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瑩
【摘要】閱讀在英語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時閱讀也是語言信息輸入的主要途徑之一。閱讀課在英語課程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閱讀也恰好是批判性思維發(fā)展的重要手段。尤其在科技與互聯網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高中生應具備分辨信息的真?zhèn)危瑢W會批判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研究從現階段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分析探討批判性閱讀與批判性思維的關系,提出優(yōu)化批判性閱讀的建議進而促進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英語 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閱讀 分析與建議
一、問題提出背景
閱讀課在英語課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批判性閱讀是一種更高層次的閱讀,它要求讀者從語篇的高度著手,結合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對閱讀文章中的信息進行分析、質疑、評價和提出自己對文本的觀點和看法。尤其在信息與網絡飛速發(fā)展的當今,擁有批判性閱讀技能、學會用批判性思維來分析、解決問題更加重要,更符合當今時代對先進人才的需求。
長久以來,我國偏重于英語的工具性需求,恰恰忽視了英語的人文性。我國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點在語言的單詞、語法及重點句型結構等淺層次的表層信息的講解。而對于語篇文章的深層次信息的分析、質疑、評價與反思非常欠缺,尤其缺乏引導學生對文章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及寫作意圖等方面的學習,這也導致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弱,嚴重缺乏批判性思維能力。而當今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學生需要批判性的閱讀習慣,根據批判性的思維來分析辨別他們日常所獲取的信息是否真實可靠。再者《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將培養(yǎng)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得體地使用英語的能力、用英語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二、理論基礎
1.建構主義理論。認知心理學理論主張內部的認知過程。建構主義的主要觀點是知識是由學習者自己構建的,主張以學習者為主體的學習理念。學生在批判性閱讀的過程中不斷的組織信息,完成一個大腦內部信息不斷整合、加工、同化和順應的過程,進而通過思維的構建,呈現英語語篇理解的層次,從而發(fā)展學生的批判性英語思維能力和閱讀能力。
2.批判性閱讀理論。批判性閱讀是“對文本的高層次理解,要求讀者區(qū)分主要信息與次要信息;區(qū)分事實與觀點;確定作者的目的和語氣;推理文本來彌補文本蘊含的意思,得出結論。”在批判性閱讀過程中讀者不但需要對文章進行表層字面意思的理解,而更應該對所閱讀的文章提出更高層次的審視與質疑。
三、批判性閱讀與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是以某種標準為參照對信息甄別和評判的考量過程和思維級別,是思維的高級形式。批判性思維需要批判者對信息進行儲備、智力、邏輯等活動的參與,也是一種高級的思維過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讀者對所閱讀文章的信息進行理解、評判和處理,批判性思維更能使學生積極投入到語言閱讀材料中,從而深刻的理解閱讀材料并得出新的結論和觀點,有助于學生批判思維能力的養(yǎng)成。
批判性閱讀是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的重要途徑,是作者、文本、讀者之間進行信息傳遞的橋梁,讀者要通過文本查找文本表層意思,理解隱含的深層次信息并形成自己合理的觀點。批判性閱讀是以表層閱讀來促進深層次閱讀的過程;是將材料內容與個人已有的價值觀念、態(tài)度聯系起來,設立假設,提出問題,綜合分析,對文本內容做出超越文本本身的評論性反映;是批判性閱讀教學和批判性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提出批判性閱讀課的建議
1.教師在上課過程中需制造和諧友好的氛圍。英語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和同學和平相處,努力營造出和諧民主的氛圍。學生不是一味的接受文中的觀點,學生在英語閱讀課中敢于提出質疑,勇于向文本與權威提出挑戰(zhàn)。學生可以通過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總結與文本中作者的觀點相融合并提出自己的新觀點。
2.培養(yǎng)學生的學與思相結合的能力。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學習基礎的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怎樣思考,如何思考的能力。學生不僅要學會思考,更應該養(yǎng)成獨立思維的習慣,并在獨立思維的養(yǎng)成中發(fā)展批判性思維能力。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信息時代和未來的競爭中學會辨別真?zhèn)危⒂诓粩≈亍?/p>
3.批判性閱讀需充分理解文本的字面意思。在進行批判性閱讀前,教師應著重講解文本的基礎知識,包括學生不懂的詞語、術語、概念講透,并鼓勵學生學會用工具書學習,以期弄清其最準確的含義。教師在上課過程中應了解材料相關的背景資料,學會批判性閱讀。對文本進行有選擇的質疑與反思,而不是全盤否定文本。要做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
五、總結
批判性閱讀由分析、總結、推理、評價、綜合等思考過程組成,在批判性閱讀上課過程中學生根據自身的思考邏輯對文本提出質疑。教師根據學生的提問對其進行解釋,幫助學生對文本的形式與內容進行肯定的補充以及否定的修正。高中學生恰好正處于青春期也是學生的三觀逐步形成的特殊階段,為此,作為信息輸入的主要來源—英語閱讀課,教師應該盡力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閱讀習慣,發(fā)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Pirozzi R.Critical Reading,Critical Thinking[M].New York: Longman,2003.
[2]陳衛(wèi)國.批判性閱讀理論指導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D].南京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3]劉儒德.論批判性思維的意義和內涵[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 2001,(1):56一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