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財經系,重慶 408000)
小企業會計準則相關問題研究
劉紅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財經系,重慶 408000)
本論文對制定小企業會計準則的意義、它與企業會計準則的分析比較及實施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等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以便為小企業順利實施小企業會計準則,促進小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小企業會計準則;問題;研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規定:中小企業,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有利于滿足社會需要,增加就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生產經營規模屬于中小型的各種所有制和各種形式的企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小企業,應同時滿足下列三個條件:第一,不承擔社會公眾責任;第二,經營規模較小,符合國務院發布的小企業標準;第三,既不是企業集團內的母公司也不是子公司。
中小企業在吸收就業、維護社會穩定、推進城市化進程方面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中小企業生存環境和自身特點決定了其無法使用企業會計準則,如果強制要求勢必會違反成本收益原則;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已經于2009年7月9日正式發布了《中小主體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因此,研究制訂我國的中小企業會計準則具有重要的意義。
2011年10月18日財政部發布的《小企業會計準則》,規范了小企業的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行為,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業范圍內施行。小企業會計準則與企業會計準則存在差異如下:
(一)資產的差異。
第一,小企業的資產應當按照成本計量,不計提資產減值準備,而是在實際發生損失時計入營業外支出。一是應收及預付賬款不計提壞賬準備,而是在符合規定標準時作為壞賬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二是長期債券投資不計提減值準備,符合規定標準時作為長期債券投資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三是長期股權投資不計提減值準備,符合規定標準時作為長期股權投資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除長期股權投資外,各項資產損失的確認標準,參照稅法規定并應提供相應的證據。第二, 沿襲使用短期投資、長期債券投資等概念,未使用《企業會計準則》中的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概念。第三,備用金作為其他貨幣資金核算和列報,不再作為其他應收款。第四,存貨會計處理方面的主要變化有:一是增加了消耗性生物資產的會計處理規定。二是明確存貨借款費用可以資本化,但前提必須是“經過一年期以上的制造才能達到預定可銷售狀態的存貨”。三是取消后進先出法。四是單設“周轉材料”科目,核算不符合固定資產標準的低值易耗品等。第五,長期投資會計處理方面的主要變化有:一是增加了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處理,并規定“按照換出非貨幣性資產的評估價值和相關稅費作為成本”;二是取消權益法。第六,固定資產和生產性生物資產會計處理方面的主要變化有:一是增加了生產性生物資產的會計處理;二是不管以何種方式購入固定資產,均以實際成本入賬,不使用現值計量;三是固定資產盤盈不作為會計差錯處理,而是計入營業外收入;四是規定“小企業在建工程試運轉過程中形成的產品、副產品或試車收入沖減在建工程成本”;五是分別規定了固定資產的日常修理費、大修理支出和改建支出。其中,日常修理費計入當期損益,大修理支出計入長期待攤費用,改建支出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已提足折舊的固定資產和經營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改建支出應當計入長期待攤費用)。第七,無形資產會計處理方面的主要變化有:一是規定土地使用權應與建筑物分別進行處理;二是增加了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并單設了“研發支出”科目;三是增加“累計攤銷”科目核算無形資產攤銷;四是無形資產攤銷根據受益對象計入成本費用,部分無形資產攤銷可以計入“制造費用”科目,而不是全部計入“管理費用”科目;五是規定了“小企業不能可靠估計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的,攤銷期不得低于十年”。
(二)負債的差異。
《小企業會計準則》規定,要求以實際發生額入賬,利息計算統一采用票面利率或合同利率;減少預提會計方法的使用。如,短期借款應當按照借款本金和借款合同利率在應付利息日計提利息費用,不采用實際利率法。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給予的補償的說明,在實際支付補償時計入損益科目,不采用在勞動合同解除日按折現值預提的做法。長期借款應當按照借款本金和借款合同利率在應付利息日計提利息費用,同短期借款利息的處理相同的原則。《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應付債券是按攤余價值計量并按實際利率確認費用處理的。
(三)所有者權益的差異。
《小企業會計準則》規定,資本公積核算內容基本上僅限于資本溢價部分,不核算其他資本公積。《企業會計準則》規定,資本公積中的其他資本公積,主要包括由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存貨或自用固定資產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等交易或事項引起,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與損失。會計處理相對復雜。因此,《小企業會計準則》下負債和所有者權益處理按簡化原則進行,會計核算比較簡單。
(四)收入的差異。
《小企業會計準則》規定,采用發出貨物和收取款項作為標準,減少關于風險報酬轉移的職業判斷,同時就幾種常見的銷售方式明確規定了收入確認的時點;收入與費用的確認與計量減少了關于風險報酬轉移的職業判斷,這是由于照顧小企業會計人員專業素質較低,不能恰當地進行職業判斷所設計的。
(五)財務報表方面的差異。
《小企業會計準則》不要求提供股東權益變動表;不采用“現金等價物”概念;在附注中增加了納稅調整的說明;它在會計報表附注中披露的內容相對更為簡化。
第一,管理者不夠重視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執行。
第二,小企業會計人員素質低導致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執行較難。小企業的會計人員專業知識素養低,會計基礎薄弱,實際工作的專業性水平低,因此,在會計核算時,通常會采用比較傳統和原始的方法,不利于提高小企業整體的工作效率,造成小企業與大中型企業的差距越來越大。
第三,小企業會計準則執行積極性較低。由于小企業本身對新準則并不了解,外加轉換實行新小企業會計準則無疑增加了小企業的運營成本,因此小企業的積極性并不高,同時,國家對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執行并無硬性規定,這種政策上的自由選擇造成更多小企業不愿意執行。
[1]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S],2006.
[2]財政部.小企業會計準則[S],2012.
F23
:A
:1671-864X(2015)10-01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