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楊青
摘 要:現階段行政事業單位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基于此種情況,筆者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強化方法進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探討,并提出了自己的幾點看法,希望能給相關工作人員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強化路徑
一、現階段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主要存在的問題
(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機制不夠健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機制不夠健全,主要體現在,很多會計出納的職責不明確,存在工作職責的交叉以及缺乏監督的情況,人員的崗位設置也不夠合理。很多單位都存在兼崗的現象,一些不相容職務沒有合理分離。
(二)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執行存在偏差。主要體現在:首先,預算單位在對專項資金進行使用的過程中,并沒有追求經濟效益的意識,普遍存在重視審核而輕視實效,重視撥款而輕視管理的現象,導致對項目資金的實際使用上缺乏有效的監管。其次,有的預算單位在進行項目支出的資金管理過程中,對項目支出和基本支出沒有劃分清楚,甚至沒有做到專款專用,經常出現用項目支出來對基本支出經費不足進行彌補的情況。最后,一些預算單位在對資金使用的過程中,存在嚴重的超支浪費現象,對支出控制不夠嚴格。
(三)行政事業單位并沒有對財務管理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行政事業單位對財務管理工作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主要體現在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理念非常落后,財務管理工作無法融合到主體業務的循環中去,使得財會部門一直充當的是經費支出的付款人的角色,而其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監督控制的作用沒有得到真正地發揮。
(四)資產管理工作開展不到位。現階段有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并沒有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來開展資產管理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對資產的利用效率以及撥款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其次,就是國有資產的管理脫節,職責劃分的不夠明確。行政職業的財務部門只是對入賬進行管理,卻對資產使用的情況不夠了解,然而資產使用部門只管使用,對財務賬上的資產狀況不夠明確,這樣就使得資產處于既管又不管的狀態,責任劃分得不夠清楚。
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強化路徑及其意義
(一)對國有資產的管理加以強化。 強化國有資產管理的途徑主要有:首先,嚴格財產清查制度。比如,各行政事業單位應對固定資產進行定期的盤點,要做到每年至少盤點以此,發現問題,要查明原因,并視具體情況進行處理,來保證國有資產的安全和完整。其次,要完善本單位的資產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的登記制度,比如對資產購置、保管、使用、轉讓、報廢等環節的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對擁有的資產做到及時入賬。再次, 建立固定資產的損壞賠償制度,主要體現在對國有資產造成損壞以及浪費的單位和個人要明確追究其責任,并監督其進行按額索賠。最后,對政府的采購以及國庫支付制度加以完善,這樣做的好處在于,加大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投入的監控力度,對資產處置行為加以規范。
(二)嚴格執行外部審計制度。嚴格執行外部審計制度主要體現在, 借助獨立的財務審計單位進行審計,這是保障財務管理工作順利運行的有效途徑。特別是在國家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的引資項目以及投資項目的問題上,各單位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通過項目領導小組負責制的實行,使整個項目的責任能夠明確劃分。此外,項目工程應全面實行運算管理的制度,各個項目預算由財務部門和相關的業務部門協商擬定同意后,在聘請有相應資質的中介機構進行審計,在其出具審計報告后方可施工。
(三)對財務控制制度加以完善。眾所周知,制度是約束行為的準繩,財務制度作為行政事業單位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行為規范和基本依據,只有對財務控制制度加以完善,才能促進財務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才能讓財務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首先,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要建立起完善的財務控制制度,具體為,支出和收入審批審核、崗位責任制度、業務流程、票據管理、會計核算、現金管理以及內部審計制度等等。制定一套規范化內部財務的管理辦法,只有這樣才能降低人力財力以及物力的耗費。其次,要嚴格按照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相關制度的要求,并要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納入本單位的綜合管理體系。(四)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
結束語:總而言之,做好財務管理工作對促進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高效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雖然,現階段行政事業單位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是,只要行政單位提高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視度,強化預算管理,完善財務制度,創新工作模式,轉變工作理念,就能促進財務管理工作的工作質量和效率的提升,為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健康穩固地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永軍.機關事業單位財務精細化管理[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1,(07).
[2] 惠紅.我國機關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模式的比較與選擇[J].中國商界(下半月),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