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 狄(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體育部 河南 新鄉 453000)
促進大學生體質健康的陽光體育運動模式研究進展
□ 代 狄(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體育部 河南 新鄉 453000)
國家發出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以來,許多專家、學者對陽光體育運動紛紛進行了研究,以推動陽光體育運動向縱深發展。他們的研究主要特點有:⑴較多分析了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背景、內容、目的、意義;(2)較多研究了推廣陽光體育運動的實施辦法與對策以及有效推進陽光體育運動的原理和方法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運用文獻資料法,歸納法將陽光體育運動與體質健康以及陽光體育運動推廣模式等研究加以綜述,旨在把握當前研究現狀和不足之處,并為以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陽光體育運動 體質健康 推廣模式
徐學慧在《陽光體育研究述評》中認為陽光體育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陽光體育運動的意義與價值、陽光體育運動的含義與特征、以及如何發展陽光體育等問題。這些研究盡管推動了陽光體育的發展,但也存在著理論研究缺乏嚴謹的邏輯論述、缺乏制度和機制性研究、研究方法單一等不足。因此,加強陽光體育推廣模式、發展長效機制研究,既是陽光體育理論研究縱深發展的需要,又是陽光體育運動發展的必然要求。
余迅在其碩士論文 《實施陽光體育對上海應用技術學院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中從陽光體育大背景出發,表明陽光體育活動對學生體質健康有一定影響,但無法替代體育課。我們要在立足體育教學改革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陽光體育活動,在必要時對未設立體育課年級(大學三年級、大學四年級)的學生進行體育健康促進干預。把陽光體育同體育教學改革相結合,使陽光體育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董新軍2011年4月在《陽光體育運動對大學生體質健康改善效能分析》一文中通過建立陽光體育運動對大學生體質健康促進的干預機制;表明,陽光體育運動對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干預能夠改善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這對于增強大學生體質、緩解競爭壓力、提高就業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曾紅卒2012年8月的《基于陽光體育運動對大學生體質健康促進途徑的思考》中,從學生對陽光體育運動的認識情況、鍛煉方法、生活方式和影響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因素入手,分析大學生體質健康方面的突出問題和陽光體育運動開展中存在的問題,尋找遏制和減緩大學生體質健康下降的有效途徑,使陽光體育運動真正受益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殷征輝在《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研究》中講述了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對大學生身體的影響是增強體質、端正姿態、塑身美體;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是放松身心,釋放壓力、有利于堅強意志品質的培養、有利于人際關系的改善。建議端正教學思想、把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落到實處,加大宣傳力度、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課程建設,將陽光體育與體育教學結合起來、注重學生課外活動的體育鍛煉。
王健在《陽光體育運動對大學生體質健康促進的實驗研究》一文中,以陽光體育為平臺,有計劃、有目的運動干預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有助于培養大學生體育鍛煉能力;實驗結果表明陽光體育運動在大學生體質健康促進中具有一定的優勢條件,其豐富多彩的形式、終身教育的理念都可以使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心理的洗禮和升華,可以有效地改變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態,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有效干預,是解決大學生體質健康問題的新途徑,體現了終身體育的理念。
苗秀麗、董捷等在《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對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實驗研究》中通過“陽光體育運動”與“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相結合的方法,依據學生體質的具體情況為學生開具運動處方的實驗研究,在此基礎上得出結論:(1)開具課外運動處方有利于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成績,使學生體育鍛煉更具有針對性和靈活性,體育成績顯著提高;(2)開具課外運動處方為學生提供體育鍛煉的方法,運動負荷和運動的時間,并且根據鍛煉的效果不斷地修改,從中獲得體育鍛煉的成就感、樂趣,培養終身體育意識,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3)課外運動處方的開具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積極主動的道德能力與素質。引導青少年自學、自理、自強、自律,做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馬維平等《高校“陽光體育運動”運行模式的實踐研究》一文中,運用文獻資料、邏輯分析、考察訪談和數理統計等研究方法對常州大學陽光體育運動運行模式現狀進行分析研究。從中得出:高校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應結合高校體育發展規律與特點,構建符合本校實際的陽光體育運動運行實踐模式,逐步建立健全陽光體育運動長效運行機制,通過有效監管保障陽光體育運動深入持久開展。
吳婷婷等在《社會轉型背景下“陽光體育運動”高校推廣模式探究》中從高校體育教學現狀出發,就社會轉型背景下高校陽光體育運動模式進行探索并提出運行機制和實施對策。(1)建立陽光體育運動達標制度;(2)建立安全保障和健康教育制度;(3)建立陽光體育運動下的教師指導制度。
白雪等在《談青少年“陽光體育運動”多元化推廣模式——以遵義為例》一文中,提出了一系列推廣模式:一、家庭、學校、社區一體化推廣模式;二、體育俱樂部推廣模式;三、其他推廣模式:包括大課間推廣模式、體育文化節推廣模式以及以體育競賽為載體的推廣模式等。這么多的推廣模式都可以應用到青少年“陽光體育運動”的推廣中來,而作為地方政府和學校,則有必要將工作的重點放在對多種推廣模式的綜合利用中來,從而為青少年創造一個良好的“陽光體育運動”氛圍。
劉麗萍等在《陽光體育運動發展模式研究》中,對“陽光體育運動發展模式”作了界定,提出四個發展模式:體育課模式、課外體育活動模式、俱樂部體育活動模式和校際間的體育活動模式。在分析了各個模式存在問題后提出構建一個分別適應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五級陽光體育運動發展模式,促使陽光體育運動有效、可持續性發展。
魯天學等的《“陽光體育運動”多元化推廣模式的研究》一文中遵循分析推廣理念,推廣原則基礎上提出了陽光體育運動的推廣模式。即:俱樂部的推廣模式、行政推廣模式、課內外推廣模式、大課間推廣模式等。多元化的推廣模式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加強青少年的體質,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切實加快陽光體育運動的實施。
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未來的研究方向應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注重地域性,把某個地區的陽光體育運動及其實施狀況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探索符合地方特色的陽光體育運動推廣模式。使各地區各學校都能夠更好的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從而切實提高學生體質健康。
正確的理念、明確的目標是影響人們思維與行為的主因。研究“促進大學生體質健康的陽光體育運動新模式”實施的戰略及其意義,完成大學生體質健康活動模式的制定和實施,通過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影響到家庭,輻射整個社會,對提升國民整體素質水平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與深遠影響。
[1]徐學慧.陽光體育研究述評[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3.
