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紫晨
(西北師范大學旅游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焦作市旅游業發展現狀分析及其再發展建議
楊紫晨
(西北師范大學旅游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實踐證明,焦作市由資源型工業城市向旅游城市轉型的“焦作模式”是正確的。從1999年焦作市委、市政府確定城市轉型到2014年,焦作旅游發展已經經歷了15個春秋。十五年間,焦作旅游從無到有、從有到興。2003年,焦作旅游被評為“中國旅游知名品牌”。2004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旅游城市”,云臺山獲批“世界地質公園”。至此,焦作山水成為世界性旅游品牌。但是,焦作旅游的發展也出現了許多問題,這些問題不同程度上制約了焦作旅游的發展。
旅游業發展;現狀;在發展建議
焦作以資源型城市的面孔廣泛出現在上世紀的傳播媒體之上。煤炭資源的逐漸減少、城市大氣的不斷惡化、經濟發展的持續停滯。焦作市面臨城市發展的世界性難題——煤炭型礦業城市的經濟轉型,焦作市市委、市政府本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文本”的發展理念,作出了向旅游城市轉型的重大戰略決策。
(一)焦作市旅游發展現狀。
焦作市現有云臺山、神農山、青天河三處國家5A級景區,CCTV焦作影視城等三處國家4A級景區,韓愈陵園等四個3A級景區以及一個2A級景區;現有星級酒店34家,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旅行社112家。“四大懷藥”、博愛竹器、武陟油茶、宮蟾松花蛋等享譽海內外,為焦作旅游提供了重要的旅游衍生品以及旅游紀念品。焦作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0處。2013年焦作全市接待游客2955.1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3.4%;旅游收入223.20億元,比上年增長16.5%。當前焦作市的旅游業發展可謂迅速、質量、高效。
(二)焦作市旅游發展的優勢分析。
1.國家及地方的政策和財政支持。
2011年國慶前夕,國務院批復同意了《中原經濟區總體規劃》,中原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焦作作為中原經濟區和中原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享受國家對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的政策傾斜,發展機遇良好。2013年河南省政府將焦作市列為“中原經濟區經濟轉型示范市”,給予政策以及財政上的支持。2012年全年,焦作市共完成旅游投資13.57億元,完成旅游招商投資18.68億元。國家以及省上的大力支持,使得焦作市的旅游發展面臨重大的機遇,發展前景巨大。
2.可進入性強。
焦作位于華北南部,交通區位優勢十分明顯。有太焦、焦柳、焦枝等四條鐵路,省內首條城際鐵路——鄭焦高鐵,于2015年7月1日開通運營,焦作到鄭州僅45分鐘;鄭焦晉高速公路、新焦濟高速公路、濟洛高速公路、焦溫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地方高速公路與國家干線高速公路連通,實現了“縣縣通高速”、“鄉鄉通二級”、“村村通硬化路”。截止2013年,焦作市高速公路通車里程204公里;在《焦作市建設中原經濟區轉型示范市總體規劃》中,規劃建設焦作機場。交通運輸條件的完善,焦作旅游發展將進入高速發展期。同時,在各個景區之中,交通也十分便利。
3.廣泛的客源市場。
焦作位于我國人口大省。第一層次客源市場即本省市場,截止2013年,河南全省共有1.06億人口,且GDP總量穩居全國前五,市場體積龐大;第二層次客源市場即全國市場,焦作市旅游局積極與國內城市交流、合作,開行焦作旅游客運專列,拉動游客增長。由于交通便利,散團游客與自駕游游客數逐年增長,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第三層次客源市場即國外市場,焦作市與韓國、波蘭、日本以及東南亞國家旅游合作頻繁,定期有國外游客包機運送國外游客到焦作旅游。
4.積極的旅游宣傳。
焦作市以“領先全省,叫響全國,享譽全球”為發展目標,以“太極故里,山水焦作”為宣傳口號,進行了廣泛而深遠的宣傳,焦作旅游推介會、利用主流媒體播放旅游宣傳片、利用網絡新媒體進行旅游宣傳等。焦作目前有大型節慶活動——“一賽一節”即“中國·焦作太極拳交流大賽”和“中國云臺山國際旅游節”。積極的旅游宣傳成為了焦作旅游沖出國門的重要手段。
(一)城市形象的確立。
由黑色到綠色的轉變,使焦作市城市形象確立落后于旅游的發展。對于焦作旅游的可持續發展產生消極的影響,這就要求焦作市政府積極的進行焦作城市形象的確立和宣傳。焦作市政府可與周圍兄弟城市合作,進行一體化的城市形象建設;同時挖掘焦作豐厚的人文資源,包裝焦作城市形象;積極運用網絡新媒體進行宣傳。
(二)城市環境急待改善。
雖然焦作已經成功轉型,但是工業基礎雄厚。工業的發展導致了焦作城市環境的惡化,焦作旅游勢必會停滯不前。焦作市政府應積極利用其它城市環境改造的經驗,改善焦作市的環境狀況。才能促使旅游可持續發展。
(三)警惕“旅游地生命周期”。
焦作市的旅游品牌—云臺山,屬于喀斯特地貌,同類型景觀在我國不在少數。隨著游客對于云臺山景觀的熟悉與其他同類型景觀的游覽,云臺山對于客源的吸引力會下降。應該建設有特點的云臺山,使云臺山在度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高峰之后,再上高峰。這對于焦作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旅游經濟的發展,以及焦作旅游資源的整合具有積極的意義。
(四)旅游從業人員專業素質低下。
焦作市的旅游從業人員素質普遍不高。焦作旅游管理專業本科只有河南理工大學擁有且專業設在經濟管理學院,沒有完善的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應當大力建設具有“焦作特色”的旅游管理專業,為焦作市的旅游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
(一)集合各方力量,更好的確立和宣傳“太極故里,山水焦作”的焦作城市形象。
眾所周知,城市形象是一個城市發展的龍頭。對于焦作這樣一個旅游城市而言,城市形象塑造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焦作旅游的客源數量,為了使得焦作旅游能夠持續健康的發展下去。焦作城市形象的確立與宣傳刻不容緩。
(二)積極改善城市環境,爭創國家衛生城市。
城市環境,尤其是空氣質量,事關民生大計,良好的空氣質量畢竟吸引到大量的游客,且會給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口口相傳,也有利于焦作城市形象的宣傳。焦作目前僅是河南省衛生城市,在城市環境治理上,與張家界、青島、廈門等旅游城市相差甚遠。如不積極改造城市環境狀況,焦作旅游的未來發展將面臨非常大的窘境。
(三)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
旅游基礎設施的好壞是游客品評一個景點的重要因素,當前焦作各景區旅游基礎設施尚不完善,景區“臟、亂、差”現象依然嚴重。應當加強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即方便當地居民,同時給游客以良好的印象。
[1]司帥《河南省煤炭礦業城市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以焦作市為例》[J]. 《企業家天地》 2010.02
[2]許邵立《關于焦作旅游再發展的幾點建議》[J]. 《網絡財富》 2008.07
F590
:A
:1671-864X(2015)10-0013-01
楊紫晨,男,河南焦作人,西北師范大學旅游學院旅游管理專業本科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