歲患者,病理分化程度為高分化、KPS評分≥80分、腫瘤≤4 cm的患者明顯比40歲以上患者,病理分化程度為低分化,KPS評分不足80分,腫瘤>4 cm的患者術后生存時間更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于采用放療治療以及放化療治療的患者生存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Logistic多元回歸分析
根據Logistic多元回歸分析,以單因素分析存在統計學意義的因素為自變量,以腦神經膠質瘤術后為因變量,分別進行0和1賦值,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顯示,腫瘤大小和病理分化程度等是腦神經膠質瘤術后的主要影響因素(P<0.05)。見表2。
膠質瘤為神經外胚層腫瘤,其發病率較高,而且治療后復發率高,具有低治愈率和高死亡率的熱點,針對腫瘤患者的發展和部位會有局灶癥狀,包括失語、偏癱等[2,3]。膠質瘤惡性程度較高,一旦出現復發情況,侵襲性和惡性程度就會更強,縮短患者的生存時間,因此要分析腦神經膠質瘤患者術后的影響因素。
表1不同條件患者術后存活時間的差異

表1不同條件患者術后存活時間的差異
影響因素n術后平均存活時間(年)t值P年齡(歲)5.19<0.01手術方式4.61<0.01病理分化5.21<0.01 KPS評分(分)腫瘤大小(cm)放化療的鞏固治療<40≥40次全切除全部切除低分化高分化<80≥80≤4>4放療放化療21 32 17 36 31 22 29 24 35 18 26 27 7.6±1.2 3.6±0.6 3.1±0.5 6.6±1.2 3.2±0.5 6.3±1.3 4.1±0.9 6.8±1.0 6.9±1.1 3.8±0.6 5.2±0.7 5.1±0.8 6.97<0.01 6.17<0.01 0.47>0.05

表2影響腦神經膠質瘤患者術后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
3.1 年齡
本研究發現,患者治療后的預后情況和生存時間與年齡也有密切聯系,年齡越小在手術后能夠得到更好的恢復,經分析得出,可能年齡較大的患者,手術和術后的放化療出現耐受能力的下降[4]。且年齡較大的患者病理分化較低,侵襲性也比年齡相對較小的患者高,有較高的術后復發性,而且存活時間也明顯短于不足40歲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2 KPS評分
術前對患者進行KPS評分,也是對患者機能狀態的的反映,得分越高說明患者手術前的身體狀態越高,且耐受力較強,對于治療中的副作用也能較好接受,從而得到更加徹底的治療[5]。若得分較低,則說明身體狀況較差,尤其對于評分不足60分的患者,很多抗腫瘤的治療方法都不能實施[6]。通過術后對患者的隨訪和觀察,發現KPS的評分和病情復發以及術后存活時間都有聯系,評分不足80分患者術后平均的存活時間為(4.1±0.9)年,評分80分以上的患者,術后平均的存活時間為(6.8±1.0)年。
3.3 腫瘤大小
腫瘤的直徑大小對患者術后的存活時間和復發率也有密切聯系,因為腫瘤若侵及到多個腦葉,患者
就可能增加并發癥的出現,而且手術切除的難度較大,對患者術后的身體情況有間接的預后影響。而且腫瘤的直徑增大后會增加所侵犯腦葉,可能會累及更多的功能區。對患者在長期的隨訪中也發現,腫瘤直徑≤4 cm的患者存活平均時間為(6.9±1.1)年,腫瘤直徑>4 cm患者存活的平均時間為(3.8±0.6)年。
3.4 切除程度
在多年的臨床經驗中發現在手術治療中,切除程度越高,其就會有越好的預后效果,生存期越長。治療低級別的膠質瘤時,因為腫瘤為浸潤性生長,而且大多生長在功能區,手術過程中一定要避免損害重要的神經功能[7]。在手術中采用CT、MRI、B超等監測手術中的身體情況,能夠促使手術精確度的提高,并在手術中進行快速冰凍病理切片的檢查,可給予及時指導,手術前采用功能磁共振的檢查,了解腫瘤周圍的傳導束,在手術過程中避免功能區域,減少并避免出現術后并發癥[8,9]。對所有患者進行治療后的觀察和隨訪,腫瘤全部切除患者平均生存時間為(6.6±1.2)年,次全切除患者平均生存時間為(3.1±0.5)年。
3.5 放化療
因為惡性膠質瘤為浸潤性生長,和周圍正常的腦組織沒有明顯界限,手術很難進行徹底切除[10]。即使在顯微鏡下切除腫瘤,也會有1 g左右膠質瘤的殘留組織,在手術后容易有復發情況,因此一般會給予術后放化療的治療,達到鞏固的效果,針對患者不同的病情和身體情況,采用放化療的綜合治療和單純放療治療[11]。采用放療患者術后平均的存活時間為(5.2± 0.7)年,采用放化療患者術后平均的存活時間為(5.1± 0.8)年,并沒有較大的生存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各種條件和因素不同的患者術后的存活時間也不同,年齡不足40歲患者,病理程度為高分化,KPS評分≥80分,腫瘤大小不足4 cm的患者明顯比40歲以上患者,病理程度為低分化,KPS評分不足80分,腫瘤≥4 cm的患者術后生存時間更長[12](P<0.05)。對于采用放療治療以及放化療治療的患者生存時間沒有較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腦神經膠質瘤患者的年齡、腫瘤的病理分度、KPS評分、腫瘤患大小和手術切除情況都對患者術后的生存時間和生活質量有重要影響,醫護人員要有所重視。
[1]賈紅英,王潔貞,趙敬杰,等.神經膠質瘤術后預后因素的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3,34(19):159-160.