[2]余迅.實施陽光體育對上海應用技術學院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D].上海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3]董新軍.陽光體育運動對大學生體質健康改善效能分析[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4).
[4]曾紅卒.基于陽光體育運動對大學生體質健康促進途徑的思考[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2(8).
[5]殷征輝.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31).
[6]王健.陽光體育運動對大學生體質健康促進的實驗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14(12).
[7]苗秀麗,董捷等.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對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實驗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8(10).
[8]馬維平,徐勤兒,于樓成.高校“陽光體育運動”運行模式的實踐研究[J].河西學院學報,2013(2).
[9]吳婷婷,劉培星.社會轉型背景下“陽光體育運動”高校推廣模式探究[J].科技資訊,2014(32).
[10]白雪,令狐昌琴,蘇曉玲.談青少年“陽光體育運動”多元化推廣模式——以遵義為例[J].統計與管理,2014(6).
[11]劉麗萍,陳善平,孫蔚.陽光體育運動發展模式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2).
[12]魯天學,李國忠,陳曉.“陽光體育運動”多元化推廣模式的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2(1).

表6 場地器材等因素導致的運動損傷(N=12)
場地器材因素引起的身體損傷人次占到總損傷人次的10.7%。皖北高校由于地處安徽省北部,經濟不夠發達,各高校的場地器材等的建設標準均不夠高。
跑道質量差引起的運動損傷人次比例達27.2%。跨欄跑需要有良好的腳部支撐,跑道設施達不到標準,就無法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腳部的穩定支撐性。
欄架質量差引起的運動損傷人次比例達45.6%。跨欄跑對欄架有非常高的要求,特別是欄架無法輕易在受力的情況下倒下,極易造成學生在掛欄之后被欄架絆倒,從而造成損傷。
學生鞋服等自身裝備的影響引起的運動損傷人次比例達27.2%。部分學生在學習跨欄跑的過程中不注意自身鞋服等自身裝備的影響,在學習過程中穿戴不達標的鞋服等裝備往往會造成運動損傷。
3.1、結論
(1)學生在學習過跨欄跑運動的過程中損傷比率較高,損傷的主要部位有肘、肩、髖、膝、踝、大腿肌肉、小腿肌肉、以及頭部和腰部等;
(2)學生損傷的因素主要有技術動作因素、身體素質因素、疲勞因素、心理因素的影響、以及場地器材等的影響等。
3.2、建議
(1)加強安全思想教育。教師在課前應該教會學生預防運動損傷的知識和方法,培養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
(2)加強技術動作練習。練習之初,要學習好基礎動作,不能盲目求進,要努力克服起跨腿后拖、提拉不積極等問題,其次就是培養欄間跑的“節奏感”;
(3)認真做好準備活動。應保證學生在跨欄跑之前有充足的時間去有針對性去做準備活動,要將參與跨欄跑運動的關節,肌肉群和韌帶盡可能的活動開;
(4)課程安排要合理。跨欄跑的練習課應該與其它體能消耗大的練習課分開上,盡量不要安排在同一天進行,以避免學生因過度疲勞,注意力不集中造成不必要的運動損傷。
參考文獻:
[1]賈占偉,徐春紅,谷穎.跨欄跑教學中運動損傷胡原因及對策研究[J].健康教育,2013(01).
[2]王緒會,王美春.跨欄跑運動損傷的原因及其對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13).
[3]楊惠.體育教育專業學生跨欄跑常見運動損傷的機理及治療[J].體育科學研究,2003,7(3).
2015年度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青年項目(2015-QN-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