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美
(重慶市黔江區新華小學校,重慶 404100)
淺談小學數學課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劉亞美
(重慶市黔江區新華小學校,重慶 404100)
創新意識就是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主動發現問題,并且自覺積極地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以此發揮自己潛在能力的心理意識。創新意識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前提和重點。而小學教育是教育的起點,也是人一生發展的起點。新課程標準中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地開發學生潛在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鼓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勇于探索和創新。
小學數學;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指人們根據社會和個體生活發展的需要,引起創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觀念的動機,并在創造活動中表現出的意向、愿望和設想。它是人類意識活動中的一種積極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現形式,是人們進行創造活動的出發點和內在動力。是創造性思維和創造力的前提。因此,教師要注意小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為他們以后成為創新型人才打下基礎。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研究科學最寶貴的精神之一,是創造的精神,是獨立開辟荒原的精神,科學之所以得有今日,多半是得利于這樣的精神,在“山窮水盡疑無路”的時候,卓越的科學家往往是另辟蹊境,創造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那么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及能力呢?
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思維能力的訓練可以使教學事半功倍,學生思維的參與遠比教師花費心思講解卻不能讓學生進入狀態要來得深刻、具體。思維活動是創新的源泉,大腦的活動可以激發學生內在的潛力,使他們在平時用語言無法表述卻有無可限量的能力爆發出來。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河以采用課堂訓練的方法始出一道具有針對性的題目赴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并給予一定的小鼓勵這樣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問題的思考中使其思維能力得到訓練。其次,運用不同的方法解題本身就是一種創新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方法加讓學生根據教學內容編題等尤其在數學運用題中思維的訓練對創新意識的培養具有很大的幫助。一方面掌生必須在對解題方法有一定認知能力的基礎之上另一方面掌生編題有助于語言組織能力和邏輯能力的培養,從而在總體上強化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主要來源于質疑,善于發現并提出問題的學生才能驅使其不斷地創新。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創設一個適合其尋求知識的意境,把學生的發展作為目標,以學生的探索性學習為主體,教師的創造性教學為主導。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創設具有探索性的學習情境,引導他們多角度、多方向思考問題,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老師要求每個學生算一算從學校到自家的距離,不管什么方法,只要是正確的就給予一定的獎勵。次日學生在課堂上七嘴八舌地把自己的方法告訴老師。有的說測一步的距離乘以步數,有的說是算好每分鐘走的距離乘以時間等等。可見,創設這樣的情境,為學生提供了創新性主題,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也為教師上課提供很多素材。另外,教材為學生提供了許多實際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掌握觀察、操作、猜測的方法,以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探索者、發現者、研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這說明了動手操作不僅使學生獲得了感性知識,為學生進行思維支柱,而且能使學生在操作中恍然大悟,產生學習興趣。我在數學教學中,除了運用教具直觀演示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外,更注重讓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思考,加深對數字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培養學生形成了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的能力。如在教學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時,我課前先準備一張大的平行四邊形,把一角剪掉然后和另一邊的角拼在一起,組成一個長方形,從而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讓學生在操作中既學會了如何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又理解了公式的來龍去脈。教學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只有學生親自參與教學活動,才能產生興趣。
課前復習和鞏固練習是檢查教學效果及時反饋教學信息,發展學生思維的重環節,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鞏固練習又是穩定學生和認知結構的一種特殊化訓練過程。在教學中,我從學生實際出發,利用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設計形式多樣的練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如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我設計的鋪墊練習是:提出射線、直線等知識。設計的基本練習是,指出黑板上的角、墻角、紅領巾的角。并說出角的頂點和邊,折紙角等。設計多變式的練習題指出下列圖中各有幾個角,指出每個角的頂點和邊,再設計剪紙。拿出一張紙用剪刀剪一刀,剩下的圖中留一個角,兩個直角、三個直角、四個直角。這樣由淺入深的程序出現,使學生主動探究、研究、練習。生生合作,小組交流,在練習中掌握了知識間的聯系,達到了綜合運用,發展了學生的興趣。實踐探索的過程是創新的過程,要讓學生有所創新,就必須放手讓學生實踐探索,讓學生通過對具體事物的觀察和動手操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學到獲取知識的方法,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使學生樂于創新。
總之在新課標的教學改革下數學教學方式也進行了轉變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并在課堂中建立師生的和睦的情感橋梁。在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上,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的學習程度來進行教學,摒棄傳統的單一乏味的教學方式并向科學的教學模式進行轉變,從樹立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意識到實現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經過一個漫長的探索和積累的過程。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的課堂上要本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原則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要讓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把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1]陳翠云.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和方法[J].民營科技.2009.[2]劉敏.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J].求知導刊.2015.
[3]陳文霞.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5.
G623.5
:A
:1671-864X(2015)10-01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