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梅
“新課程變了,我們該怎么教?”這是廣大教師的困惑與呼聲,也是大家最為迫切的要求。先進的課程理念要走進課堂,教師是關鍵。教師如何盡快適應新課程,不斷提高專業化水平,成為課程改革的一個熱點。面對這一形勢,政治教師應該大膽積極地進行創新,才能提高初中政治教學效率,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一、注重創新及搭建,快樂教學
首先,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增加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尊重學生,關心學生,了解學生的困難并盡力幫助,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其次,結合教材內容創設快樂情境,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快樂指數,激發他們更加積極深入地開展學習活動;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學活動的生動性,運用激勵方式激發學習興趣,學生感知到成功的喜悅,對學習政治的興趣更加濃厚,教學效率得到提升。徹底抓住學生的心,使學生心甘情愿地跟著教師設計的教學思想走,在一種寬松、愉悅、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中凸顯目標。可以以游戲、故事、圖片等多種形式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主動地去探討教師設置的問題,為目標的實現做好鋪墊。課堂可以啟發式教育,利用競賽等方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課后余興未盡,學生的參與意識就會不斷增強。
二、科學合理地組織教材結構,幫助學生學習遷移
現代認知心理學家都非常重視認知結構的重要性,九年級思想品德《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對這樣一個政治經濟知識較強的內容,學生難以理解“公有制”“按生產要素分配”“合法的非勞動收入”等短語時,老師的專業講解可以讓學生解決許多困惑。在政治教學中可對中國經濟改革開放以來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為何會帶來這些變化等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對政治課產生濃厚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是最好的老師。對于一些理論不再覺得枯燥和抽象,學生會主動自覺地融入教學之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三、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
“教是為了不教”,“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教會學生學習”。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深入到學生當中,全面了解學生情況,根據學生特點選擇好的教學內容、場地等。讓每個學生都在練習中有成功的體驗,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多年來政治教學在青少年的心目當中都是非常忽視的。在課堂當中厭惡政治,在課中體會不到樂趣,怎么樣提高青少年在課堂當中的積極性,讓他們在課中能體會到快樂,這是我們作為政治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考慮到的問題。在政治課堂中學生得到了心理上的滿足,身體的情感體驗,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從“厭學”變為“樂學”,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教師不再是教學大綱和教材的執行者,不再是只會教人的教練,而應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新課程的設計人。
教學創新是不容易的,應該考慮方方面面。而同時政治教師是神圣的。在政治學當中我們多注意一些。多從青少年的內心出發,考慮青少年的快樂,多考慮學生的身心健康,我們在教學中的教學效果將事半功倍。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