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豹 尹蘇疆
新疆新源縣人民檢察院 新疆新源 835800
受委托取款后私自取款潛逃的行為如何定性
王一豹 尹蘇疆
新疆新源縣人民檢察院 新疆新源 835800
一天,居某和朋友特某在新疆新源縣則克臺鎮的一家游戲廳玩游戲,特某向居某借50元錢,居某身上沒有錢了,就將自己的信用社活期存折交給特某,告訴了特某存折的密碼,委托特某到信用社幫其取1000元。特某取完1000元后發現存折里有兩萬多元遂產生了非法占有的目的。特某帶上存折坐車來到12公里以外的縣城信用社另一個網點以居某的名義從存折里取了兩萬元后潛逃到200公里外的伊寧市。居某等不到特某就去尋找,后報案。三天后特某被公安機關抓獲,8600元已被揮霍,其余贓款追回。
本案在處理中有三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特某的行為構成盜竊罪。理由是:特某取得存折并取1000元是基于居某的委托,沒有將該款交給居某而潛逃是侵占行為,特某使用密碼第二次取兩萬元超出了居某的授權范圍,對居某來說是不知情的,屬于以秘密手段實施的非法占有他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構成盜竊罪。
第二種意見認為特某構成侵占罪。理由是:居某將存折交給特某并告知存折的密碼,對于特某來說,存折里的錢是即時能夠兌現的,相當于將錢交給特某代管。特某基于委托關系取得該款的暫時保管權。特某攜款潛逃的行為屬拒不交出行為,拒不交出可以是公然的也可以是隱形的,即雖然沒有以語言或文字明確表示拒不交出,但從其行為可以推定。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拒不交出,數額較大的行為符合《刑法》第二百七十條之規定,構成侵占罪。
第三種意見認為特某的行為構成詐騙罪。筆者同意第三種意見。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或者發現的他人的遺忘物、埋藏物非法據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或拒不交出的行為。“代為保管”是指行為人基于委托或者合同等關系使他人的財物置于自己的管理之下。行為人占有他人財物的手段并不違法,即占有財物狀態的合法性。侵占罪的對象是自己占有或者脫離占有的他人財物,侵占罪所保護的具體法益為財物的本權,即財物本來的所有權,行為人侵犯的是被害人行使財物本來的所有權,該罪的本質特征是將合法持有的他人財物非法據為己有。
占有是事實上的支配。刑法上的“占有”包括物理范圍內的占有,以及根據社會一般觀念可推知財物支配人的狀態。本案中,特某對存折的占有并不意味著對存折內錢款的占有。從法律上來說,銀行存折只是一種記載著存款人與銀行債權債務的憑證,這種債權債務關系具有相對性,存折的現金價值僅在存折所有人和存儲的金融機構之間。從占有的意義上來看,對存折的占有不同于對存折上所記載的貨幣的占有。客戶將貨幣存入銀行,銀行為客戶開具了存折等憑據,雙方即形成了一種債權債權關系,銀行取得了對貨幣的占有,同時承擔對客戶的債務。本案中及時特某取得了對存折的保管也不能認為是對存折內貨幣的保管。其根據所有人的委托代為取1000元的行為具有合法性,對此款拒不交出的行為應定性為侵占,但對其以所有人名義私自支取的兩萬元的占有沒有合法依據,自然不構成侵占罪。
根據通說,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入室竊取、扒竊財物的行為。這里所指的“秘密”具有特定的含義,首先,該“秘密”僅指針對當時財物的控制人而言的“秘密”,只要沒有被財物的控制人發覺,就不影響竊取行為的秘密性。其次,所謂“秘密”只是竊取行為人主觀上的自我認識,即行為人自以為財物的控制人不知道或沒有發覺而竊取財物的行為,至于客觀上財物控制人是否發覺行為人的竊取行為,對秘密竊取的成立并無影響。盜竊案件中行為人的竊取行為不需要相對人的幫助。本案中特某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在縣城信用社填寫了居某的名字要求取款,現金的實際控制人信用社業務員在特某輸入正確的密碼后將兩萬元交給了特某,其取得現金得到了現金實際控制人業務員的幫助,顯然不符合盜竊罪的構成。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騙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以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欺騙方法,使公私財物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產生錯覺,信以為真,“自愿”把財物交出。其基本模式是:行為人實施欺騙行為-對方陷入錯誤認識-對方基于錯誤認識處分財產-行為人取得或使第三人取得財產-被害人遭受損失。詐騙罪與盜竊罪的區別在于行為人所取得財物的方式是基于處分權人錯誤認識而對財物的處分,如果“交付”人不具有處分權限則不能認定為詐騙罪,例如行為人到被害人家中冒充被害人的朋友向其5歲的兒子以被害人的名義拿家中的東西,此時小孩子給行為人物品的行為就不具有處分權。本案中銀行對儲戶的存款是具有處分權限的,正是行為人以被害人的名義冒充被害人取款,銀行產生錯誤認識將存款交給行為人,致使被害人遭受了損失,受騙的是銀行,受害人則是存折所有人居某,其行為模式完全符合詐騙罪的構成,是典型的三角詐騙。
新疆新源縣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