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 揚
(信陽農林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SHANG Yang
(Xinyang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Xinyang 464000,China)
從2008年起,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一直處于增長狀態。2008年的交易額為約3.1 萬億,短短的4年至2012年,這一數字增加了兩倍多。根據相關研究機構的材料整理和分析,2013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10.2 萬億,同比2012 的數據,增長29.9%。在電子商務各細分行業中,B2B 電子商務占比80.4%,2013年交易達8.2 萬億,同比增長31.2%,網絡零售交易規模市場份額占比17.6%,同比增長42.8%,網絡團購占比0.6%,其它占1.4%①。小到日常消費品,大到裝修材料、重型機械,線上購物行為已經滲透進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事實上,我國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除了速度快之外,其發展潛力也是非常之巨大的。篇幅有限,這里以電子商務行業的潛在客戶數做為例證。根據國家統計局我國互聯網上網人數的統計數據(如表1 所示),2013年我國互聯網上網人數為6億多人,還不到我國總人口的一半,對于電子商務行業來說,上網的人數也基本等同于其潛在的客戶人數。所以,對于我國的電子商務行業來說,行業發展潛力巨大,空間廣闊。
談到我國的電子商務行業就不得不談及我國電子商務行業中幾個規模較大,市場占有率較高的企業,如天貓、京東、蘇寧等。這里以天貓為例,從上文的宏觀數據進入微觀分析。艾瑞咨詢的研究報告顯示,天貓無疑是我國B2C 市場最大的贏家,連續多年占據B2C 市場一半以上的份額。馬云也因為天貓的成功一度登頂國內首富的寶座,成為我國家喻戶曉的成功企業家。天貓的這種成功,與馬云出色的營銷頭腦是分不開的,“ 雙十一”這樣一個人造的節日便是天貓大成功中的小成功,或者說是天貓成功的重要基石。2009年以前,雙十一并不被大多數人所認可,只是年輕人的一個玩笑話。而從2009年之后,天貓賦予了“ 雙十一”一個獨特的定位——購物狂歡節。從無到有,再到固定的節日。從每年持續刷新的數據中,可以看出其成功。當日交易額從2009年的5 200 萬元到2014年的571億元(如表2 所示)。可以說,到目前為止“ 雙十一”早已從天貓自設的營銷活動轉變為整個國家乃至世界范圍內電商的節日。

表2 單位:億元
當全民都熱火朝天加入到網購大軍的時候,不妨讓我們冷靜一下,回過頭來看一看一些較深層次的東西。電商的成功離不開消費者,離不開成功的營銷手段,離不開良好的企業管理,更離不開第三方物流的支撐,支持網購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是實現電商平臺虛擬變現實的最基本的保證。可以這么說,沒有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支持,我國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將是空談。電商不可能在做好網上交易平臺的同時,建立一個覆蓋全國大多數地區的物流網絡,這是不現實的,也是企業核心競爭力觀念中不應該出現的。電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其平臺方面,而不是物流方面。

表3 單位:百萬件

表4 單位:億元
從表3、表4 中我們可以發現,2014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的月份變化情況,其中10~11月的業務量增加了27.6%,而同期的業務收入增加量為15.1%。如圖1 所示,2014年7月至10月快遞業業務量與業務收入平衡增長,其中業務量與業務收入增長幅度相當。在11月左右,快遞業務量與業務收入增長幅度發生較大變化,這不得不讓我們將這個結果和天貓的“ 雙十一”聯系起來。這就意味著,天貓的“ 雙十一”購物狂歡節使我國快遞業的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在11月至12月發生較大變化(相較于全年),而天貓的“ 雙十一”購物狂歡節是一天,而且大部分業務只是屬于電子商務的B2C 部分。

圖1
讓我們來關注兩個數據,2014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的月份變化情況,其中10~11月的業務量增加了27.6%,而同期的業務收入增加量為15.1%。無獨有偶,在2015年1月,無論是業務量還是業務收入,都有大幅度的下降,其中業務收入更是跌破了全年業務收入的平均值。首先,業務量與業務收入的增量不相符,業務收入的增加水平并沒有預期中的那么高。其次,1月份的數據顯示,“ 雙十一”過后市場疲態盡顯。
在面對突然出現的業務量變化時,第三方物流企業同樣遵守那只“ 看不見的手”的調節,需求方需求量的突然變大,迫使供給方抬高價格,以使供需雙方重新平衡于一個新的市場出清點。而實際上,快遞行業可以使用抬高價格的方式來緩解業務量突然變大帶來的巨大壓力嗎?答案是否定的。第一,由于我國電子商務行業的快速發展,第三方物流行業也得到快速的發展,以至于不少快遞企業陷入到價格戰的漩渦中不能自拔。第二,若第三方物流企業提高價格,則利益受損方將為電商,這種結果是電商所不愿意看到的。放在目前快遞業與電商不平等的地位上來看,顯然快遞企業的提高價格策略是不能實現的。如果不能以提高價格的策略來保證自己的利潤以及平衡市場供需雙方,那么對于我國的大部分快遞企業來說,能做的恐怕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擴大再生產規模,提高自身的業務處理能力。從表3 來看,2014年11月快遞業的業務量比表中最低的7月的業務量高47.1%,這種數據表明,在全年大部分時間快遞企業的工作效率是不飽滿的,又或者是在某些月份里超負荷工作。事實往往讓我們傾向于后者,大量快遞包裹的積壓,一方面是電商的高歌猛進,一方面是快遞企業的叫苦不迭。從這一點上來看,電商的營銷活動只是單方面的、只講自身利益的不負責任的行為,迫使自己的合作伙伴為自己的行為埋單。從長期來看,電商的這種營銷行為會成為我國快遞業發展路上的重大障礙。種種跡象表明,我國的快遞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再生產能力擴張的程度已經快要到行業重組的邊緣,再加上電商的推波助瀾,我國快遞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堪憂。
從供應鏈的角度上分析電商和快遞企業,電商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平臺,一個溝通生產者、消費者以及金融機構的平臺。在這個電商提供的平臺上,供應鏈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得到良好的運動。快遞企業主要負擔的是整個供應鏈的物流。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電商的平臺作用并沒有得以體現。現代的商業競爭是一個生態圈與另一個生態圈的競爭,是供應鏈與供應鏈的競爭。要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在建立企業戰略伙伴關系的情況下,利用良好的信息溝通平臺,具備良好的供應鏈柔性的基礎之上與其它企業競爭。而現在“ 雙十一”正是暴露了我國電商和第三方物流企業之間合作關系不固定,以及合作水平不高這樣一個問題。可以做一個假設,我國的電商與第三個物流企業的合作水平較高,在物流壓力較大的時段,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經營圍繞供應鏈戰略合作伙伴的生產活動進行;在物流壓力低于其經營能力時,在不影響供應鏈內企業利益的情況下開展廣泛的物流業務。在短期內,也許對于雙方而言都有一定的利潤影響;但從長期來看,這種合作模式對于雙方的長期的發展都是有利的。
注:①數據來源: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3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 。
[1]苗智成.B2C 電商價格戰原因及效應分析[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2]陳璐.2013年京東“ 雙十一”整合營銷傳播策劃案[D].杭州: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3]馬士華,林勇.供應鏈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
[4]趙穎,崔進.探析電商物流的發展[J].現代經濟信息,2013(11):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