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啟紅
(新疆庫車縣第七小學,新疆 庫車 842000)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培養探究
趙啟紅
(新疆庫車縣第七小學,新疆 庫車 842000)
古人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學主要指的是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從小學生的內心情感出發,在實際教學中以積極的情感去熏陶、感染并激勵小學生,讓他們都能在課堂上收獲積極的情感體驗,并且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
語文教學:情感教育
在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學可以說是一種愉悅人的審美活動。特級教師李吉林曾經說過:“情感是小學語文的靈魂,兒童學習語文必須伴隨情感。”基于此,筆者結合教學實踐,以情感教學為出發點,對情感教學展開如下幾點分析。
“情生于境,境能移情。”結合教學內容,創設情境,有助于讓學生走進文本,有助于讓學生對文本展開對話交流,便于將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出來。因此,在實際教學時,教師要主動把學生帶入文本,將文本所描繪出來的意境營造出來,讓學生去感受作品的內在情感,進而在與文本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進而達到心與心的溝通,情與情的交流,與文本產生心靈上的對話。
例如,在講解《我家的親屬》這一篇文章時,上課伊始,播放歌曲《讓愛駐我家》,先把學生帶入到家的溫馨氛圍之中,讓學生去感受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氛圍,感受家人那份濃濃的深情。借助音樂歌曲創設情境,加上教師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描述,很好地渲染了課堂的教學氣氛,而且還把學生帶入到課文的情境之中,喚起了學生對家人的愛戴之情。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出現了“中學化”的教學現象,“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被廣泛采用,導致課堂教學內容單調,教學模式單一。長期下去,小學生必定會對課堂產生恐懼與厭煩之情,因此,在語文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借助情感教學方法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學習《我愛故鄉的楊梅》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在授課之前穿插一些關于家鄉的其他內容,不斷豐富課堂教學,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對故鄉的喜愛之情,這樣也利于學生與教師、課文之間產生良好的互動,為更深層次地去體會作者所描述的情感,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提高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情感教育在實際教學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朗讀是抒發情感的一種有效教學手段,需要師生在使用朗讀教學時把握語調、節奏,以聲傳情。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吟詠的時候,對研討所恃,不僅理智地了解,還需要親切地體會,在不知不覺中,內容與理性則會成為讀者的東西,這是一種可貴的境界。”例如,在學習《桂林山水》這篇以寫景狀物為主的佳作時,在指導朗讀時,可以引導學生抓住漓江水的靜、清、綠等的特點,讓他們有感情地反復朗讀,在朗讀中去理解、去體味,去欣賞文章中的情感美。文章中的“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這個排比句節奏明快,將漓江水的獨特之處描寫得淋漓盡致。指導學生反復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在朗讀中真切地去體會“景美”、“情直”,在朗讀中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將學生對桂林山水的贊美與熱愛之情抒發出來,久之,學生在品讀的時候也就能讀出其中的韻味之美了。
文字是一道橋梁,是引導讀者從表面去了解作者內心世界的有效通道。其中,作者的情感深深地滲透在文章中每一個句子當中。語文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利用課文傳達出來的意思,加之合理的想象,讓學生去體會。例如,在學習抒情散文《海濱仲夏夜》一文時,文章中,作者對大海的描寫主要是為了表現出大海的美麗,人們的生活,將當代人們內心的呼喊聲與時代的進步展示出來。“涌起波浪”“霍霍”“閃爍”等這些詞語也都生動地在我們眼前展現出一幅波瀾壯闊的大海景象。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展開對這些詞的想象,在想象中去感受大海的那種波浪翻滾的氣勢,由淺入深,將學生對文章的探索欲望激發起來。
在閱讀教學時,既要讓學生把握和體驗文本中傳達的情感,同時也要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將文本中的情感內容挖掘出來,以此來增加情感的深刻性與豐富性,促使學生被激發出來的情感向著高層次升華,在潛移默化中不斷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讓高尚的情操、理想的追求與生命同行。例如,在探究《唯一的聽眾》這一課時,在學習這篇文章的同時,也要讓學生明白做人應該像教授那樣,做一名品德高尚之人,要鼓勵、愛護年輕人。在教學《最后一頭戰象》這一課時,要鼓勵學生充分發揮合理想象,以《嘎羧在戰場浴血搏殺》為題續寫一個小故事,將課堂上所獲得的情感體驗全部升華,將課內與課外有機結合在一起,將語文教學與自然生活緊密相連,充分體現出“大語文”的教學觀。只有這樣,教學情感的體現才能收到意想之外的教學效果,才能將語文教學獨特的藝術魅力充分展現出來。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情感教學是適應現代素質教育的必然趨勢,也是豐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資源的有效途徑之一。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有利于從小培養小學生的思想情感、端正學生學習態度,既豐富了小學生的情感世界,又能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所以,語文教師在教學時,要從思想上重視情感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多創造一些好的教學情境,加強與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將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意識激發出來,采取朗讀等多種方法切實提高情感教學效果,以此來促進小學生個性化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1]史靜霞.芻議小學語文情感教學的滲透[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37).
[2]高麗君.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語文學習周刊,2010(06).
[3]查賀琴.發揮語文教學優勢,對學生進行積極情感教育[J].新課程學習(上).2011(05)
[4]張彬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途徑[J].德陽教育學院學報,2010,(1).
[5]高啟山.解讀“注重情感體驗”[J].石家莊: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2012(03).
G623.2
A
1671-864X(2015)12-00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