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慕 孫遠剛
自信心是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特征,也就是在自我體驗、自我評價基礎上形成的相信自己能力和價值的一種主觀傾向[1]。許多研究表明:自信心是心理素質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心理品質,也是非智力因素的一個構成部分,它對于激發人的意志力、充分發揮潛力和取得人生的成功都具有很大的影響。許多的成功人士、學者、專家,都曾闡述自信心對其成就的取得產生的巨大作用,而正值青春的大學生們也正處在人生觀、價值觀日趨成熟的階段,良好的心理素質教育是幫助大學生建立自信心的重要途徑,且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次OB 訓練以提高受訓者自信心水平為目的,通過為期近一個月的OB 訓練,使參加輔導的師范類大學生們的自信心水平有所提高,擺脫自卑及自我懷疑的困惑,對自己和未來充滿自信,能給自己的成功之路疏通阻滯,順利的結業、畢業以及擇業。
從文獻綜述和大量的調查研究的結果,對OB訓練結果進行如下假設:
OB 訓練可提高以師范類大學生的自信心水平。
本研究以遼寧師范大學的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考慮到追蹤輔導的長效性和實用性,樣本主要以大一大二學生為主,最終確定的40 名學生分別為男生9 名,女生31 名。筆者認真篩選了40 人成為OB 訓練的實驗組和對照組隊員。

表3-1 輔導對象分組情況一覽表
大學生自信心OB 訓練預計每周1 次,每次預計進行120 分鐘。本方案共分為3 個單元,3 次活動。第1 單元:團隊的形成;第2 單元:建立自信心;第3 單元:發展自信心[2]。
第1 單元:團隊的形成。
輔導目標:領導者、成員相互認識、建立關系;澄清成員期待、了解團體的內容和目標;協定團體約定、建立團體的共識和默契;
輔導次別及項目:
第1 次——熱身項:泡泡糖,水果蹲;大項:挑戰60 秒(海底撈月、錦上添花、同起同落、我們是一家人);分享初次訓練體驗、領導者總結;
輔導評價:第一次活動的暖身和最終的約定總結是活動重點,也是今后活動的基礎,很多OB訓練成員的流失就是源于成員對活動目的不清晰和團隊氛圍不滿意,所以第一次的活動要盡可能讓每位成員發表自己的活動意愿。
第2 單元:建立自信心。
輔導目標:發現自己的優點,尋找獨一無二的感覺;學習運用ABC 理論來改變自己不合理認知;重塑信心,是成員建立積極而有用的信念;
輔導次別及項目:
第2 次——傳授理論知識(向學員介紹ABC理論運用合理情緒法,實現自我突破);熱身項:老鼠與大樹、美女英雄野獸;大項:荊棘排雷;小組分享、領導者總結;
輔導評價:這個單元是解決問題的階段,融入ABC 理論的學習,從角色扮演中實踐ABC 理論,改變成員的認知。讓成員在不同的暖身活動中展現自我,表達自己。將心理輔導的理論引入成員的實際生活中,并布置家庭作業追蹤聯系效果是防止脫離OB 訓練后,成員訓練效果反彈的關鍵。
第3 單元:發展自信心。
輔導目標:理解經過團體獲得的改變,對未來充滿希望;擬定個人目標和計劃,通過實踐,體會成功的感覺,圓滿地結束團體;
輔導次別及項目:
第3 次——傳授理論知識(向學員介紹什么是自信心,擁有自信心的好處,在生活中如何建立自信心);熱身項:前方有難后方支援、找零錢;大項:牧羊矩陣;分享感受、重溫組歌、溫馨祝福、領導者總結;
輔導評價:最后一次的活動主要是為了讓成員表達自己的情緒,減少對團體的依戀,同時讓成員確定離開團體后自己生活的規劃也是非常重要的[3]。
3.3.1 問卷調查法
本實驗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自我評定量表(PEI),共發放問卷400 份,其中有效收回382 份,回收率為95.5%。
3.3.2 個別訪談法
除了OB 訓練形式外,為了了解輔導效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還對個別組員進行了訪談。
將這40 名大學生隨機分成兩個小組——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0 人,他們的心理健康測量平均數差異比較如表4-1,實驗組和對照組PEI前側對比如表4-2,后測對比見表4-3。
表4-1 與表4-2 中數據顯示,所選40 名對象在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以后,他們在心理健康的程度和PEI 自信各維度和自信總分上沒有顯著差異,實現了預先設計輔導成員的組成同質性目標。

