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秋紅
(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中學,河北 衡水 053000)
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探微
魏秋紅
(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中學,河北 衡水 053000)
語文課堂就是快樂的課堂。心理學教授巴甫諾奧認為:“快樂學習是一種享受,學到新知識是一件快樂的事,讀書、上課、完成作業、與同學交往、向老師提問等,都是很有趣的學習。那么激發學生快樂學習也很重要。”一堂語文課設計優美生動的導語,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美的情境,叩開學生的心靈,是很重要的,可使學生或悄然動容,或神思飛越,或躍躍欲試,或期待盼望,從而很快進入“共振”的境界。
新課標;高效課堂;主角;教學手段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游戲是學生最喜歡的,也是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一種有效手段,但同一種游戲,學生有玩膩的時候,這就需要多樣化的游戲出現。一句笑話,一段故事,一個表演,多種方式的教學自始至終學生感受到自己成功的愉悅,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古詩歌時,在課堂上模仿古代詩人吟詩的樣子,穿著長衫,捋著胡須,搖頭擺尾。設置情境,感受心情,以“擊鼓傳花”的方式讓學生背詩,學生們都感到緊張有趣,每個人都做著不同的動作,在活躍的氣氛中學生的詩也就背熟了。
隨著新課標的實施,“自主”、“合作”、“探究”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得到了全面的開發,充分體現新課標的“學生主體地位”,有的教師常采用“課堂討論法”或“課堂交流法”進行課堂教學,以為這樣就可以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了,還有的教師認為學生“討論”了課內問題或“交流”了學習方法,課堂氣氛熱烈了,便完成了“互動”教學,就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殊不知,老師精心設計每一個問題,循循善誘,步步啟發,反復開導,最后將學生“引入正軌”的實質卻還是教師一再補充說明,一再糾正學生的理解思維。說到底還是教師在唱主角,學生仍是被動的學,只不過“唱”的更巧妙。學生為自己做的太少而積極配合,課堂熱熱鬧鬧,只是虛偽的活力、膚淺的精彩。最后,整個課堂變成“學生的嘴說老師的話”。學生要了解的知識和學生想了解的知識,仍然得不到解決。這不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更談不上是真正的高效的課堂。
所謂“高效課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發揮課堂教學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課堂45分鐘內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學任務,達成育人目標,實現教育教學的三維目標整合,以求得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益。我認為,我們平時所說的“輕負擔、高質量、向課堂教學要效益”,就是“高效課堂”教學理念的折射和反映。那么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呢?
“教是為了不教,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教學就是‘教’學生‘學’。教師的課堂教學必須符合‘學生的需要’”。所以精心的課堂教學設計是高效語文課堂的保證。根據《新課程標準》語文課堂設計首先應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目的。
一個重點、一個難點,學生揣摩感悟透就行。我記得前不久教育局主抓教學的李國剛主任曾經說過:“一節課不能容納太多的內容。如果一節課有多個重點,就沒有重點可言了。高效的課堂必須有清晰完整的知識結構和邏輯結構,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一條印象深刻的、脈絡清晰的綱,并做到綱舉目張。也就是說只有老師‘高效’,才能使學生‘高效’”。簡約化的反饋練習設計則是結合課文進行的邊積累邊運用,不純粹為積累而積累進行大量題海訓練。簡約化的反饋練習設計會避免特別簡單和特別難的題目。少專項,多綜合,滲透過程與方法。具體地說是結合課文生字、文章的空白點,單元主題,語文特點來進行積累、練筆。
“讓學生學的進去并且學會,教師的課堂教學必須符合學生的需要”,高效語文課堂的自然本色應該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華中師范大學楊再隋教授曾提出要還原語文本色的觀念,提倡平淡、簡單、扎實、輕松的教語文,“讓學生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試想,假如同學們在課堂之上,或爭相舉手踴躍發言,或對答如流滔滔不絕,或凝神靜思靈感頓現,或奮筆疾書下筆成文……有了這樣的學習狀態,那我們還用擔心孩子們的課堂學習效率嗎? 畢竟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唱主角。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發現過程,能夠同時體驗到發現知識的興奮感和完成任務的自信心,從而使他們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決問題。這樣既可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又增強了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
具體做法是:
每一節語文課的課前三分鐘時間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活動,要求學生設計本課導入語。我感覺這個環節尤為重要,因為學生非常感興趣,他們在課前讀課文,然后根據自己的理解去收集資料,或查閱書籍、或引經據典、有條件的同學還上網查詢……這不僅鍛煉了他們動腦能力,而且還增強了動手能力,還有辨別思維能力。因為每次學生所選擇的話題都跟本課有關,在學生激情的引導下,同學們已把目光聚焦到這篇課文上來,接著,教師乘勢上課。學生興趣大增,每天都盼著上語文課。試想學生這樣的狀態能不高效嗎?
上新課前,布置學生認真預習課文,借助工具書掃清生字詞障礙。學生實際上已經在課前很好地按要求掌握了對生字詞的學習。教學新課時,讓一兩個學生教學字詞,著重理解多音字和形近字,實際上是組織一次對生字詞的鞏固練習,對難字進行識記,再組織字詞競賽。學生們爭先恐后,都想自己被教師認定為“小老師”,為了這個角色,有的學生還在課前毛遂自薦,積極性極高。
把提問權交給學生,是開啟學生思維、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一條很好的途徑。課前可以先讓學生充分熟悉教材,再讓學生提問,這樣,他們提的問題往往會有針對性。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積極探索杜郎口中學的高效實用的方法,努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來自老師與同學的肯定、鼓勵、欣賞和贊美,讓師生共同沐浴在人文關懷的燦爛陽光下,讓師生綻放的笑靨成為課堂上永不衰敗的花朵。努力創設一種讓學生感到愉悅的學習情景,激勵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共同對話,情感交融、優化教學,享受語文教學的樂趣,享受祖國語言的優美。
參考資料:
[1]《有效教學方法》(美)D?鮑里奇 江蘇教育出版社。
[2]《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 葉瀾 教育科學出版社。
[3]《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 朱慕菊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4]《學會關心---教育的另一種模式》(美)內爾?諾丁斯 教育科學出版社。
G633.3
A
1671-864X(2015)12-02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