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軍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黑龍江有限公司,哈爾濱150028)
我國資產減值會計應用探析
李文軍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黑龍江有限公司,哈爾濱150028)
隨著近年來世界經濟環境的復雜多變,諸多不確定因素在企業中長期存在,各國會計界越來越關注資產減值問題。為此,我國更新發布了《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等會計準則,從2007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企業資產減值會計準則實施以來,實踐中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不斷完善。通過對資產減值會計的必要性及意義的分析,提出了目前我國資產減值會計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提高資產減值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真實度;提高真實公允價值的可獲得性;增強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加強注冊會計師的獨立審計監督,以便使我國資產減值會計工作能夠不斷地完善。
資產減值;會計;應用
當今市場環境競爭激烈,企業所面臨的潛在因素凸顯,企業資產的歷史成本已經無法滿足報表閱讀者的信息需要,資產減值會計應運而生。資產減值會計為更真實地反映資產價值提供了可能,但同時在監管不力的情況下也為企業提供了操縱會計利潤的空間。
(一)資產減值及資產減值會計的含義
針對資產減值的概念,國際會計準則并沒有直接描述,只是定義了資產減值損失的含義,即“資產的賬面價值超過資產的可收回金額。其中,資產的賬面價值是指資產負債表內確認的資產總額減去相關累計的攤銷額和減值損失后的余額。”(國際會計準則第38號)。
美國會計準則公告中對于長期資產減值和待處理長期資產的會計處理中指出長期資產減值是“如果企業長期資產的賬面價值高于企業預期從長期資產的使用和最終處置獲得的并且未折現的未來現金流量,那么說明該長期資產有所減少。”
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指出資產減值是“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
基于對資產減值的理解,資產減值會計是指資產未來可能流入企業的全部經濟利益低于該資產現有的賬面價值,而在會計上對資產的減值情況進行確認、計量和披露的核算。
(二)資產減值會計的演變歷程
1.西方資產減值會計的誕生
資產減值會計思想起源于西方。十五世紀,現代會計之父意大利數學家盧卡·帕喬利在其名著《算術、兒何、比與比例概要》中提出了會計的復式記賬方法,并指出“不得高估存貨”的原則。十九世紀的《德國商法典》要求企業公布利潤并提交列有資產按成本和市價孰低法計價的資產負債表,以應對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投機漏洞等,表明在西方主流經濟社會中,資產減值思想得到了法律層面上的認可。
二戰結束后,美國因經濟重心的轉移而成為世界會計的先行者。為真實反映企業資產全貌滿足投資者、債權人等對于會計信息穩健性的要求,資產減值會計應運而生。美國相關部門對與存貨減值、短期投資減值、長期投資減值、或有會計事項中的或有損失可能性標準等都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了相關的準則規定。但不足之處在于未能明確規范資產減值會計的實施細節問題,因此,當時很多美國公司運用自行計提、轉回減值準備等方法進行操縱利潤。
2.我國資產減值會計的產生和發展
資產減值會計在我國發展較晚,但發展速度很快。20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資產減值會計處于各企業自愿計提單一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階段;2007年,我國實施了強制執行全面資產減值制度,在短短的十余年間,我國資產減值會計準則發展迅速,在實現與國際會計準則實質性趨同的同時,不斷滿足相關會計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穩健性的需求。我國資產減值會計的發展歷程如表所示。

?發展歷程?相關準則制度?適用范圍?起步階段2兩業會制司0會制計度財世)計制”務《紀1制9度企通9 9度8 0、業則1年》年0會》及代、個《計1其股初3行準補個份期業則充行有“的》規、業兩財限《定則企的務公。單且各一行的業應計收提賬比款例減不值相準同備。,?四項度階準段備制2兩業會制司0會制計度財世)計制”務《紀1制9度企通9 9度8 0、業則1年》年0會》及代、個《計1其股初3行準補個份期業則充行有“的》規、業兩財限《定則企的務公。所款資四有、存項股貨資份、產有短計限期提公投減司資值對、準長應備期收。賬投?八項度階準段備制2001年末《企業會計制度》。不資在圍在款等建僅產基1 9四工礎企減9 8項程業值上年資、適計新無資產用提增形產減范范加資減值圍圍固產準值擴也定、備計委大擴資。提托了大產范貸,,、?全值面制度資階產段減2號具0 0—體6—準年則資《。企產業減會值計》及準其則相第關8資所則產有規定減資各值產企范項業圍目強全,按制面企執擴業行大會。,涵計蓋準
(三)資產減值會計實施的意義
