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清紅
摘要:在傳統初中英語教學中主要采用的是總結性評價,但在合作學習中總結性評價已經不能適應教學的要求,總結性評價不但會導致學生間的惡性競爭,還會破壞學生間應有的合作與交流關系,導致合作學習有形無實。同時合作學習中要求教學評價不僅要注重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更要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因為形成性評價更能體現學生合作學習的價值。為此,在合作學習中要構建與合作學習相適應的形成性評價體系,來指導學生的合作學習過程。
關鍵詞:初中英語 合作學習 形成性評價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3.046
一、初中英語合作學習中構建多元化的形成性評價主體
(一)教師的主導性評價
在合作學習中教師進行形成性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調控與學生行為的引導。教師要做到對學生學習過程評價的有效性,就要求教師要深入到學生的學習中去,從學生學習的興趣、態度、習慣、能力,以及合作活動中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等方面進行觀察,并作出恰當的評價,通過評價既要肯定學生學習中一些好的做法與行為,還要幫助學生改進學習中出現的問題,讓學生及時對自己學習行為與狀態作出調整,使學習的效率得到提高,效果得到優化,因此,教師的評價應該是一種以“導學”為目的的評價。
(二)小組成員為主體的評價
在合作學習中,合作小組的成員既是合作者,又是合作學習中的評價者與被評價者。形成性評價最大的特點就是要將評價貫穿于學習的全過程。在合作學習中,作為小組成員最能夠觀察到其他成員的學習情況與學習狀態,對其他成員的評價才能較為準確地反映出學生學習中所有情況。在合作學習中小組成員的評價范圍非常廣泛,可以是學習態度方面的,可以是學習行為方面的,還可以是參與合作深度方面的等,因此,小組成員應該是合作學習中評價的主體。
(三)學生自我反思性評價
在合作學習中,形成性評價還應該包括學生自己的評價。這種評價主要是一種自我反思性的評價。當然由于初中生的自我反思能力比較弱,這種反思性評價主要是對其他成員的學習情況的評價過程,通過與其他同學進行對比而進行的反思與評價。當一個學生觀察到另一個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時,他自己就會注意這方面的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合作學習中形成性評價既是一個學生學習狀態被調控的過程,又是一個學習狀態自我調控的過程。例如,當小組內成員聽到其他同學在讀單詞時,出現了問題,他自己在讀的時候一定會注意這個問題。隨著學生自我反思意識與能力的增強,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確定目標,進行自我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
二、初中英語合作學習中構建多樣化的形成性評價內容與形式
(一)根據不同課型確定不同側重點的評價內容
在進行形成性評價時,對于不同的課型,可以確定不同重點的評價形式。初中英語根據教學內容和任務,可以大致分為新授課、復習課、練習課三種課型。在新授課中,合作學習評價的重點應該是學生對單詞和語法的掌握情況,可以通過評價引導學生相互幫助小組成員高效地學會單詞,掌握語法,評價的主要內容是看課本閱讀、語法應用等方面為主。在復習課中,評價的重點是對知識的歸納與整理,以及綜合應用情況,可以通過評價引導學生,幫助小組成員注重對知識的靈活應用與遷移性練習。在練習課中,評價的重點是學生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通過評價引導學生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改變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的效率。
(二)合作學習中形成性評價的主要形式
1.行為對照表量化評價。行為對照表量化評價主要是根據課型和學生的發展情況,制定一些學生英語學習中對學生在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行為要求,并將其量化,由小組內專人負責進行評價記載,在每節課后簡單地反饋評價情況,督促小組成員按要求完成學習內容,提高學習效率,這種評價是以一個學生個體或整個合作小組為單位來進行。
2.優點積分開放式評價。由于行為對照表量化評價對于一些學習習慣差或學習困難的學生有一定的傷害,為彌補行為對照表量化評價的不足,還可以進行優點積分開放式評價。優點積分開放式評價是針對不同學生個體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優點或閃光點而進行評價的方式,在評價時對學生在學習中所表示的優點或閃光點隨時給予表揚式的評價,并將這些評價以積分的形式進行累加,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其自身的優勢得以發揮,特別是促進學困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3.學習檔案袋評價。學習檔案袋評價,主要是讓學生將其學習過程中能反映其學習過程與學習變化的一些典型資料,如書面作業、朗讀記錄、臨時性的任務成果(手抄報、活動設計等)、測驗記錄等,收集到一起,并在適當的時機在一定范圍進行展示,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到合作學習過程的一種評價方式。
三、初中英語合作學習中構建多元化評價內容體系
(一)形成性評價應涵蓋學生合作學習的全過程
雖然學生的合作學習主要發生在課堂教學中,但是學生的課前預習與課后的拓展學習仍對課堂內的合作學習產生影響。例如,在學習新課時,學生對新課中單詞的預習掌握情況,會影響小組合作學習的進度,一些課后的拓展性學習會影響學生在課堂的相互交流。因此,在合作學習中形成性評價應該要貫穿于合作學習的全過程。對課前預習可以評價學生預習中準備情況與自學情況,對課堂中的學習更是要從學生的合作意識、參與意識、學習狀態等多方面進行評價,對課后的學習重在評價學生對作業的完成情況,對拓展性學習內容的準備與參與情況等。
(二)形成性評價應涉及英語學習的主要領域
由于形成性評價具有導向作用,因此,在進行形成性評價時要涉及英語學習中的聽、說、讀、寫等諸方面,用形成性評價引導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到合作學習之中,既要高效地掌握了應該學會的知識,又要在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并在合作學習中形成自己的思維。
(三)形成性評價應引導學生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的達成與實現
新課程改革對教學提出了要落實“三維教學目標”的要求,在合作中學習形成性評價應該要促進課堂教學中“三維教學目標”的實現,也就是說形成性評價的內容既要引導學生有效落實“知識與技能目標”,又要引導學生以合作為主要形式開展探究學習,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有效落實“過程與方法目標”。還要通過形成性評價,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體驗情感,豐富自己的思想認識,有效落實“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所構建的合作學習中的形成性評價體系,有效地激活了英語課堂教學,讓學生在合作式的探究中獲得了成功的體驗,通過多種形式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學會了自我評價,促進了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參考文獻:
劉方俐.英語教學中形成性評價的思考與實踐[J]教學與管理,2009(7):94-95.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