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勇 謝玲莉 胡 瓊 施劍莉
(海軍南海艦隊門診部,廣東 湛江,524001)
中國海軍目前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進行護航任務已經進入常態化,女性官兵隨艦執行護航任務也成為常態化,護航的女官兵在任務期間面臨長期連續航行及持續緊張情緒帶來的心理困擾,異國靠港休整在護航生活中起到很好的舒緩及調節作用。本小組成員參加第10 批護航編隊執行醫療保障任務,多次組織官兵進行心理輔導及心理調查,現就靠港前后隨艦出海的女官兵睡眠情況進行分析如下:
研究對象:同一批參加護航的女官兵13 名,年齡18-36 歲,平均年齡24.6 歲,女性參加調查人員均固定。
調查方法:通過記名問卷形式,分別在出航1周(a,第4 天)、第1 次靠港休整前1 周(b,第44天)、第1 次靠港休整后再次執行任務后1 周(c,第62 天)、第2 次靠港休整前1 周(d,第70 天)、第2 次靠港休整后再次執行任務后1 周(e,第78天)、第3 次靠港休整前1 周(f,第110 天)、第3次靠港休整后再次執行任務1 周(g,第119 天),共7 次對護航男女官兵進行調查、測評,所有被調查者只需在問卷相應選項后打“√”即可,問卷當場收回,問卷有效回收率為100%。本次僅對靠港休整對女護航官兵睡眠質量的影響進行分析。
調查問卷設置:1、T1組為1 周中未出現入睡時間>30min 人數,T2組為出現1 次以上入睡時間>30min 人數(表1);2、分別將惡夢、易驚醒、醒后疲勞感出現的頻率作為觀察睡眠質量的指標,1周內未出現以上不適各計1 分,出現1 次計2 分,出現2 次計3 分,出現≥3 次計4 分,合計各項總分作為評判睡眠質量的得分(表2)。
統計學方法:計數資料采用X2分析;計量資料以X±s 表示(表2),各時間得分比較用秩和檢驗(K Related Samples),用SPSS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 為有統計學差異。
在出航初期階段,在我國南沙海域航行期間,雖然日常訓練任務重,但人員睡眠質量良好,無論男性或女性,均未出現明顯睡眠障礙。大多數人員入睡時間在30 分鐘內,睡眠質量良好,醒后無明顯疲勞感。
隨著航行時間延長,特別是第1 次靠港休整前期,連續航行近50 天,出現入睡困難(時間>30min)的人員已明顯增多(b 時與a 時比較,p=0.011),隨著第1 次靠港休整計劃的實施,女官兵入睡困難狀況得到改善(c 時與b 時比較,p=0.043);之后執行任務時,對入睡時間的影響逐漸趨于平緩,差別不明顯(d、f 時與b 時比較,p=0.572),但仍使入睡困難人數增長,并于出航第3 個月時達到最高峰,每次靠港休整后均使官兵入睡困難情況得到一定改善(表1,圖1、2)。

表1 入睡時間變化情況

圖1 休整前入睡困難情況

圖2 休整后入睡困難情況

表2 睡眠質量平均得分情況

圖3 休整前睡眠質量平均得分

圖4 休整后睡眠質量平均得分
在睡眠質量方面,隨著航行時間延長,出現睡眠質量的降低與a 時比較差異明顯(b、d、f 時與a時比較,p<0.05),且航行時間越長睡眠質量下降的程度越明顯,于第3 個月達到最高峰(d 時與b時比較,p=0.046)。隨著靠港休整計劃的實施,每次靠港后官兵睡眠質量均較靠港前得到改善(p<0.05),但因出航時間長,人員睡眠質量仍比出航早期差(c、e、g 時與a 時比較,p<0.05),但隨護航時間延長,各時間段休整后睡眠質量下降情況變化不明顯(c、e、g 時相互比較,p>0.05)(表2,圖3、4)。
近年來,女官兵隨戰斗艦艇出海執行任務已越來越頻繁,自中國海軍于2009年第1 批人員開始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進行護航以來,越來越多的女官兵已隨艦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在陌生海域護航對所有官兵來說都是隨時可能出現生命危險的特殊任務,在這里生活環境單調、精神高度緊張,容易在心理和生理產生疲勞、厭倦的不良后果,表現出諸如反應遲緩,情緒煩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礙等不適[1]。既往的護航官兵中,有些同志因緊精神壓力大,回國后進入療養院療養時仍存在睡眠障礙,需要進行輔助睡眠治療才使睡眠情況得到改善[2]。
此次已經是第10 批出征,各項護航、訓練、休整計劃已經比較完善,通過本次調查我們可以看出:1、隨著海上航行時間延長,護航女官兵出現入睡困難、睡眠質量下降等不良反應,尤其連續航行超過1 個月以上,其不良反應表現更明顯,這可能與長期艦艇生活及外界壓力造成的“心理飽和”狀態相關[3],由累積增加的心理壓力、精神壓力引起。2、定期靠港休整可以很大程度改善護航官兵的睡眠質量,使其入睡困難與睡眠質量下降的狀況均得到一定緩解。這可能和活動空間增大,身體搖擺度減少以及岸上更加生活化的環境使壓力降低有關。3、女官兵入睡困難情況與出航時間延長相關,但在后期改變不如前期明顯,可能與臨近本次護航結束,人員心情較前愉快有關。4、女官兵在睡眠質量的變化方面,靠港休整后較靠港前明顯好轉,但在各個時段靠港休整后變化不明顯,可能與女官兵在護航中擔任的角色、任務相關,因為女官兵的工作全在艙內,艙外高熱、高濕、高鹽的環境對其影響較小,同時因為沒有擔任警戒任務,不直接面對真槍實彈帶來的心理壓力,故不良心理刺激因素相對較少,心理波動較緩,對睡眠的影響相應比較小。
護航生活因受到空間、地域、任務及環境的影響而使參加護航的女官兵出現了較為明顯的睡眠障礙,通過按期靠港休整,可以使大家精神得到放松,更快入睡的同時睡眠質量得到改善,能以較好的狀態完成下一階段的護航任務。
[1]Andrews G,Life event stress,social support,coping style and risk of psychological impairment[J].JNerv Ment Di8,1978.166(5):307—3l6.
[2]郭春花 王麗,參與亞丁灣護航官兵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與護理干預,中國療養醫學,2010,1(19),39-40.
[3]張少輝,吳東生,亞丁灣護航官兵應對心理飽和的預防措施,海軍醫學雜志2010,6(3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