表4-1 實驗組與對照組SCL-90前測對比

表4-2 實驗組和對照組輔導前PEI總分及各維度平均數差異對比
實驗組經過訓練后在外表維度變化尤其顯著,在愛情關系、同人交談、社會相互作用和自信總分的前后測也有較為顯著的變化。
表4-4 數據可以看出,經過3 次的團體輔導,自信的各個維度都有不同程度的變化,其中同人交談維度非常顯著的提高,外表、愛情關系有提高,且變化顯著。社會相互作用有提升但且已接近顯著的臨界值,自信總分有顯著的提高。結果表明,OB 訓練對提高大學生的自信是有幫助的。
對照組在輔導前后測的PEI 均數差異比較見表4-5。

表4-5 對照組PEI前后測均數差異比較
表4-5 說明了在經過近一個月的時間,對照組的大學生在知曉輔導的目的情況下,也有不同程度的自我成長,自信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但各維度與自信總分的變化不顯著。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OB 訓練對師范院校大學生自信心的影響,現根據以上數據進行討論與分析[3],為師范院校大學生提供合理性建議。
同人交談的顯著性變化,說明OB 訓練的安全與溫馨氛圍使他們敞開心扉,在人際交流和溝通上得到很大的改善,這與訓練方案的熱身活動環節有著直接影響。在訓練過程中,教練所設置的訓練項目,要求的是每位隊員全身心的合作,這就使得每位隊員都必須通過與他人交談進行相互之間的信息溝通,雖然僅僅是三次的正式輔導,但是通過對每位隊員的訪談中可以得知,隊員們在輔導之后私下會主動地進行交流,溝通情感。
外表的顯著性變化已經證明,參加OB 訓練的大學生在形體和外貌上已經有了正確的認知并接納了自己的不足和缺陷,通過幾次的觀察可以發現隊員們每次在進行OB 訓練時候的著裝都會有所變化。在OB 訓練的活動中,師范類大學生重新認識和審視了自己,在審美的觀念上有了明顯的變化。
愛情關系顯著的提升表明大學生擺脫了傳統觀念的束縛,這是人生正常的成長過程和經歷;愛情關系的變化與外表的變化也有一些關聯,參加訓練的成員女生居多,在男生面前,女生總會盡量表現出自己漂亮、完美的一面,女人因自信而美麗,同時這會也增加他們對愛情的信心。并且OB 訓練中自信自我教育的灌輸會讓她們有所受益。
自信心總分增加顯著,這與國內學者進行輔導與訓練研究的結論比較一致,說明OB 訓練對師范類大學生自信心的提高還是有積極的作用,促進其情緒的優化、個性的發展,使師范院校大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的發展,實現了訓練前的研究設想。
社會相互作用量表的后測得分中,實驗組高于對照組,結果不顯著,但t 值已經接近了顯著的水平的臨界值,實驗組前后測數據差異比較這個維度是較顯著的得到了提高,實驗組的組員對自己應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一定的自信心,OB 訓練中的“牧羊矩陣”環節,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員自我價值的肯定,提高他們問題處理的自信心。
自信心維度中學業雖有變化,但并不顯著,這與師范類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對學習的認識有關,通過訪談得知大學生們普遍認為,大學里的學習不像初中、高中那樣學習基礎知識只是為了升學,在大學里的學習是為了學到“更綜合、更實用”的知識,比如人際、社交、組織等,再者OB 訓練的方案中對增加學業訓練方面的設計確實欠缺。
體育運動維度也無顯著性提升,其原因有如下兩點:①體育運動是身體素質和技能訓練的綜合作用才得以提高的一個項目,有一定的先天因素的影響,單純的依賴后天的技能訓練并不能獲得顯著的提升。②運動技能是個需要連續、長期的訓練方可見效果的,本次OB 訓練的時間、場地等很多因素都是有限制的,并且本次的訓練方案對于體育運動維度的提升的針對性不強,因此沒有收到實際的效果。
對照組在知道訓練目的的前提下,因不同程度的成長,自信心也有提升,但效果并不顯著。
通過3 次OB 訓練,結合實驗數據,綜合觀察前后評估記錄以及隊員對OB 訓練的主觀評價,可以對本次的OB 訓練做出以下結論:
(1)OB 訓練對提升師范類大學生人際交流和溝通的能力有顯著作用;
(2)OB 訓練對提升師范類大學生自我認知以及審美觀念有顯著作用;
(3)OB 訓練對提升師范類大學生戀愛交往能力有顯著作用;
這些統計說明,OB 訓練對師范類大學生的自信心的提升有明顯的改善作用,是師范類高校進行大學生自信心教育的有效途徑。
[1]樊富珉.團體咨詢的理論與實踐.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35,64,77
[2]王瑤,李永鑫.小組輔導提高大學生自信心的實驗研究.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3.(4)
[3]黃澤娟,許冬青,李董平,陳岳標.大學生自信現狀研究.社會心理科學,2005.(20):596-600
[4]劉玉君.對山西幾所高校大學生自信狀況的調查研究.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1.(54):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