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宏偉



摘要:
本文從流通方式、學科館員、移動服務、知識發現等四個方面,通過與傳統或者現行的服務模式作對比,闡述了大數據、數字化時代圖書館服務的前景和發展趨勢。
關鍵詞:圖書館服務;大數據;前景
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大數據、云計算的爆發,給圖書館的傳統服務形式帶來了很大的沖擊:首當其沖的就是館藏,館藏容量有限,隨著時間的推移,留給紙本書儲藏的空間也捉襟見肘,而面對數字化的今天,電子書逐漸代替紙本資源,成為了圖書館的新寵。那么問題來了,如果日后的某天,圖書館所有紙質資源都被電子資源代替,是不是“圖書館”的存在意義就沒有了,直接叫數據庫呢?答案是否定的,接下來,本文就從四個方面來闡述在大數據、數字化環境下,圖書館服務的前景。
一、流通方式
圖書館的流通方式,從圖書館誕生的時候起就一直存在,但是受到現如今網絡化、數字化潮流的驅趕,傳統和現行的流通方式在一次次的被挑戰底線。傳統的流通方式,就好比是一個碩大的農場,很空曠,可選的東西卻很少;隨著館藏的不斷豐富,現如今的流通方式看起來就像是自選超市,讀者可以在書海中盡情的挑選自己需要的書籍;而未來的流通方式,更像是一間咖啡廳,追求的是私人訂制,不同讀者有不同的需求,圖書館員按照每個人的需求提供服務。
那么該如何實現這種未來的流通方式呢?首先要從“人找書”的模式變換到“書找人”,所謂書找人,其實就是館員主動去按照讀者的需求,找到他們需要的信息、書籍,由以前的被動式的方式,變為主動服務的方式,或者是由之前點對面的服務方式變為點對點的方式,這就需要館員,尤其是一線崗位的館員,要有良好的知識儲備和職業素養,英國圖書館學家沃德女士曾經說過:有知識的讀者希望與有知識的圖書館員交談。這不僅要求館員自身素質過硬,還要求圖書館能夠組織相應的培訓,培養一批如此的人才。其次要營造一種高尚、文明、高效、健康溫馨的借閱環境。就像之前所說,未來的圖書館就好像是咖啡廳,沒有良好的環境營造,讀者朋友們可能就不愿意到這里來。這就要求館員們尊重讀者,善于、主動和讀者交流,并傾聽解決讀者們的訴求。使讀者們高高興興而來,快快樂樂而去,營造出融洽的借閱環境。
二、學科館員
學科館員的概念提出的比較晚,發展的還不是很完善,目前很多圖書館的學科館員采用的是崗位式的服務,也就是將學科館員視為一個固定的崗位,由專人經過專業的培訓之后上崗,主要從事對口專業的用戶聯系和其他服務。此種模式下,學科館員作為一個崗位,不僅與其他崗位部門并行,還被賦予了深層次、高水平的期待,現在的學科館員很難達到很多讀者的預期,對讀者的研究領域甚至一竅不通,只是機械性的進行相關專業的資源建設,多而雜,體現不出精華部分,換句話說就是做了很多無用功。
數字化時代的學科館員,由原來的點對點,轉換為面對點的方式,也就是開創一個服務平臺,解放個體的學科館員。學科館員的角色由一個崗位的職責向各個業務部門共同協作轉變。不僅提高了學科館員的工作效率,還為他們提供了更多的從事專業規劃的機會。
三、移動服務
大數據和數字化要求傳統移動服務必須進行質的飛躍。首先是用戶群由以前較為單一向多元化轉變,用戶數量從之前的小范圍用戶向大規模的群體轉變,用戶設備也從單一的手機向智能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過渡。然后是服務模式的轉變,由以前比較傳統的普通借閱服務向多元化轉變:不僅支持傳統服務,還提供移動門戶、移動參考咨詢、移動媒體等服務;由之前分離的檢索方式,整合為一站式檢索;由之前的文字式服務轉變為可視化服務等。
面對如此多的需求,新時代的移動服務又有哪些創新呢?首先是智慧化的移動服務,適用于目前各種各樣的移動終端系統,ios和android等,移動門戶獨立存在,并做到內容豐富,實現服務與讀者之間的互動,即交互式體驗;然后是資源整合,將紙本信息、電子書資源、圖片資源、圖像資源整合在一起,實現一站式搜索,這些資源不是簡簡單單的整合在一起,而是相互聯系,相互整合,由原來的數據孤島,形成相互關聯的數據整體。最后是個性化的移動服務,比如移動OPAC、電子書閱讀器、視頻播放器等。
四、知識發現
知識發現,是近來非常熱門的一項技術,顯然知識發現已經成為今后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放眼現如今主流的幾大知識發現平臺,他們目前實現的階段,只是停留在資源整合,也就是一站式檢索的階段。根據“DIKW”金字塔體系,知識層位于信息層之上,而知識正是人通過形形色色的信息中提煉出來并消化吸收而得到的。所以與其說是“知識”發現,不如稱之為“信息”發現。
大數據時代的爆發預示著資源整合也要慢慢落伍,被時代淘汰,那么未來知識發現的發展趨勢又是什么呢?基于關聯數據相關理論和相關技術日趨完善,將關聯數據應用到知識發現中并不是紙上談兵。像之前提到的,資源整合只能提供給讀者信息的發現,而關聯數據可以實現知識的發現。首先建立融入資源關聯的知識發現系統環境,將數據發布為可用的關聯數據,與其他關聯數據和資源相關聯,然后通過關聯數據和資源發現新的知識和新的關聯。最后將這些數據和資源創造成具有關聯性的新知識。
數字化和大數據以及云計算不斷帶給人們驚喜,圖書館的發展方向也不是固定不變的,新的技術帶來新的革命,作為青年圖書館員,時刻關注圖書館界的發展,圖書館服務的前景空間很大,本文只是作者根據近年來的趨勢進行的粗淺研究,希望能夠和圖書館領域其他同事共同探討。
[參考文獻]
[1]程微. 網絡環境下圖書館流通服務的變革與發展[J]. 高校圖書館工作,2005(4):77-79.
[2]楊廣鋒,代根興. 學科館員服務的模式演進及發展方向[J]. 大學圖書館學爆,2010(1): 5-13.
[3]李楠,張學福. 基于關聯數據的知識發現應用體系研究[J]. 圖書情報工作, 2013(3): 127-133.
(作者單位:北京工商大學圖書館,北京 1000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