[2]汪洋,盛曉芳,高晶,等.高分級神經膠質瘤112例術后放、化療療效及其預后分析[J].腫瘤,2013,34(26):142-143.
[3]Linda Dirven,Neil K,Aaronson,et al.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high-grade glioma patients[J].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2014,13(12):109-110.
[4]葉建平,詹懷義,王曉萍,等.間質內高劑量率放射治療腦重要功能區膠質瘤[J].臨床腫瘤學雜志,2013,28(15):169-170.
[5]費舟,章翔,蔣曉帆,等.長期生存腦惡性膠質瘤患者治療隨訪研究[J].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12,39(18):156-157.
[6]Yang Liu,Yang Zhou,Zhang Xiushi,et al.Expression of VEGF and MMP-9 and MRI imaging changes in cerebral glioma[J].Oncology Letters,2012,16(11):142-143.
[7]丁漣沭,劉道坤,鄧傳宗,等.幕上星形細胞腫瘤Ki-67抗原表達及其預后作用[J].中華神經醫學雜志,2012,29(20):161-162.
[8]焦保華,劉宏雷,耿少梅,等.MGMT在腦膠質瘤中表達的臨床意義及替莫唑胺聯合放療對預后的影響[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3,29(17):136-137.
[9]步星耀,郭曉鶴,丁玉超,等.腦惡性膠質瘤術后放化療腫瘤復發再手術治療的臨床研究[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2,6(5):36-39.
[10]王鵬,焦保華.腦膠質瘤病人的預后多因素生存分析與相關性研究[J].腦與神經疾病雜志,2010,18(6):417-421.
[11]劉博,沈宏,黃紅星,等.腦膠質瘤復發的相關因素分析[J].浙江創傷外科,2010,15(2):139-141.
[12]韓戰栓,陳素娟,王紅濤.腦膠質瘤術后預后的Cox比例風險分析[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1,(5):517-519.
Analysis of influence factors onpostoperativeconditions forpatients with neurogliomatosis
SUN Gang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People’s Hospital of Yunxian,Yunxian4425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n postoperative physical conditions for patients with neurogliomatosis.Methods All 53 patients with neurogliomatosis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1 to January 2013 were selected.Their postoperative conditions were studied,and their differences of postoperative life quality were observed.Results For those who were less than 40 years old,whose degree of pathology was high,KPS score was no lower than 80,and tumor size was less than 4 cm,their postoperative survival time was longer than those who were older than 40 years old,whose degree of pathology was low,KPS score was less than 80,and tumor size was larger than 4 cm.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neurogliomatosis, the following factors of age,degree of pathology,KPS score,tumor size and conditions of incision all play significant roles in postoperative survival time and life quality.
Neurogliomatosis;Surgical treatment;Influence factors
R574.205
B
1673-9701(2015)06-0071-03
201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