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宇振
(武警警官學院人文社科系,四川 成都 610000)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改革研究
談宇振
(武警警官學院人文社科系,四川 成都 610000)
本文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論政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指明方向。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
思想政治理論課在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了主渠道和主陣地的作用。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德才兼備、又紅又專的建設者。
我國研究生在總體上看,絕大多數人的思想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他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他們努力學習,刻苦鉆研,積極向上。這是研究生思想的主流。但是,在一些研究生身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理想信念模糊、集體觀念淡薄、學術道德失范、知行不夠統一等問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仍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相對薄弱的環節,進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1]
(一)研究生思想的復雜性增加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難度。
在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大環境下,作為被教育者的學生,因為判斷和分析能力不強、政治意識相對薄弱,尤其容易受到影響。中國與世界的融合與沖突、全球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中國的社會變革與文化交融、社會分化與結構重組,都使研究生開始面臨適應、選擇、認同的問題。調查顯示,研究生的思想整體上呈現出認同與疑惑、整合與偏離相結合的復雜狀況。網絡信息的誘惑,各種社會現實因素的制約,再加上他們自身成長環境的不同,研究生在思想方面有很大的差異性。他們對各種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但是,他們一部分人開始對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與方式產生懷疑或者不認同。研究生思想上的復雜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難度。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專業課教育教學結合不夠。
研究生教育是對研究生進行專業知識、學術能力以及科研精神的培養。調查研究數據表明,絕大部分研究生對專業課程學習比較重視,而對相對比較枯燥、理論性較強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識缺乏興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般較關注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與上課學生的專業課知識結合不夠,形成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專業課教育“兩張皮”現象。因此,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可以在深入了解各學科特點的基礎上,結合各學科、各專業的特點,找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切入點,以案例教學、影片播放等形式,運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基本原理,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研究生學科領域的現象與問題,達到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專業課教育的融合,這樣既可以大大提高研究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能動性,也極大豐富了思想政治課的基本內涵。
(三)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形式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
理論聯系實踐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原則, 也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學生可以在社會實踐中去吸收、消化、體會所學的理論。然而長期以來,在教學過程中大多還在沿襲傳統的方式方法,存在著教師講授理論多, 啟發學生對實際問題理性思考少, 教師提供現成結論多,引導學生從實踐中概括結論少,教師獨唱多, 師生合唱少等問題。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實際效果。
思想政治理論課傳授的理論普遍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其教學也有一定的規律性和嚴肅性。但是現在, 教育現代化已給整個教育體系,包括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方面帶來了一系列深刻的變革。一大批現代化教育媒體進入教育教學領域, 借助電教媒體教學,能有效地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是,教師在現代化教學技術的運用上, 還處在初級階段,教師能真正制作出先進的課件,并將多媒體教學手段和方法運用到出神入化程度的教師不多。
進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是提高教學針對性和實效性的需要,是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的需要。
(一)實現研究生教學目標的要求。
研究生教育是更高層次的學歷教育,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就是要培養德才兼備、合格、可靠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尤其是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將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作為核心,高教強國、高教強省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這不僅要求研究生要有堅實的專業理論知識,還需要有較高的政治覺悟和思想品德素質,樹立起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并且還要具備運用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因此,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要適應形勢的發展變化,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增強教學實效性,注重研究生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培養,幫助他們堅定社會主義信仰,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增強社會責任感,自覺地承擔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任務。
(二)適應本科生課程變化的需要。
自全國高校開設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不斷拓展深化、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不斷創新,師資隊伍素質不斷提高,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2005年開始,對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進行了較大調整,開設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課程。在調查研究中,我們發現碩士研究生開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博士生開設的“馬克思主義與當代”兩門課程,在教學內容上與“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存在交叉與重復。這就要求研究生階段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在重難點的選擇上,在教學的手段和方式上,與本科生相區別。特別是,在教學內容上更好地做到與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層次銜接,形成梯次結構,更加合理清晰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以實現教學的“步步深”。
(三)應對研究生教學改革訴求的需要。
通過座談、走訪和問卷調查發現,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存在以下問題:在內容上與本科生重復,給學生以“炒現飯”的感覺,不能增加新知;在教學體系上,與教材體系重疊,給人以“似曾相識”的感覺,不能增加新鮮感;在教學方式上,比較單一,以課堂“灌輸”為主,感染力不夠,實效性不強。因此,進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是應對研究生教學改革訴求的需要。
[1]《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見》(教思政[2010]11號)2010.11
[1] 中共中央宣傳部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見》(教思政[2010]11號).2010.11
G40
:A
:1671-864X(2015)10-01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