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麗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高嶺鄉楊家村小學,河北 保定 072450)
漢語文化視野中的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
李亞麗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高嶺鄉楊家村小學,河北 保定 072450)
在我國教育環境中,語文教學即指針對漢語理論及內容的相關學習,結合語言學習特點,不能忽視漢語文化所發揮的作用。小學階段是進行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黃金時期,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培養自身的民族自豪感。本文結合漢語文化視野下的語文教學特點,對新課程小學語文教育工作展開探索,供廣大教育工作者參考。
漢語文化;小學語文;新課程;文化視野
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也是學習其他知識的必要工具。如針對數學、物理、化學等理科的學習中,學生必須具備良好的理解能力,才能進一步了解知識內容和體系架構。小學階段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時期,學生對語言具有較強的敏感性和模仿力,因此也可以視為“啟蒙教育”階段。結合我國小學語文教育現狀,存在過分強調知識點和考核成績的弊端,尤其是受到傳統應試教育體系的影響,缺乏和漢語言文化的融合,造成語文教學的孤立。在新課標內容要求下,亟待改善這一現狀。筆者結合識字、閱讀、口語和寫作四方面內容,展開基于漢語文化的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探索。
漢字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書寫形式,不僅具有藝術造詣極深的書法形式,同時也是世界范圍內唯一保存并至今沿用的表意文字。學習漢字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基礎,學生語文素質的提升,也是建立在漢字掌握基礎上的。漢字的獨立性很強,表現力豐富,每一個漢字都具有一個創造的故事,代表了深刻的文化含義。同時,漢字的發明也印證著中國人的智慧,對漢字的應用更表現出中國人的豐富情感,漢字能夠觸目會心、見形如義,是一種形入心通的文字,具有較強的直觀性和形象性。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holds that great power competition has come back and that China is the most challenging competitor.From its perspective,space is a new domain of Sino-US military rivalry,entailing more difficulty forthe two countriesto conductany substantive cooperation in space.
雖然漢字的數量龐大,但構成漢字的基礎部件確實很有限的,橫豎撇捺折基本的筆畫,演化為數量龐大、千變萬化的漢字集合。數據顯示,在常用的漢字當中,聲符有400多個,而在這其中,大多數聲符具有較強的構字能力。因此,漢字的教學過程中本身也是體現中國文化的過程。小學教師應該從傳承中華文明的角度出發,結合漢字的特點進行漢字教學,將識字教學的文化功效充分發揮出來。例如,在講解生字的過程中,可以引入漢字的解釋、來源,通過故事性、趣味性的特點,來提高學生的興趣。生字和文化的結合,可以促進學生的理解,加強學生的記憶,提高學生的文化底蘊,從而提高文化素養。
Miller等[29]研究發現,PID-5的特質可以較為良好地解釋自戀型人格障礙中夸大維度變異(決定系數0.54~0.61),并且能夠對患者的易受挫性進行解釋。值得注意的是,易受挫性并沒有被列入DSM-4對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描述,但此特性經常在臨床和試驗中被提及。DSM-4關于自戀型人格障礙的臨床概念一直廣受批評,PID-5能夠修正DSM系統對此障礙的描述。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程背景下,要想有效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除了提升閱讀量之外,還應該結合漢語文化的特點,實現新型教學模式的構建。
目前,漢語是世界范圍內使用人數最多的一種語言,這也是新課程為何將口語交際教學當作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組成部分的主要原因。口語交際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影響,與書面語言甚至呈現出“二元化”的特征,具有其特殊的形式和規則。一方面,我國一直是一個非常注重禮儀的國家,在人際交往中,中國人非常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說話是一種最簡單、最直接的交流形式,但如何表達則體現出一個人的文化素質和修養,口語體系中所容納的知識非常廣泛,不容忽視;另一方面,謙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口語交際中,中國人主張說話留有余地、退讓、恭敬謙虛,反對不將情面、咄咄逼人。合理的利用漢語口語,可以在一些特定的場合發揮事半功倍的作用,如風趣幽默、雋永真誠,凡此種種,是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合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形式。
教師在解讀小學語文教材過程中都應該保持一種審視的眼光,這樣才能夠更加深刻的認識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例如一些復雜的知識,在編寫教材的過程中會進行簡化,最典型的如古詩詞,往往以四句形式出現,形成“絕句”(如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作為教師應該主動進行閱讀延伸;同時,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不僅需要對中國文化的優良傳統有一定的了解,同時,更需要清醒的認識到中華文化中存在的弊端,只有這樣,才能夠科學的取舍和正確的判斷小學語文教材中所顯示的價值觀,也只有具備了這樣的認識,才能夠將與時代發展相符的新文化理念傳授給學生。例如,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要充分結合漢語言中的獨特品格開展教學,結合閱讀內容的語境展開探索。如古詩詞的閱讀,除了欣賞韻律美、修辭美之外,還要深刻理解它的隱喻特征,使學生的知識面擴展,思維不斷開闊,在學習中找到樂趣獲得成就感,從而有效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總之,在科學哲學家所構建的科學理論中,蘇佩斯作為理論模型的首創者,不遺余力地對科學理論進行數學化的研究,薩普與范·弗拉森則將經驗知識賦予模型之中,史納德等人將這兩種觀點加以融合,建立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并最終走向成熟。
寫作,是利用漢字進行書面表達的形式,它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思維邏輯能力。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項目,也是培養學生養成中國文化情懷的關鍵。中國人喜歡將情感宣泄與筆端,流傳于后世,由此形成了豐富燦爛的文學積累。
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寫作教學工作而言,模仿和借鑒是主要的方式,這是由于小學生本身漢字掌握有限,閱讀和生活閱歷較少,能夠表現的內容有限。而漢語文化視野下,有很多提高的途徑,包括寓言故事、成語故事等,結合多種多樣的知識體系,實現中華文化的融匯貫通,同時對學生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寫作的過程中可以鍛煉學生對文化的掌控能力,也是考驗學生融匯貫通的手段,如對古詩詞的借鑒、對優美文句的引用等,必須考慮寫作環境的適應性,進而不斷提升學生對漢語文化的掌控能力。
總體而言,新課程實施以來針對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推動是巨大的,如果繼續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忽視漢語文化的作用,必然導致教學質量的大打折扣。筆者認為,必須運用漢語文化視野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在識字、閱讀、口語和寫作等教學環節中構建漢語文化教學模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程然,胡海舟.漢語文化視野中的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J].江蘇教育研究,2010,16:18-20.
[2]韓慶貴.基于漢語文化背景下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的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5,29:283-284.
[3]劉真,辛雅靜.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背景下的漢語教學研究[J].學周刊,2012,04:9.
[4]白潔.文化視野下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5]陳燕燕.淺議漢語文化視野中的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J].新課程導學,2014,31:5.
G623.2
A
1671-864X(2015)12-00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