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品
(長江職業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
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色彩教學改革分析
楊成品
(長江職業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
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化的傳播,現代的人們對藝術的設計越來越重視,從而對藝術設計專業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擁有現代藝術設計專業的學校,需要提高對這門學科的重視程度,通過在學校的科學教學使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能更加專業。而藝術設計課程中的色彩培養教學法,是對學生思維和創造力培養的新途徑,在現階段藝術設計專業課程中占據很重要的地位,對于藝術設計的色彩教學課上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根據現階段發現的問題,做出分析,提供優良的解決方案。
高職;藝術院校;色彩教學;分析改革
色彩教學指的是通過對色彩的概念加以利用,基于色彩的要素獲得審美的價值,通過色彩的構成和搭配進行分析,簡單來說,就是指針對現階段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部分學生的美術基礎比較薄弱,對色彩的訓練不夠多,在色彩基礎課的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對教學方法的改革更好的對學生進行色彩感知能力的訓練,通過訓練加深學生對色彩的認識,開拓學生的思路,通過不同的方式加深學生對色彩的理解,從而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應用。
現階段高職院校設計專業的色彩教學還在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寫實為主,老師的要求基本是設計中要透視、立體,還要有造型。這樣立體的三維空間相對客觀,而色彩教學完全依附于繪畫方式來進行,這種方法雖然可以培養學生在紙上的造型能力和基礎的繪畫能力,但是對學生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卻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制約,設計藝術不是美術,它不僅僅要會繪畫或是單純的美術創作,還要對設計者的思維進行培養,設計藝術專業的學生,要具有一定的造型能力和一定的色彩藝術修養。根據不同的訓練目的對學生的訓練方式也不同,很多學校的老師還沒有意識到這兩種學科的本質性差異,這兩門學科的教學內容、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課程安排都大不相同。作為藝術設計的基礎課程,色彩教學在課時中占的比例不應該是一小部分,應該先為學生打好基礎[1]。
高職院校的學生沒有本科院校學生的美術功底深厚,對于色彩寫生的基礎點也沒有那么高,這些學生不僅僅是素描的基礎比較弱,對色彩的性質和規律方面也沒有深度的思考和自己觀點,對色彩美缺乏一定的感悟,也沒有設計創新意識,對平面性的裝飾色彩寫生不理解。這些問題都促成了學生的基礎和老師的教學要求差異較大的問題出現。因此,就現階段高職院校的色彩基礎課的課時少,學生美術功底不深厚的情況下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要盡可能的符合現階段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特性[2]。
(一)客觀性寫生-勾線平涂。
通過客觀的勾線平涂對學生的色彩觀察方法打下基礎,這種方式是色彩教學的前提基礎,在這一過程中,老師主要強調的是學會“歸納概括”。在懂得歸納概括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平面造型能力與畫面構圖能力進行專業的培養,通過學生對線、色、整體的造型能力,來進行教學,可以先使用單一的顏色,如:黑白灰,教學生以線面結合的方式對畫面的整體進行概括,先構造出整個畫面的整體關系大概是什么樣子,在選取更深的顏色進行描繪,使整體畫面更加的平面化且簡約,通過這樣的訓練對學生的認知能力、整理能力、組織能力和加工制造寫生能力都能得到鍛煉。簡言之,這一過程就是通過學生對物象的本質進行觀察、整理,使主體能夠更具有藝術價值,要注意的是,在這一訓練過程中要教會學生懂得“舍得”,挑選主要部分進行描繪,內容要簡約、具體有內涵[3]。
(二)主觀性寫生-變形、透疊。
通過主觀性的寫生,可以教會學生對整體的物象進行主觀的改變,通過客觀的描繪經行尋找色彩中的美感,不僅僅要畫出肉眼所看到的,還要畫出心和腦子的想法,通過這類方法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用手中的筆繪畫出形體的疊加與想象。通過自己主觀的想法對整體進行設計,使作品具有個性美。這種方式要注意督促學生注意畫面的條理化、秩序化,在色彩方面要盡可能的做到色調統一,主旨要明確,將整個寫生的過程變成自己主觀的創造過程。
(三)創造性寫生-解構、重組。
創造性寫生主要是在主觀性、客觀性寫生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沒得引導,要善于在自然中發現美,告訴學生生活不是不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你就擁有那雙眼睛,鼓勵學生在發現美的基礎上創造美,用思想將畫面分解,對畫面進行重組,在保持原有的自然美的基礎上創造出新的美[4]。
高職院校的藝術設計色彩課程成立的根本目標是,將學生的創造意識激發,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通過課程的安排對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教育,為學生將來的學習打下牢固的基礎。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通過教學過程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從而啟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根據專業的指向性,對學生有側重點的進行培養,對學生的色彩主觀性的能力和色彩的構成能力進行培養,樹立藝術設計的觀念,用簡約個性的方式方法構建自然中的色彩,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安排適當的作業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在課堂上播放一些世界級的名作,增長學生的見識,通過不同種類的不同風格的藝術作品對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進行培養。
很多藝術設計課上的課堂氛圍都不太好,學生聽不懂,老師一味的講,師生之間沒有互動,課堂氛圍死氣沉沉。改變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課前老師應該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利用音樂把課堂打造成有藝術氛圍的課堂,老師可以在課堂上適當的進行寫生演示,對具體的物象進行處理,學生在老師的演示中可以真實的體會到每一個步驟,有利于學生培養動手能力,還能夠增加師生間的互動,有利于打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通過對現階段高校的藝術設計色彩培訓課的現狀進行剖析,找出問題,改變教學方法,從根本上保證學生的專業素質,打好色彩課程的基礎,才能對以后學生的學習有所幫助,從而提高藝術設計課程的教學質量,為學生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1]李瓊. 湖南省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設置現狀調查與發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
[2]鄧倩蓉. 澳維多利亞州與湖南省高職院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培養之比較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
[3]丁春娟. 高職院校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設計色彩教學方法改革初探[J]. 甘肅科技,2012,10:61-62.
[4]劉覺敏. 探索江蘇高職院校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平衡發展之路[D].南京藝術學院,2013.
G718.5
:A
:1671-864X(2015)10-0151-01
楊成品(1978),男,漢族,湖北洪湖,講師,長江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