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剛(江蘇開放大學 江蘇南京 210013)
分層教學在高校籃球教學中的應用①
劉剛
(江蘇開放大學江蘇南京210013)
摘 要:目前,高校籃球教學作為體育教學中一門重要的課程,盡管已經具備成熟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模式,但是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針對傳統教學籃球存在問題,并將高校學生的實際特點相結合,分層教學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對于高中籃球教學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據此,該文介紹了高中籃球教學的分層教學法,并闡述分層教學的現實意義,同時結合高校籃球教學現狀,高校籃球分層教學的應用對分層教學目標的層次性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籃球教學分層教學應用研究
籃球運動具有競技性與娛樂性的特點,隨著我國籃球運動的普及,深受大眾尤其是學生的喜愛。而我國傳統高校籃球教學中“一刀切”的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的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以及學生個性的培養,對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著一定的影響,限制了我國高校籃球教學的發展。而分層教學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全面促進整體學生的發展,在高校籃球教學的發展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分層教學即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其進行分層,并更具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分層教學的教學目標為實現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最優的發展,進而促進全班學生的整體發展,是教學效果得以有效增強。分層教學是教學全體化、分層優化、因材施教以及主體參與的特點的重要體現,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能夠有效避免學生流失的情況,使得體育素質教學得以全面的發展。分層教學具有起點低的特點,能夠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以有效的提高,實現優等生的進一步發展,促進中等生發展以及基礎薄弱學生的提高。
2.1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在大學階段,不同學生在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以及認知能力等各方面都有著較大的差別,在籃球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學分析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計劃,確保在教學過程中具有針對性,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組織與引導者的職能,將學生的潛能充分挖掘出來,使學生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2.2有利于學生積極性的提高
在籃球教學方案與目標的設計與制定的過程中,若其具有統一性就會忽略不同層次水平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過程中無法全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的實際發展。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而言,由于統一的教學方案會使教學任務對于其過于簡單,無法滿足學生渴望得到進一步發展的需求,而站在基礎薄弱的學生的角度來看,又存在教學任務的難度過大,使其無法達到要求,從而使其在籃球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受到影響。因此,結合不同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分層教學對于籃球教學有著十分重要意義,具有針對性的、層次不同的教學目標能夠使不同類型的學生的積極性得以充分的調動,為其在籃球教學過程中的充分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3滿足每個學生的教學需求
分層教學的目標即為實現每個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分層教學將傳統教學“一刀切”的教學方法進行轉變,從實質上站在了學生的角度考慮,為學生制定了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使整個教學過程中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照顧,并且據此獲得了相應的發展與提高。
3.1學生籃球水平參差不齊
通常非體育專業的高校中,籃球多屬于選修課程。高校選項教學指學生根據自身興趣愛好對課程進行選擇,并且在每學年都能夠對選修課程有所選擇與調整。從學生選擇籃球課程的目的來看,部分學生出于對籃球運動的喜愛,將籃球作為選修科目,也有部分學生是為了滿足高校學分制教學需求或者出于對籃球運動的好奇等選修籃球課,這就會使得籃球選修課程中的學生水平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從學生自身來看,有的學生具有很好的籃球天賦,并且身體素質較好,能夠較快地掌握籃球教學的內容,而有的學生受制于身體原因,可能在學習籃球技能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難度,學習速度較慢,這也是導致學生籃球水平具有差異性的一大原因,這些都是教師在籃球的統一教學中的不利因素,對于籃球教學的開展有著較大的影響。
3.2部分學生缺乏對籃球基本技術學習的積極性
在高校選項教育模式下,通常對籃球感興趣的學生才會選修籃球課,同時這類學生在平常也會開展一定的籃球運動,這類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籃球基本技術。因此,在籃球教學過程中,他們對于教師在籃球基本技術的傳授過程中呈現出一種消極的狀態,會感到十分枯燥,沒有充分認識到籃球基本功的重要性,忽略了對籃球技術的學習。這導致這部分學生籃球基本技術的學生積極性不高,不利于其籃球技能學生的發展,進而使教學質量與效果受到影響。
3.3缺乏明顯的戰術效果
上文提到部分學生在學習籃球的過程中輕視了基本籃球技術的學習,導致其不能充分掌握籃球技術,在實際籃球運動或訓練過程中,在相關籃球技術方面不能做到充分發揮與運用,進而無法充分執行教學過程中教師制定的戰術,使戰術效果不明顯。如此會造成學生在使用與執行戰術時缺乏積極性,甚至對戰術本身持懷疑態度,對于戰術教學進一步的實施與開展有著十分不利的影響。
4.1教學目標的層次性
籃球教師在教學方案和教學目標的設計與制定的過程中必須對學生進行充分的了解。在實際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存在的差異
