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威
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66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探究
梁威
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66
當前,我國的教育事業正在進行著重大的改革,特別是體育這門學科的創新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中,在此基礎上,改善少數民族地區的體育教學具有更加積極的意義。我國傳統少數民族個個能歌善舞,將這種熱情投入在體育事業中,能夠激發出學生極大的興趣,不但促進青少年的身心發育,更重要的是能夠達到我國所制定的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本文重點研究少數民族地區的傳統體育教學,希望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鑒與參考。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教學;作用
在少數民族的學校中,其體育課的內容與形式與漢民族相比均存在不同的差異,也正是這種差異才能夠使少數民族的體育事業具有更加獨特之處。通過研究我們發現,當前影響著傳統體育教學事業的主要因素包括教學觀念、師資力量、教學手段以及體育器材等主客觀因素,我們應該從這幾方面入手,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討,從而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體育事業發展得越來越好,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體育人才。
1.1 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
我國教育事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主要以應試教育為目的開展教學,從而造成學生對課堂內容不感興趣,違背了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長此以往,學生也就沒有了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教師也失去了熱情的態度,形成惡性循環,最終造成體育課堂變成了可有可無的一堂課。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我們應該將單一的課堂教學就變得更加多元化,從學生的個性入手,根據他們的心理狀況發展體育活動,例如開展球類的競技活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還可以讓他們形成良性的競爭意識。除此之外,對運動類型的選擇也十分重要,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從事的體育活動也不盡相同,低幼齡的孩童主要開展的體育活動以趣味性為主,高年級的學生則更加注重強身健體,因此選擇的體育活動主要以球類運動為主。這樣,無論在哪一階段的孩子都養成良好的運動意識,讓他們感受到運動的魅力。
1.2 促進青少年綜合素質的提高
素質對于一個學生來講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它是教育水平高低的首要標準。人們在觀察一個人是否具有高素質時,通常時從其言行舉止進行觀察,另一方面,素質的高低也體現在身體狀況方面,一個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也是高素質的體現。除此之外,素質的表現形式還體現在方方面面。我國在發展教育的過程中已經認識到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性,因此,要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其中的重要一點就是體育運動。我國少數民族除了具有豐富的民族文化外,體育活動也不容小覷。例如蒙古族人民喜愛的游戲“打布魯”、能歌善舞的維吾爾族喜愛的“打嘎嘎”、還有眾所周知的“蕩秋千”,是錫伯族的主要游戲形式。上述體育活動不僅體現出各個民族特點有的文化特點,長期發展下去還具有積極的傳承意義,讓更多的人了解到少數民族的民族特征。少數民族不但具有高尚的品質,在文化事業中也為人來帶了一種異域風情,具有特殊的意義。在體育教學中將這些活動發展下去,能夠達到國家制定的全面發展的目標。
1.3 在學生頭腦中灌輸終身體育的意識
體育活動不僅是在課堂上完成的一項任務,我們還應該將其深入到生活中,變為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一部分。學生不愛進行體育運動從根本上說是不具備清晰的體育意識,沒有意識到體育活動對于個人,對于生活,對于社會的重要性。在這種局限性的長期影響下,學生自然而然就會忽視體育運動,進而不愿意參加體育活動,導致一系列的連鎖反應。為此,教師應該多組織體育活動,讓學生逐漸意識到體育活動的重要性,進而改變他們對體育的錯誤意識。
1.4 保護少數民族的傳統教育
少數民族體育娛樂活動是我國非常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由于在今天地球村,信息時代正在將這些傳統的文化遺產進行同化,民族傳統文體文化的民族特性正在逐漸削弱。使得我們產生了對于此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的迫切性。自近代開始,西方現代傳統競技體育的引入,人們對于民族體育的觀念逐步發生改變,特別是少數民族的一些體育活動,它們沒有文字記錄,靠著人與人之間的口傳身授。正在初見走向消亡,有的已經不存在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民間傳統體育項目也在發生著重大的演變,從原來注重祈福儀式,保家衛國,軍事性,轉變為現在以市場化為主的娛樂性。
2.1 教育觀念問題
如今要廣泛開展少數民族體育任然面臨一些障礙,由于長期受傳統體育教學觀念的影響,大多教師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自覺或不自覺地形成一套固有的、呆板的教學模式,慣性的思維方式,無法認識到民族體育的功能和優點,束縛了體育教學的改革和創新,使他們把教學工作陷入自身設定的條框中,就這樣按部就班,而且不亦樂乎。
2.2 師資力量問題
教學活動的開展,師資是關鍵。少數民族體育活動,引進學校體育教學實踐,這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要使這項工作能夠在我國學校得到正常而有效地開展,培養師資是 當務之急。因為目前我國體育院校還沒有將開設少數民族體育課納入議事日程(除開設武術、氣功課外),因而要使少數民族體教學工作得到順利推進。
2.3 教材缺乏問題
由于民族體育項目涉及面廣,淵源復雜,內容多。而我們的傳統體育教師往往只是通過短期的培訓和學習而轉向民族體育教育,缺乏這方面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對一些理論、技術技能傳授方法顯得不足。而課程的體系也是教師自己摸索著定的,缺乏作為教學的依據的教材的指導,課程教學進度與內容安排不夠合理,教學目標也不夠明確,從導致整個教學效果的不理想。
少數民族的體育事業要想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就要進行改革,首先要明確只有貼近群眾才能獲得群眾的愛戴,體育運動才能得以推廣。因此,我們應該按照少數民族的發展情況進行教科書的編纂,根據實際情況收集數據,從而整理出完備的教材,為少數民族體育事業的發展提供相應的依據。另外,還要探索出深受學生喜愛的體育方法,從而讓學生對體育產生濃厚的興趣,解決在體育事業發展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調動起積極性。相關的建議還有很多,在這里不一一贅述了,總之,我們的目標就是促進少數民族體育事業的發展。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秉承著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開展各項文體事業,在體育教學事業中更是如此。我們要立足基礎,掌握全局,從根本上促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1]梁天昱.在學校開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可行性研究[J].咸寧學院學報,2010(09)
[2]姜嬋,孟峰年,李穎俠.影響西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進入學校體育的因素分析[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08)
[3]宋允清,廖潔瑩,郭小琳,蔣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引入體育課堂的可行性研究[J].韶關學院學報,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