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夏璇
太原學院 030032
大數據環境下圖書館服務體系的構建路徑
裴夏璇
太原學院 030032
作為公共體系必備設施之一的圖書館,不僅是群眾查閱文獻、深化知識,實現綜合能力全面提高的重要活動場所,還是彰顯現代社會文化軟實力的直接體現之一,故而對其服務體系的完善,不僅牽涉到廣大群眾學習、生活,亦影響著社會公共事業的長足發展。鑒于此,本文圍繞圖書館在當前社會文化體系中的定位,結合大數據環境對圖書館服務體系的影響作出了詳盡分析,并藉此提出了圖書館服務體系在此環境下的完善路徑,以期建立健全當代圖書館相關服務體系。
圖書館服務體系;大數據技術應用;資源信息庫;關聯數據
引言: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及普及,將人們無聲息的帶入了大數據時代,海量的數字化信息頻繁出現在人們的生活工作當中,而如何從這些海量信息中準確、及時篩選出精準有效的信息,已成為當下圖書情報工作人員高度關注的核心問題。如何從數據信息中獲得有效信息,再將信息精準反饋給讀者,已是圖書館服務工作的重點內容,故此,服務體系的轉型成為了現代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
立足于信息時代下的圖書館,在社會服務體系中承載的職能作用不僅有文化信息展示、知識資源交流、文化休閑等服務功能,如舉辦知識講座、學術交流會、專業文獻書籍展覽、科學技術報告會等活動,為不同需求的讀者提供知識文化交流服務;還能為公共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圍,充分發揮著源于其自身的文化教育職能。除此之外,得益于館藏歷史的豐富,使得圖書館還兼具豐富的知識文獻資源和人力資源優勢,為我國現代化社會經濟文化建設提供了強而有力的信息保障,使之能夠全面覆蓋收集、開發、整合、傳遞、保存以及利用相關知識資源,為經濟建設和文化發展提供了大量支持和服務。
所以,圖書館服務要履行其文化服務職能,就必須根據圖書館的未來發展方向和讀者對信息、知識不斷變化的需求進行;及時更新服務理念、深化服務內涵、拓展服務范圍并樹立服務創新理念。只有完善這些方面,才能提高圖書館整體的服務質量和效率,使圖書館整體服務水平貼合時代發展潮流,久立于社會發展的“不敗之林”。
(一)改變了服務模式。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圖書館要堅持以服務為根本和導向,唯此才能真正掌握圖書館發展創新的命脈。與此同時,當下數字網絡的急速發展,市場發展需求日趨復雜,亟需構建兼具豐富與先進服務方式的現代化圖書館。因此,利用大數據時代的關聯數據技術,能夠促使圖書館服務體系通過自身的革新而不斷優化,輔助用戶能夠更加準確和方便地尋找所需資源,確保圖書館的服務能夠最優化;還能幫助圖書館占據服務“高地”,成為用戶的數據中心和知識的樞紐中心,聚合一切可利用的關聯數據技術,全面改善圖書館的服務質量,使之逐步成為連接數據發布者和使用者之間的紐帶,進一步促成服務模式的優化、創新和完善。
(二)創新了服務理念。數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推動了圖書館服務的改革和創新,也為圖書館的發展開辟了新的方向。所以,為促進基于大數據時代新型圖書館的發展,圖書館應該抓住時代賦予的機會,努力創新自身服務,以滿足讀者在新形勢下對圖書館的多方面需求。同時,圖書館作為社會應用信息、技術和知識儲備的前沿陣地,更應“投身”信息技術前沿,將大數據時代的先進分析技術運用至自身服務之中,借以用戶數據分析技術為核心的圖書館創新服務形式,為圖書館樹立品牌意識和特色服務理念。除此之外,圖書館還應夯實其資源共建共享觀念,積極融入至開放關聯數據的行動當中,學會利用網絡數據互聯的模式對圖書館的資源和數據進行發布,實現各圖書館間的互惠、互利以及合作交流。