主要體現在身體素質、技術技能、知識水平、興趣愛好等4個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與學生的互動對學生層次進行明確的劃分,針對學生的體質、學習水平等將學生具體劃分為3個層次,即優等生、中等生以及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根據型新課標標準對學生進行身體練習,對于優等生或者說具備較高籃球素質的學生而言,應進行系統性、綜合性的強化訓練,充分利用學生的優勢,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對于基礎相對扎實的中等生而言,應在鞏固性訓練的基礎之上進行提高性練習;而站在基礎薄弱的學生的角度來講,應提高對學生基本籃球技術的培養的重視程度,使學生的基礎技能得以提高,進而使其能夠滿足進一步的教學要求。當然,學生層次的劃分也不是絕對的,應針對學生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進展與變化進行及時的調整,使學生的發展要求得到充分的滿足。在教學過程中不可否認不同的學生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教師應尊重這個特點,以促進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同時充分認識分層教學的教學目標,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不斷努力的過程中達到自己的目標,實現學生整體水平以及籃球教學的質量得以有效提高。
4.2實際教學過程中的層次性
4.2.1充分考慮教學內容與教學要求
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學內容應符合教學目標的要求,籃球體育課堂教學中,所有教學內容都應以實現教學目標為出發點。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學內容具有多樣性,而不是根據教學內容制定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以這個理論為基礎,掌握教學內容制定的主動權。針對不同類型學生教學目標不同的特點,不同層次的教學要求應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內容也據此進行安排。對于基礎較好、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優等生而言,應適當加大教學內容的難度,而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而言,應將難點進行分散處理,形成一定的梯度,在教學過程中循序漸進,確保在教學過程中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參與度得到提高。此外,除了對學生能力上的層次性差異的考慮之外,還應注重學生的性別差異,針對男女學生不同的身體與心理特點進行不同層次教學內容的安排。
4.2.2注重教學環節設計的層次性
作為教師課堂教學的藍本,教案具有動態性,教師在對教案設計的過程中,應首先明白實現教學目標需要具有一定的坡度,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課堂教學具有動態性,教案設計的教學起點以及預設的難度與實際情況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在實際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新的教學問題。無論教案的設計具有怎樣的細致性都無法完全控制課堂中存在的變化。因此,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結合學生的動態生成情況,對教案進行及時的調整,如此才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長處,彌補學生的短處,做到因材施教,物盡其用,在真正意義上使學生得以發展與提高。
4.2.3確保教學組織形式與方法的層次性
籃球體育教學組織形式以及教學方法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是體育教學能夠順利進行以及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保障。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結合其實際情況為其選擇不同的教學形式,確保教學形式具有一定的適應性,以實現教學效率得以有效提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避免傳統教學中為學生的練習進行生硬的安排,而是更多地扮演引導與組織的角色,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空間,為學生在選擇學習方式練習時提供正確的引導。在傳授籃球運球教學基本技術完畢后,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學習基礎以及學習興趣等對多種形式的練習手段進行自主選擇,確保學生能夠選擇到最適合自身練習的方法。
4.3教學評價中的層次性
在籃球教學過程中,不同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掌握速度也各有不同,部分具有籃球天賦或具有較好身體素質的學生也能夠較快地完成教學任務,然而部分學生則存在一定的困難,這個問題無可避免,是實際籃球教學過程中必然存在的。因此,教師在評價學生的籃球學習時,應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正確的對待。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對自身發展的起點與潛力做到充分的認識,對評價中的鑒別、選拔功能進行弱化處理,以實現激勵的目的,如此才能夠使學生積極性與創造性得以有效的調動,讓學生在不斷努力與進步的過程中擁有一定的成就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將激勵與嚴格規范相結合的評價方法應運用到中層次的學生群體中,肯定其籃球學習過程中的長處,并且在進一步的學習過程中嚴格規范其技術動作,使學生在愉悅的學習環境中得到充分的發揮與進步。而站在層次較高、基礎較好的學生的角度來看,在體育學習評價的過程中應對其予以適當的否定信息,對其起到激勵作用。此外,對于基礎薄弱、學習困難的學生而言,應更多予以肯定與鼓勵,培養學生的信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得以提高。由此可見,讓所有學生在籃球學習中體驗到快樂,能夠得到充分的發展與進步,激發學習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是體育教學評價的重要目標。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法在高校籃球教學中的應用能夠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創新精神以及實踐能力得到充分的培養,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高校籃球教學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據此,我們應加深對分層教學法在高校籃球教學中應用的思考,并積極探索更好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模式,以實現高校籃球教學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謝冰.分層教學法在高校籃球教學中的運用[J].運動,2011(2):84 -85.
[2]秦曉昊.分層教學在高校籃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2):90,92.
[3]陳超.分層教學在高校籃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2013(10).
作者簡介:①劉剛(1980,8—),男,江蘇泰州人,漢,本科,助教,研究方向:高校體育教育。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6(a)-01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