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美芝
(新疆庫車縣第三中學小學部,新疆 庫車 842000)
興趣引路,快樂導航
——小學體育有效教學探索
韓美芝
(新疆庫車縣第三中學小學部,新疆 庫車 842000)
在推進學校體育課程改革、大力實施新課標的今天,我們偏遠省份小學體育教師一定要克服場地器材等不利因素,深入挖掘、充分利用、大力開發各類體育資源,立足課堂,精心設計組織教學,備好、上好每一堂體育課,實現體育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體育教學;興趣;效率
小學生活潑好動,體育課理應成為他們的最愛,但實際教學中發現情況并非如此,取而代之出現的是上體育課有的躲在教室做作業,有的在操場邊上戲耍玩笑,有的干脆開溜。究其原因,教學方法單一,枯燥,或者體育老師消極懈怠,“一個哨子兩個球,老師學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學成為罪魁禍首。要改變如此局面,必改革教學方法,使學生快樂學習。
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動機是追求蘊藏在體育運動中的無窮樂趣,教師的語言能否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能否使其產生躍躍欲試的沖動,緊緊抓住體育的“神韻”是尤為重要的。如:在教“立正”這個單調的動作時,在學生初步掌握動作要領后,如果反復進行口令或演練的話,學生對于乏味的指令容易產生疲勞和厭學情緒,會導致越練越不整齊,越學越出錯,從而達不到教學要求。于是,我將這一鞏固環節設計成一個“捉不會立正的人”的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認清動作的規范性,同時也不甘被捉住,于是便會認認真真地做“會立正的人”。教師再及時進行鼓勵和糾正,如:“某某的立正姿勢真好!”“瞧,某某多精神!”“小肚子再收一點兒就更好了!”“大家的姿勢真像解放軍叔叔那樣英武挺拔!”……這樣,學生在有趣的游戲練習中,積極主動,緊張而愉快,動作質量不斷改進、提高。
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沒有了快樂,學生如何會喜歡上你的體育課呢?就更談不上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了。他們需要新穎、獨特有活力的教學方式。如:在上“障礙接力賽跑”時,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意境:用廢棄的漁網、框架、棕墊等設置的“敵人封鎖線”,用玉米棒子作為接力棒,并加上播放錄有沖鋒號聲、炮彈聲和機槍聲交融在一起的音響。在這樣的意境中,同學們穿越障礙有一種身臨敵境的感覺,他們情緒高漲,動作認真,一旁觀看的同學也情緒激動,加油聲一浪高過一浪,直到下課,師生的余興仍然未消。
體育教學由于受體育場地和器材等因素的影響,老師需要在教學設計和教學效果上考慮的因素就會更多。多媒體的應用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學習的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情趣。體育教學大多數是在室外上,要靠學生的肢體運動來完成,所以老師在上課時比其它課難度較多。在傳統的體育課教學中,動作的重點、難點都是由教師反復示范,著重指出,如遇到復雜、迅速的動作,不利于學生觀察和仔細了解的動作細節,教師在一堂體育課中要重復多次,甚至還起不到好的效果。例如:我在教低年級廣播操教學中發現,低年級學生因為年齡較小注意力又容易分散,學習時教師的講解掌握的不是很好,對動作的了解大多依賴于老師的肢體示范和模仿,一旦動作迅速連貫,他們就不容易看清楚,分解教學又容易使學生產生錯誤認識,形成分解做動作的習慣,忽視了動作連貫的特點,學生又易厭倦學習,感到疲勞。應用多媒體教學進行授課就會避免上述問題的存在。在授課直接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看,學生便一目了然。學會了的同學可以進行練習,不會的同學再使用控制按鈕反復播放。動作的講解示范,這樣教學的重點難點的體現也十分明顯。用特定的聲音、圖標顯示,提醒學生注意,同時運用合理的教法演示,形象地解決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直觀、主動、立體、全面的掌握技術動作。多媒體教學在體育課中的適時應用,不僅使學生學到了知識,加深了對所學動作的理解、記憶和掌握,而且培養了他們主動思維、觀察學習的能力,提高了體育課的教學效率。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提出了新的教學目標;一切活動皆從學生出發,一切教學活動都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進行自主設計、自我調控、自我檢測以及自我評價。在活動中培養健康的情趣;在學習活動中學習鍛煉,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培養獨立思考能力;鍛煉堅強的意志,在合作中提高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促進學生個人性格和氣質的發展。例如在一節以跳短繩為主要內容的體育課上,筆者根據教材的教學特點,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等,對學生進行分組教學,讓他們自主去練習;學生們通過協同、促進自發、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參與、合作、創造、競爭、心理、個性等體育綜合素質。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以學生活動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身心都能得到快樂、健康發展。教會學生學習,是現在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學生終生發展之需。在教學練習中增大難度、強度,使他們的意志品質在運動中得到磨煉,增強體質,養成良好的習慣,學會自我保護。通過做游戲、創設情境、競賽等方式培養學生對活動的持久興趣。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讓學生設計準備活動內容,編排健身操等方式。都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想象力。如長跑教學時,除了教會學生跑的技術要領,還要教給學生如何控制 速度,如何緩解跑步過程中身體的不適反應等,使學生不僅鍛煉身體,還學體育知識。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對于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由于學生之間各方面都存在差異,如果使學生都得到發展,教師就要實施差異性教學,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要求,使他們都有所提高。
為了促進體育教學的發展,改變體育教學因設施不足而導致的單調、學生不感興趣的狀況,體育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態度和體育課程的開發能力,精心設計體育教學的教學策略和組織形式,以重組課程的傳遞方式,使之適應體育教學的更新和時代變化。
[1]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優化體育課教學[OL].2011
[2]王欣.淺談現代教學手段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N].成都電子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
[3]賀麗瓊.多媒體教學體育課堂的點金石[C].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2010
A
1671-864X(2015)12-00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