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霄 孫建麗
華中師范大學民商法學專業,湖北 武漢 430079
當前國內很多學者支持建立知識產權法院,理由有:第一,有利于統一司法標準,遏制地方保護主義;第二,有助于提高審判效率,整合司法程序;第三,有利于實現知識產權的專業化審理,提高國際形象。并對其建立可行性分析如下:1、人才經驗有保障;2、財力支撐有保障;3、案源有保障;4、法律體系較完善。
筆者認為,(1)統一司法標準——無法實現。當前在北上廣三地建立知識產權法院的試點,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司法標準統一問題。即使三地有可以量化的標準,但法官們也有自由裁量權。況且,一旦試點成功,數量將遠遠超過三個,到時候統一審判標準更是難上加難。
(2)提高司法效率是荊棘之路。有學者指出,可以讓國家行政機關只負責授予和審查工作,其撤銷工作直接由知識產權法院接管。但也增加了法院的負擔和審查時間,本質上并沒有提高效率。
(3)人財物等條件——尚不成熟。建立知識產權法院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我國目前能否滿足這種需求值得懷疑。知識產權需要復合型人才,培養不易。知識產權領域具有高度的專業性和技術性,我國法官大部分是文科出身,缺乏知識產權領域的專業知識;我國耗費大量資金建立起來的知識產權法院是否會收到預期的效果不得而知。
1.專利有效性推定原則
經濟危機及美蘇對抗背景下CAFC成立了。其成立之前規定,只要對已授予的專利抱有“合理的懷疑”,誰都可以到法院起訴要求宣告其無效。此時專利權人就負有證明其專利有效的舉證責任,事實上,證明專利有效存在著相當的難度。1988年 CAFC在 Uniroyal inc.v.Ruskin-Wiley corp一案中提出——專利推定為有效。只在有且僅有清楚而令人信服的證據的情況下,有效推定才會被推翻,比之前“合理懷疑”標準要嚴格的多。專利權人先前獲得的專利不會輕易被宣告無效,顯然司法的天平已然悄悄向其傾斜。
2.臨時禁令措施
聯邦巡回上訴法院成立后規定,只要有證據證明專利有效和侵權事實的存在,①就可以申請臨時禁令,甚至在有爭議的專利案件中也允許申請使用初始禁令。②CAFC采取了專利有效性推定原則,專利權人較容易地獲得臨時禁令,來對抗競爭對手的商業生產活動,來減少自己當前的經濟損失。相比之前申請禁令的條件來說,聯邦法院的此種做法,無疑是解開了專利權人脖頸上重枷。
3.等同原則
等同原則是指法院可以將專利權人的專利請求范圍擴大到其隱含的意思,擴大專利保護范圍。即一項專利在其紙質或電子申請說明書上只是表述了本專利涵蓋的范圍,但聯邦巡回上訴法院又將其范圍擴大到該專利可能涵蓋的范圍上,將專利權人專利變相擴大化。1982年CAFC成立后統一了等同原則的適用。1995年馬克曼一案③中,CAFC認定專利的保護范圍可以由法官進行自由裁量,法官完全自主決定專利保護的范圍,案件判決的不確定性大大降低。1997年希爾頓·戴維斯V華納·詹金森費一案中,最高法院又將等同原則發展為逐一技術要素的適用原則,④專利侵權打擊力度大大加強。
4.擴大可授予專利的客體范圍
1980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表示——由人類制造的在太陽底下的任何事物都值得獲得專利保護。⑤CAFC將原來不予專利保護的商業方法和計算機軟件納入專利的保護范圍。九十年代以后,CAFC更是放開了對計算機程序可授予專利性的限制,以1994年阿拉帕特案為標志進入完全保護時期。⑥CAFC裁決涉案專利成立,以此打開了向計算機軟件廣泛授予專利的大門。1988年7月State Street Bank & Trust Co.v.Signature Financial Group一案⑦判決結果完全排除了商業方法取得專利的障礙,進一步擴大了專利保護的范圍。
組圖表明,當專利權人在上訴法院更容易獲得勝訴時,預知“可疑專利”持有人將被高勝訴率誘惑提起專利訴訟。這更加縱容了專利權人在訴訟中為先前未積極實行的專利主張專利費用。“專利權人”進行交叉許可,形成對抗競爭對手的“專利網”,動輒起訴要求對方支付許可使用費。另外,一些擁有原創性和價值性的創意公司因懼專利訴訟帶來的敗訴風險,避免產品開發過程過于昂貴,干脆直接撤銷此研發項目。⑧從長遠來看已經抑制了經濟的發展。


知識產權保護的效果不是單純的立法和執法水平高低的問題,知識產權保護與國家發展水平、社會需求密切相關。對發達國家適用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并不當然適用于發展中國家。⑨
2000年,國外研究表明,在專利權和人均國民收入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個U形的關系(如圖3所示),即專利保護的力度會在人均國民收入達到最低點處之前呈遞減需求,在人均國民收入達到一個臨界點時,專利保護的需求會逐步加大。而且,在高收入水平階段,保護需求會更強。專利保護最弱時的人均收入,按照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接近1985年的2000美元。⑩

“當收入和技術能力達到中等水平以后,國家才傾向于采用弱保護政策,但其主要精力仍舊在于模仿;當收入和技術能力達到發達水平后,才開始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中國的知識產權制度不是基于上述的市場經濟規律而誕生的,人均國民收入還沒有達到臨界點時,迫于國際壓力和改革開放的需求接受了較高水平的知識產權國際規則。?