(一)利用關聯數據的分析技術完善信息檢索服務。信息檢索可以從不同的數據源獲得集成數據,以滿足用戶的多方面需求。這種信息檢索方式是很多語義網應用的基礎,并且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而信息檢索服務是圖書館服務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大數據下基于關聯數據的信息檢索,為圖書館的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利用關聯數據的分析技術,可以有效增強數據信息的實用性,提高搜索資源的可查找性、可點擊性和被利用率,從而有效提升用戶體驗的滿意度。具體地說,大數據背景下信息檢索服務提供給用戶的數據類型主要劃分為兩種:一是以應用為導向的信息檢索服務,一是以人為導向的信息檢索服務。其中,“以人為導向”的信息檢索服務是專門為圖書館用戶提供信息查詢服務的,檢索方法是通過關鍵詞進行檢索,并遵循類似于“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的交互體驗方式。
(二)利用數據挖掘與知識分析完善資源整合服務。圖書館的資源整合不僅是多個信息資源庫的有機結合,還是信息質量的有效疊加和優化。通過有效的信息整合,能進一步幫助圖書館實現除瀏覽、檢索等基本服務項目之外的更多專業服務。例如,可利用數據庫進行數據的挖掘和知識的發現,再根據這些發現為用戶提供更具主動性和針對性的信息服務,從而在根本上提高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利用率,提升圖書館創新服務的質量。然而,國內現代圖書館卻普遍存在的對數字資源利用脫節,例如“一站式”搜索等技術沒有得到具體應用,造成了尋找資源的重復次數和資源利用率較低等問題。對此,圖書館必須整合關聯數據和資源,將傳統網絡上的資源整合成一個全面、大型、開放式的數據網絡,以滿足用戶和社會各界的需求。如近些年來國外圖書館對數據方面的研究。例如,2011年舊金山舉辦的“國際圖書館、檔案館和博物館開放數據鏈接峰會”,即針對促進大數據時代的數據關聯和數據開放的實用性和可行性展開了極具學術意義的探討。
(三)利用開放式與智能化挖掘模式創新知識服務。大數據時代的關聯數據技術使得圖書館的服務內容從之前的搜索、挖掘和組織、評價,轉化為更加深入和智能化的知識挖掘模式;其服務方式也從提供一般的知識檢索轉變為加入用戶情景,模擬用戶需求,使得每一位用戶都能輕松獲得知識需求的滿足,享受到了最佳的服務體驗。除此之外,圖書館服務組織也由之前個體圖書館、區域圖書館轉變成了全國圖書館聯盟,并逐漸融入到了大數據的環境當中。所以,利用這一模式將館中信息資源與多個外部資源相鏈接,構建動態關聯的資源鏈,能顯著增加圖書館的資源服務內容,減輕圖書館在服務器上的負載量,提升圖書館的社會價值,發揮其學術研究價值;亦有助于圖書館資源的整合和擴展,全面滿足用戶對知識和信息的需求。
綜上所述,圖書館及其服務體系必須致力將傳統與現代結合,增加服務的協同性,積極利用先進數字設備,將傳統文獻服務、現代信息服務、數字圖書館服務三者有機統一起來,多渠道、多軌跡滿足用戶對信息的需求,協助其對廣泛信息的收集提煉,從而最大限度節約時間和精力,使圖書館服務及其情報事業深深鑲嵌于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的各個環節之中,實現有序且健康的發展。
[1]陳茫,周力青,呂艷娥.大數據時代下的圖書館移動服務創新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4(01)
[2]黃春英.探究大數據時代下圖書館的服務創新與發展[J].才智,2014(06)
[3]彭文梅.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創新與發展[J].河北科技圖苑,2014(03)
[4]姜繼業.圖書館服務創新能力現狀分析與提升途徑[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