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吉林省和龍市八家子鎮上南小學校,吉林 和龍 133500)
如何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王莉
(吉林省和龍市八家子鎮上南小學校,吉林 和龍 133500)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如何讓學生喜歡讀書,多讀書,以“閱讀”為樂呢?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至關重要。本文從幾個方面談了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供同仁們參考。
語文;閱讀;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新課標同時還規定,小學階段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為145萬字。如何讓學生愛上“書”?喜歡上“書”?與書為友?以“閱讀”為樂呢?首先要讓學生喜歡閱讀,愛上閱讀,那么,激發閱讀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能使閱讀成為一次快樂的經歷,真正地使學生愛學、樂學。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呢?我談談我的一些做法。
社會已經進入了全方位開放的信息化時代,那生動有趣的電視熒屏,形形色色的漫畫書,時刻在沖擊著孩子們的眼球,很少有學生真正愿意坐下來靜靜地閱讀名家名作。如果一味地講大道理,直接規定學生要讀哪些書,很難收到實效。因此,新學期剛開學,我就帶領同學們建立班級圖書角,增加閱讀量,首先應有書可讀。通過由學生獻書,教師捐書等渠道,使學生在休閑時間也能與書為伴,以書為趣。在圖書角的墻面上,貼上“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或“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等讀書名言,讓學生在濃濃的讀書氛圍中體會到閱讀的重要性。如今,每逢休息時間,我班圖書角都被一個個書迷所占有。
我在平時的教學中,也有意識地結合教材給學生制造懸念,喚起學生的閱讀期待,從而激發他們的課外興趣。例如,在教魯迅先生的《少年閏土》時,我朗讀了一段成年后的閏土的描寫片段,學生聽了后一臉的茫然,他們不明白,為什么這樣一個天真可愛、健康活潑的少年,成年后竟然會是那種狀況?大大激起了學生要一讀原著的欲望。于是,我把魯迅的小說《故鄉》介紹給了大家……
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加大學生的閱讀量,學校規定每周周三的最后兩節課為閱讀課,這兩節課一節是讀本期的共讀書目,一節是讀《同步閱讀文庫》,在共讀書目時,我讓全班同學自由閱讀,如果是自己的書,可以在上面圈點詞句,也可以做讀書筆記,在課的后15分鐘左右,讓學生自由和同桌、或在小組內交流讀書收獲,最后找兩名同學到講臺上展示,盡量讓每個同學都輪流展示自己的讀書成果:朗讀精彩片段,講小故事、背誦優美詩句、品析生動詞句等都行。讀《同步閱讀文庫》時,我精選閱讀內容,采取范讀、同學接讀、小組讀、齊讀、賽讀等形式,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每次到了閱讀課,同學們會興高采烈地準備好讀物,可見他們的閱讀熱情被我調動起來了。此外,我還利用好每周的晨誦課,選取優美的兒童詩,開展誦讀活動。
有教育家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與其督促學生閱讀,不如營造一種氛圍,激發學生閱讀的內在動機,調動他們閱讀的緊迫感和內需力。要把節選白名著的課文講得精彩生動,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例如,教學《第一場雪》一文時,引導學生課后閱讀領袖毛澤東的名作《沁園春·雪》,深人體會人物的心情和豪邁的氣魄,了解以境抒情的寫作手法。這樣學生在今后閱讀毛澤東的詩詞時對作品中的語言藝術和表達的情懷便有了初步的認識,自然而然把學生帶到名作面前,使他們對作品有一種向往的期待。另外,以影視引導閱讀興趣也是很好的方法,利用電視等媒體觀看影視作品是激發學生品賞名著的情趣,引導學生進行名著閱讀的有效途徑。
1.小學生的意志品質正處于逐步形成發展之中,他們往往缺乏堅持閱讀的恒心。開展課外閱讀方面的活動,最大的功效就在于激發學生閱讀的熱情,引導學生持之以恒,堅持閱讀。除此以外,課外閱讀活動還可以促進學生互相交流閱讀心得,進行合作式的閱讀。讀書交流活動的形式要豐富多彩,可以是專題性的活動。因此,開展“講故事”、“詩歌朗誦比賽”、“展評優秀的讀書筆記”、“剪貼冊”、“手抄報”、、“比賽查閱資料”、 “知識競賽” 等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評選“課外閱讀最佳興趣小組”、“小李杜”、“成語城主人”、“故事大王”等評比,有效地檢查閱讀情況、鞏固閱讀成果,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熱情,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推動課外閱讀步步深入。學生在這一系列活動中,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更加堅定了閱讀的興趣。
2.小學生好勝心強,善于表現自我。我在教學過程中,對某些問題虛心求教或佯裝不知,故意設問,也大大激發出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如我曾向學生請教過“甲A”、“納米”。學生有的根據平時的閱讀積累,有的查閱資料,給了我滿意的答案。有的同學竟在日記中寫道:“看來,知識是浩如煙海的,老師也有不懂的,我要多看各類書報,和老師賽跑。
現在的小學生喜歡聽有趣的故事、看卡通片,認識神話人物,我們可選擇益智、有趣的等適合少兒年齡、心理等特點的故事作生動形象的講述,在學生聽得津津有味之時,通過問題引導他們自己去看課外書。如:蝸牛長牙嗎?大約有幾個?等,當學生驚奇地從故事中了解小小的蝸牛竟長了一萬多顆牙齒時時,教師“趁熱打鐵”,推薦讀物,學生就會自覺地從課外書本中去尋找答案。這樣,通過一個個喜聞樂見的童話、神話誘發學生的讀書欲望,誘使學生從被動地讀到自己想讀更多的書,一步一步走入書的殿堂,盡嘗知識的甘霖。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只有當學生在頭腦中樹立了強烈的課外閱讀意識,才能積極主動地去閱讀課外書籍。特別對于那些初學閱讀的學生來說,教師尤其應該激發他們的閱讀動機,使他們在頭腦中將閱讀和樂趣相聯系。用“興趣”“樂趣”這兩把“金鑰匙”去開啟學生的心扉,引導他們步入知識的殿堂。
[1]如何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0L].2012。
[2]史成秀、徐淮昌.策略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2-01-20。
[3]陸榮則.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之體會[J].成功(教育);2009-03-15。
G623.2
A
1671-864X(2015)12-01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