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春艷
遼寧省調兵山市鐵法煤業(集團)總醫院婦產科,遼寧調兵山 112700
產科子宮出血對孕婦的影響較大,輕者導致產婦發病,重者危及產婦生命,產生醫生要提高警惕不能忽視任何一個可能引起產科子宮出血并發癥的因素。臨床中,大多會采取保守治療,但倘若保守治療無效,則大多數都會選擇子宮切除手術,雖然這種方法能夠對產科出血控制有一定的療效,但是產婦身心健康將受到非常大的影響,不利其生活質量的提高。該研究選取某醫院2010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 名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經過保守治療無效之后,全部行子宮切除手術以希望減輕產婦的痛苦,使產婦擁有一個健康的身心,提前對子宮出血并發癥進行預防,現報道如下。
選取入住某婦幼保健院的50 名子宮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50 名患者都已進行子宮切除手術,這些患者年齡在18~43周歲,平均年齡在(26.4±1.6)周歲;這50 名患者中,初次分娩的有22 名,有過分娩經歷有28 名,總體平均分娩次數為(1.4±0.4)次;在這50 名研究對象中,平均懷孕時間(36.5±1.6)周,發生妊娠反應的平均次數為(3.3±1.8)次。
產科子宮出血的主要診斷標準是:當產婦分娩24 h 之內,發生了產婦發生了比較嚴重的子宮出血情況,一般情況下,如果是自然分娩,產婦在分娩24 h 之內出血量超過了500 mL,而如果是剖腹產,產婦在分娩24 h 之內出血量超過了1 000 mL 即確定了產科子宮出血。
而計量出血情況的主要方法有3 種,第1 種是面積計算法,主要是根據接血紗布血濕的面積進行診斷;第2 種是稱量法,主要是將胎兒分娩后接學輔料濕重與干重之差,之后在除以1.05;第3 種是容積法,這種方法就是利用有刻度的測量容器將所有的婦產產后血液收集起來,直接進行測量等。通常情況下,醫院都采用后兩種方法,因為面積法需要有經驗的婦產醫生來使用,其存在的誤差比較大。
在子宮切除手術中,所用藥物主要為甲醛,其規定濃度為4.0%,甲醛的主要作用是固定常規石蠟切片,需要對其進行染色處理,除此之外,還需要采用巨檢以及鏡檢的方法。并采取對患者臨產資料回顧性研究的方式進行,主要的臨床指標為:孕產次數、分娩方式、孕周、產后出血量、出血原因、胎盤情況、子宮切除指征等。
該實驗中的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 13.0 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數據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子宮切除病理中,宮縮乏力9 例,胎盤因素26 例,子宮切口感染6 例,其他9 例,且出血量500~1 500 mL 2 例,占4%,>3 500 mL 22 例,占44%,見表1。

表1 子宮切除病理和出血量的關系情況[n(%)]
在子宮切除指征中,胎盤因素占52%,宮縮乏力18%,子宮切口感染12%,妊娠合并血液病10%,子宮破裂8%,見表2。

表2 產科子宮切除術的指征情況[n(%)]
產科患者子宮切除影響因素情況:產次越多,產后大出血率越高,即子宮切除發生率越高;剖宮產史、前置胎盤、胎盤植入、宮縮乏力、胎盤早剝與子宮切除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產科患者子宮切除影響因素分析[n(%)]
子宮切除術是搶救產科子宮出血的重要手段,能夠有效挽救孕產婦生命安全。從子宮切除和患者產后出血量情況的研究結果可以看出,當出血量>2 500 mL 時,胎盤因素所占比例最高;且當出血量>3 500 mL 時,胎盤因素共14 例(53.85% ),即胎盤因素常導致嚴重出血。從子宮切除的主要指征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出,中胎盤因素和宮縮乏力是最重要兩個組成,分別占52.0%和18.0%,其中前置胎盤5 例,前置胎盤合并胎盤植入15 例,胎盤植入2 例,胎盤早剝4 例,且胎盤植入均是在患者子宮切除手術后診斷證實的。也就是說,胎盤因素導致子宮切除占產科孕產婦子宮切除的52.0%,而胎盤植入在其中占據很大的比重,胎盤因素中胎盤植入屬于病理因素的范疇,以上結果均與馬慶寧等[7]在關于宮腔球囊壓迫在產后出血中的應用中所研究的結果相一致,具有臨床意義。
第1 種是胎盤粘連,這主要是指胎盤中存在的絨毛因為某種原因而粘附在子宮肌層中,孕婦在分娩時,胎盤沒有按照原來的預想進行脫離,且子宮內膜因為胎盤絨毛的吸附已經不復存在,另外,胎盤絨毛粘連的位置通常情況下距離淋巴細胞以及中性粒細胞都比較近所以當產婦分娩時,因為胎盤粘附在子宮基層中無法脫離,最終導致產科出血;第2 種是胎盤植入,這主要是指胎盤中的絨毛已經逐漸的侵入到子宮肌層中,在產婦分娩時其脫離的難度更大,最終出現產科子宮出血;第3 種是超常胎盤部位反應,這主要是指產婦的中間性滋養細胞在產婦沒有分娩之間就已經進入到子宮基層中,嚴重者已經進入到血管壁,而當產婦分娩時,因為出現宮縮乏力,最終導致產科子宮出血。
產生子宮出血的產科因素有很多,主要為3 種:第1 種是宮縮乏力,其主要原因為產婦分娩過程、麻醉藥以及抑制劑的使用;第2 種是前置胎盤,與其他因素有所不同,前置胎盤是作為獨立因素而存在;第3 種是胎盤早剝,常發生在產婦妊娠20 周之后,直到分娩之前。
產科子宮出血如果在孕婦分娩的過程中,沒有及時的處理,或者救治不及時,產婦的生命將受到極大的威脅。在處理與救治的過程中,首先要明確產科子宮出血引起的原因,病理以及產科因素。一般情況下,當產婦發生子宮出血時,首先按照產科因素進行救治,如果無法合理解釋,就需要將產婦子宮進行切除,之后在全面的按照病理因素進行醫治。
[1]黃仰青.產科子宮出血22 例病理及其產科因素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8):517-518.
[2]楊艷梅.產科急癥子宮切除26 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學工程,2013(4):146-147.
[3]方方.產科子宮切除術86 例臨床分析[J].中外醫療,2013(8):41-42.
[4]劉鋒鋒,漆洪波.圍生期子宮切除70 例臨床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2,28(8):674-677.
[5]張靈潔.產科大出血急診子宮切除的臨床體會[J].求醫問藥,2012,10(3 下半月):219.
[6]王莉,馮浩,張敏,等.子宮動脈栓塞治療難治性產后出血12 例的臨床分析[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3,22(9):770.
[7]馬慶寧,程海東.宮腔球囊壓迫在產后出血中的應用[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3,22(10):854-856.
[8]梁敏.不同分娩方式對產后出血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22):56-57.
[9]顏建英,廖秋萍,崔小妹,等.產后出血的臨床預警信息分析[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3,22(9):734-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