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羅 黃瀟
(西華大學,四川 成都 610039)
職業發展導向下的大學生村官創業長效機制研究
左羅 黃瀟
(西華大學,四川 成都 610039)
創業長效機制的建立為大學生村官創業提供制度保障,營造良好創業環境,推動大學生村官職業發展。以職業發展為導向的大學生村官創業長效機制應從健全創業機制,激發創業熱情;儲存創業能量,提高創業能力;選準創業項目,推動科學創業;投入經費,保障資金來源四個方面著手,建立和完善大學生村官創業長效機制。
大學生村官;職業發展;長效機制
(一)有利于引導和指導大學生村官正確創業。
為鼓勵大學生村官創業,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及規定。面對機遇與挑戰,大學生村官表現出在農村扎根創業的極高熱情,大多數大學生村官有創業愿望,但是如何將愿望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創業行為,需要一定的條件。
(二)有利于大學生村官長才干,為農村培養高素質人才。
在構建大學生村官長效機制的過程中,勢必要進一步加強對大學生村官的教育和培訓。一方面是對農村工作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的認識,農村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熟知,使他們在較短時間內熟悉農村工作環境,掌握服務“三農”的本領及工作的“標尺;另一方面是基層工作能力的培訓,包括調查研究能力、捕捉新的創業項目及推廣新的技術能力、與人交往溝通能力等。
(三)有利于減少創業失誤,體現黨和政府的關懷。
大學生村官創業尚處于探索階段,存在一定的創業風險和失誤。這種風險和失誤對創業者的打擊可能是毀滅性的。但是風險和失誤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只要體制、運行機制得當,有些風險和失誤是可以避免的,這就需要制度做重要保障。
(一)強烈的創業激情。
創業是一種勞動方式,是一種需要組織、運用服務、技術的思考、推理、判斷的行為。大學生村官創業必須具備強烈的創業意愿和創業激情,因為只有當激情與理性、激情與務實、激情與技能很好地結合起來,才能成為成功的大學生創業者的不竭動力,才能讓自己滿懷著一種信心,激勵自己更好地完成使命,實現自身的價值。
(二)出色的綜合素質。
一是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大學生村官“有知識缺創業技能、有熱情缺創業經驗”的現象較為普遍。因此創業過程中大學生村官需要學習與培訓,而較強的學習能力是大學生村官創業走向成功的關鍵。二是要有專業技能。大學生村官創業一般以養殖、種植、農產品加工或銷售為主,是有技術含量的創業項目,具備扎實、過硬的專業技能是大學生村官創業走向的基礎。三是熟知創業流程與政策。
(三)適合的創業項目。
大學生村官選擇項目要按照以下基本原則:一是社會需求原則。農村天地是創業的大舞臺,要想在這個大舞臺上爭得一席之地,就必須適應社會環境。大學生村官在選擇創業項目時,應要使創業目標與當地農村社會需求一致,把自己的創業要求與農村社會需要結合起來,急農村需求之所急,供農村發展之所需。二是因地制宜原則。大學生村官創業創業環境一般選在農村或鄉鎮。
(四)充足的運作資金。
創業需要一定資金支持。乏資金,仍是阻礙大學生村官創業的第一“瓶頸”。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缺乏資金的積累,無法像傳統的創業者那樣靠積累的資金來創業。他們最初的資金主要是來自創業扶持資金,其次是家庭、親戚朋友那里籌集到部分資金。在影響大學生村官自主創業的因素中,“缺乏資金”排第一位。問卷調查顯示,在“你覺得大學生村官期滿后如果選擇創業,阻力是什么?”這一項,選擇“缺乏資金”的有897人,占到46%[1]。
(一)健全創業機制,激發大學生村官創業熱情。
大學生村官創業需要健全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建立激勵、引導、兩個個方面相結合的保障機制,激發創業者動機。因此,需要建立大學生村官創業激勵機制。一是可以把大學生村官納入基層干部、后備干部隊伍建設規劃中,關心大學生村官的情感生活和個人愛好,改善工作環境[2];二是營造創業氛圍為大學生村官創業培育社會土壤。可以通過各種傳播載體,加大對大學生村官成功創業典型實例的宣傳力度,提高對創業者社會價值的認同度。
(二)儲存創業能量,提高大學生村官創業能力。
創業能力是指一種開創和拓展事業的能力,建立組織培養與自我磨練、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創業能力培養機制,培養大學生村官的創業能力。大學生村官創業能力之一是項目決策能力。在對市場充分調研,系統科學的論證基礎上做出的合理決策。二是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市場風險主要體現在市場價格和市場競爭,市場價格方面既有價格的滯后性,又有游資的炒作,導致價格信號可能失真[3]。
(三)選準創業項目,推動大學生村官科學創業。
擁有好的創業項目是大學生村官開啟創業之路,取得創業成功的關鍵。建立大學生村官自我確定和社會培育相結合的大學生村官創業項目評估機制,盡量降低創業風險。大學生村官創業者是一個特殊的創業群體,其創業行為是一個具有政府引導、社會支持、“村官”為主的行為,大學生村官創業者存在經驗不足,信息來源渠道狹窄,自我確定的項目容易偏離實際,所以有必要建立大學生村官創業項目評估機制。
(四)投入物資經費,保障大學生村官創業資金來源。
資金問題是大學生村官創業過程中的硬性障礙,最大限度利用好現有融資渠道,開辟新的融資渠道是大學生村官創業融資機制建設的關鍵。建立大學生村官創業多元融資機制,為其解決創業資金短缺難題。主要從三個方面努力,一是強化自身融資能力。創業是大學生展示能力才干,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窗口,父母家人、親朋好友要在創業方面多給予支持。二是設立創業專項基金。地方政府要加大創業基金的投入,撥發專款,用于有針對性地扶持一些規模較大的可行性創業項目。三是整合社會資金。積極吸納社會資金,要積極實現社會機構和企業與大學生村官創業的對接,有針對性地把企業資金流向大學生創業項目,提高創業資金使用效率。
[1]楊雪英.促進大學生村官自主創業的實踐與思考[J].淮海工學院學報,2012,10(6):121-125.
[2]王民樸.萬遠英.大學生村官創業風險防范機制研究[J].西部經濟管理論壇,2011,22(1):67-68.
[3]吳迪.配套優惠政策.支持大學生村官創業[N].金融時報,2013.05.31
D63
A
1671-864X(2015)11-0023-01
左羅(1995-),男,漢族,四川省安岳人,本科生在讀,西華大學政治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黃瀟,(1979-),女,漢族,四川省仁壽人,西華大學建設與管理工程學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