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書萍,高世博 YANG Shu-ping ,GAO Shi-bo
(1.重慶廣播電視大學,重慶 400260;2.重慶警察學院,重慶 401331)
(1.Chongqing Radio &TV University,Chongqing 400260,China;2.Chongqing Police College,Chongqing 401331,China)
近年來,伴隨著全球生產經營組織模式的轉變,以及金融業與信息業的深度融合,供應鏈金融作為一項金融創新業務在我國迅速發展,已成為商業銀行和企業拓展發展空間、增強競爭力的一個重要領域,也為供應鏈成員中的供應商與零售商提供了新的融資渠道。據報道,目前國內商業銀行越來越重視提升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融資占比逐年提升,這表明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已經有所緩解[1]。
在基于回購契約的供應鏈融資方面,易雪輝等(2012)[2]發現銀行的期望利潤、存貨質押率與供應商的擔保程度成正相關,貸款利率與擔保程度無關。鐘遠光等(2011)[3]發現借助供應鏈核心制造商提供的商業信用融資優于金融機構等提供的外部融資。
在供應鏈協調方面,使用回購契約是實現供應鏈協調的一種重要手段。徐最、朱道立(2008)[4]研究了通過限制回購產品的數量來協調供應鏈。張義剛、唐小我(2011)[5]研究了資金收益對回購契約的影響。
在保兌倉融資方面,白少布、劉洪(2009)[6]說明企業可以通過保兌倉融資業務獲取收益。林強、李苗(2013)[7]分別構建了銀行直接貸款時和保兌倉模式下收益共享契約模型,對比發現后者的最優訂購量和供應鏈總利潤均大于前者。
以上研究都很少考慮上下游的決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因此,本文針對一個由供應商、零售商和商業銀行組成的供應鏈金融系統,通過構建基于保兌倉融資模式的供應鏈金融決策模型,討論了供應商的回購策略能否使供應鏈三方成員都達到協調,并計算了供應鏈回購協調下零售商的最優訂貨量和商業銀行的最優融資利率。
考慮一個供應商、一個中小企業(零售商)和商業銀行構成的供應鏈金融系統,該供應鏈面臨具有報童模型特征的市場需求。在回購契約下,供應鏈金融系統的決策順序為:供應商、零售商和商業銀行三方簽訂合作協議。假設在供應鏈金融系統中供應商、零售商及商業銀行均是風險中性和完全理性的,他們根據各自期望利潤最大化的原則進行決策。
假設變量和函數如下:p 為零售商單位零售價格;x 為貸款期間產品需求,隨機變量,服從一定的概率分布,概率密度函數為f(x)≥0,分布函數為F(x)≥0;w 為供應商單位產品批發價格;cr為零售商成本;cs為供應商成本;c=cs+cr為供應鏈總成本,c<w<p;b 為銷售期末供應商回購價格b≤w;v 為銷售期末未銷售產品凈殘值,0≤v<w;g1為零售商造成的缺貨成本;g2為供應商造成的缺貨成本;g=g1+g2為供應鏈總體的缺貨成本;q 為中小企業產品采購數量,q≥0。θ 為銷售期末供應商對零售商未銷售產品的回購比例;λ 為零售商向商業銀行提供的保證金比率;Rr為商業銀行的貸款利率;Rf為資本市場的平均市場投資回報率,無風險利率。
當零售商用保兌倉模式從商業銀行獲得融資服務時,融資規模為L0=λwq。只有商業銀行獲得全部貸款本息和,保兌倉融資業務才能獲得長期穩定發展。
集中系統下,整體供應鏈的期望利潤為:


分散系統下,零售商的期望利潤為:

供應商的期望利潤為:

在分散系統下,零售商根據自身利潤最大化決策最優訂貨量。根據供應鏈協調的要求,集中系統下的最優訂購量等于分散系統下的最優訂購量,即將(1)式帶入(2)式得:

由以上可知,只要供應商設置批發價格、回購價格和回購比率滿足(3)式,整個供應鏈金融系統能達到協調。
本文在供應商、零售商和商業銀行組成的供應鏈金融系統中,討論了保兌倉融資模式下,供應商的回購策略對供應鏈金融系統的協調作用。證明了供應鏈企業可以利用保兌倉融資這一新興的服務模式,并嘗試結合有效的供應鏈協調機制,實現整體供應鏈金融的協調。
但本文沒有著重考慮供應商和零售商合謀騙貸所導致的商業銀行風險。如何在考慮此類風險條件下實現供應鏈金融三方協調是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問題之一。
[1]歐陽潔,馬蔚華.中小企業征信不健全加大融資風險[EB/OL].(2013-03-12)[2014-12-18].http://finance.people.com.cn/stock/GB/n/2013/0312/c67815-20756427.html.
[2]易雪輝,周宗放.基于供應鏈金融的銀行貸款價值比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12(2):102-108.
[3]鐘遠光,周永務.供應鏈融資模式下零售商的訂貨與定價研究[J].管理科學學報,2011(6):57-66.
[4]徐最,朱道立.銷售努力水平影響需求情況下的供應鏈回購契約[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8(4):1-11.
[5]張義剛,唐小我.考慮資金收益情況下的供應鏈回購契約[J].管理工程學報,2012(1):137-142.
[6]白少布,劉洪.基于供應鏈保兌倉融資的企業風險收益合約研究[J].軟科學,2009(10):118-121.
[7]林強,李苗.保兌倉融資模式下收益共享契約的參數設計[J].系統科學與數學,2013(4):430-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