我國當前處于中等發展水平的行列,僅需采取弱保護政策。過早強化知識產權的保護,未來發展中會導致一系列的問題。國外美日均為知識產權強國,設立知識產權法院自然有利于其自身利益。但以中國現有的知識產權實力講,通過設立知識產權法院強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是否有利于中國自身利益,不無疑問。
20世紀50年代我國鐵路運輸法院由于照搬前蘇聯模式而很快被廢除。70年代末重組的鐵路法院由于其人、財、物都分別受控于各鐵路局和鐵路分局,無法保持超然中立的地位,?因此被納入到普通的司法體系;1910年美國建立的管理鐵路和公用事業的專業法院——商業法院,在其案件判決中被認為偏向鐵路公司,于是在新法院建立之后不到三年,就被國會宣布廢除。?
當前我國企業申請專利的積極性不高,并不是因為這些企業專利保護意識不強、創新能力不足,而是現行的知識產權執法體制抑制了企業申請專利的熱情。對此我國應對知識產權執法體制進行相應的完善,應該充分考慮企業生命周期這一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涉及到專利復審環節時,應該對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的專利復審決定所需時間設定一個適當期限。
再者,發明專利所涉及的技術未必是什么高、精、尖、難的技術。據有關專家學者介紹,即使是在高新技術領域,西方發達國家的最新的專利文獻所記載的專利技術也是極易被反向工程破譯的技術,真正稱得上高、精、尖、難的技術,往往是以技術秘密甚至國家機密的形式存在,通常不會被專利文獻公開。?我們應把真正高、精、尖、難的技術以國家秘密的形式進行保護。
[注 釋]
①朱雪忠,漆蘇.美國專利改革法案內容及其影響評析[J].知識產權——國際知識產權,2011(9).
②Atlas Powder Co.v.Ireco Chemicals,773 F.2d 1230(Fed.Cir.1985).
③ Robert P.Merges,Patent Law and Policy:Cases and Materials,Lexisnexis 2002.
④李明德.美國知識產權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0:92.
⑤Diamond v.Chakravarty,447 US303,309(1980).
⑥In re Alappat,33F.3d 1526(Fed.Cir.1994).
⑦同上,第108頁.
⑧同上,第5頁.
⑨中國社會科學院知識產權中心,中國知識產權培訓中心.完善知識產權執法體制問題研究[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1:4.
⑩Keith E.Maskus,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Western Reserv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32 Case W.Res.J.Int'l L.471,p478.See,also the digital version p.5.[EB/OL].http://www.colorado.edu/Economics/mcguire/workingpapers/cwrurev.doc.
?同上.
?中國社會科學院知識產權中心,中國知識產權培訓中心.完善知識產權執法體制問題研究[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1:5.
?論鐵路運輸法院改制對司法公信力的積極意義[EB/OL].http://tytlzy.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3/09/id/1082532.shtml,2014-9-16.
?[美]亞當.杰夫(Adam B.Jaffe),喬希.勒納(Josh Lerner).創新及其不滿——專利體系對創新與進步的危害及對策[M].羅建平,蘭花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6:95.
?劉平.試論我國知識產權上訴法院的設立[Z].中國法學會知識產權法研究會2006年會暨完善知識產權執法體制學術研討會,2012-10-19.
[1][美]亞當.杰夫(Adam B.Jaffe),喬希.勒納(Josh Lerner)著,羅建平,蘭花譯.創新及其不滿——專利體系對創新與進步的危害及對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6.
[2]中國社會科學院知識產權中心,中國知識產權培訓中心.完善知識產權執法體制問題研究[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1.
[3]朱雪忠,漆蘇.美國專利改革法案內容及其影響評析[J].知識產權——國際知識產權,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