長期以來,我國企業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常出現高估資產價值的情況。通過計提資產減值使企業展現了資產的真實價值,其實質是將以前的歷史成本計量改變為真實價值計量,并將資產的賬面價值金額大于其價值的部分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資產價值計量其實近似其真實的價值,可以幫助企業決策者能夠更好地運用這些資產信息,做出正確的投資與決策。通過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不僅能夠避免企業資產的虛增,也體現了會計謹慎性原則的重要性。
(一)資產減值披露不充分
我國會計準則明確規定,企業要對資產減值情況予以披露,但只是要求披露資產減值的金額,對于資產減值的原因及資產具體的可收回金額等相關信息并沒有披露要求,使得資產減值信息的披露不夠充分、明晰,報表使用者無法了解企業資產減值的具體情況,也就無法做出更加深入的判斷。
(二)公允價值計量困難
公允價值是指在買賣的公平交易中,交易雙方對于對方的情況都很熟悉,雙方自愿用以進行債務清償或資產交換的金額。使用公允價值的前提是資產交易市場較為活躍,以及會計工作人員擁有較高的職業素養和職業判斷能力。目前我國價格市場并不十分活躍,信息披露不夠透明,各種資產的最新市場價格不能得到及時的公布,從而導致企業難以獲得資產市價信息,在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時缺少正確確定計提金額的基礎。
(三)會計人員的實施能力較低
資產減值會計少不了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因此,對企業會計從業人員的要求較高。當前我國會計從業人員眾多,會計人員的能力和素質有高有低。部分會計人員的會計業務水平不高,實際操作能力有限,對市場信息的洞悉能力差,使得這些會計工作人員對所面臨的各種資產減值問題感到有心無力。
(四)缺乏更加有效的注冊會計師審計監督
資產減值準備會計應用過程中所涉及的主要問題是判斷哪些資產需要計提減值準備,并計算應該計提多少減值準備。而這些內容主要依賴于企業對資產未來經濟利益預期上,其判斷結果存在一定的主觀性。在缺少監管的情況下,該領域會成為企業隨意調整業績的資源。實際上,對主管判斷依賴性強的核算內容更應該依靠外部監督予以監管。但作為外部監督主體的注冊會計師,由于在行業管理制度上還缺乏健全的注冊會計師輪換和聘用制度,使得注冊會計師獨立性有限,難以實現有效監督企業通過資產減值進行操縱利潤的行為,使得資產減值會計的應用效果大打折扣。
(一)提高資產減值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真實度
一些企業將資產減值準備作為自己調節利潤的手段,為了進一步規范這些公司的行為,會計準則應該對企業資產減值披露的內容進行更加詳細的規定,使企業資產減值準備相關信息披露時有一定的約束性。應進一步要求公司在報表附注中將資產減值準備計提以及轉回的資產損失情況予以詳細說明,如果資產減值金額較大,則要求進一步詳細披露減值原因,并披露扣除資產減值準備后的利潤情況。同時要求企業披露資產減值準備以及轉回資產減值準備數據的比較信息,通過對比不同時期的相關資料數據,讓報表使用者能更清晰地了解計提減值準備對企業的影響。
(二)提高真實公允價值的可獲得性
針對企業資產公允價值計量困難的問題,應該進一步完善我國資產價格信息和價格市場,讓企業能夠獲得及時的資產公允價值信息。為此,應該建立連同資產價格市場及價格公布機制于一體的資產公允價值查詢認定體系。通過建立法規和制度對相關部門提供資產最新市場價格的頻率、方式及內容進行明確規定,為上市公司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提供及時可信的資產市場價格基礎。
(三)增強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為了適應新經濟形勢以及會計準則的不斷變化,適應現代企業制度的變革需要,會計人員必須不斷加強自身的綜合能力素質,提高個人專業能力和職業判斷能力。通過學習法律法規,懂法守法,加強自我約束。會計工作的嚴謹性不僅需要會計工作者有自覺性,還需要國家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嚴格規范,規范會計人員的上崗要求,加強崗前培訓以及后續教育等內容。
(四)加強注冊會計師的獨立審計監督
會計師事務所在進行年度審計時要更加重視資產減值準備計提等依賴會計人員主觀判斷性強的會計信息。會計師事務所應派遣工作經驗豐富并且專業知識較為扎實的工作人員進行資產減值審計工作,對于資產減值準備計提的條件、范圍、數額、比例等方面的內容要進行合理科學的判斷并對企業執行情況進行審核。進一步加強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獨立性,通過審計報告及時披露上市公司在資產減值會計核算方面存在的問題及相關影響,提高資產減值會計信息的透明度。
[1]姜潔.資產減值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研究[J].財會通訊,2015(25).
[2]羅進輝.資產減值準備計提:盈余管理與公司治理結構[J].中國會計評論,2011.
[3]張光輝.我國上市公司財務欺詐狀況的實證研究[J].會計之友,2011.
[責任編輯:王旸]
F275.2
A
1005-913X(2015)12-0088-02
2015-10-09
李文軍(1965-),男,山東聊城人,高級會計師,碩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