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軍
(新疆庫車縣林基路小學漢語學校,新疆 庫車 842000)
如何有效地開展小學生的語文課外拓展閱讀
任小軍
(新疆庫車縣林基路小學漢語學校,新疆 庫車 842000)
要真正開展學生的課外拓展閱讀,要求我們教師真正轉變教育教學觀念,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放開手腳讓學生投身到課外閱讀的海洋中。另外,還要營造閱讀氛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加強學習指導,提高閱讀效率。
小學生;課外閱讀
當今的語文課程改革有一個重要導向——十分重視課外閱讀。《課程標準》指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要“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要“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小學語文課外拓展閱讀對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起著積極作用,那么,針對小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應如何有效地開展小學生的語文課外拓展閱讀呢?
葉圣陶先生說:“語言文字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必將漸能駕馭文字。”大量的、高品位的閱讀是培養良好語感的不二法門,這是語文界專家學者教師們的共識,也是被無數事實證明的真理。但是從教師的觀念來看,目前相當多的小學教師仍然把“閱讀”等同于語文課內課文的閱讀和講解,把語文學習的目的理解為提高語文考試的分數,甚至以為只要學生學好了課文,就能學好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對教材的過分關注限制了學生語文學習的視野,使語文教學陷入畫地為牢的困境:死摳教材,了無情趣,教師越教越窄,學生越學越死。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就精辟地指出:“如果學生什么書都不閱讀,那他就連教科書也讀不好。”因此,要真正開展學生的課外拓展閱讀,首先要求我們教師真正轉變教育教學觀念,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放開手腳讓學生投身到課外閱讀的海洋中。
興趣是學習的先導。只要找到了可以激發出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會對閱讀有了更為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閱讀產生主動需要。因此,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途徑,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嘗試通過以下途徑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一)懸念調動法。在讀書時,留下懸念給學生。聽教師讀了精彩的文章,卻缺少結尾,懸而未決的情節催促學生自己急切地去尋找問題的答案,慢慢他會掙脫教師的扶持,自己自由地暢游于書海,尋求他的精神家園。
(二)故事梗概法。教師先把故事的大意講給學生聽,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例如引導學生閱讀笛福著的《魯濱遜漂流記》。事先,教師將故事的大致內容簡單地向孩子介紹,孩子聽了有趣,就會自己去閱讀此書了。
(三)輔助法。社會上流行的電視劇往往會對學生的閱讀造成相當大的影響,教師如能抓住機會,因勢利導,趁機向孩子介紹相應的讀物,學生閱讀的興趣會比較大。例如中央電視臺播出《水滸傳》后,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的反響,對孩子們也產生了較大的沖擊,他們常常討論劇情的發展。針對這種現象,教師和孩子一起讀《水滸傳》。談談一百零八將,孩子們邊讀邊思,邊讀邊議,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選擇適宜的閱讀條件。閱讀環境要安靜:閱讀時應盡力避免干擾,做到安靜,空氣清新,光線適度;作息要定時:作息不定時是分散注意的主要因素,學習時應該專心致志,游戲時應盡情的玩,養成按時作息的習慣,有利于專心閱讀習慣的養成;學習地點要固定:學習場所單純固定,可以控制心理傾向;養成默讀的習慣:默讀能提高閱讀速度,而出聲閱讀不僅速度慢,還會出現口到眼到心不到的現象。
(一)做到讀書動筆。徐特立先生說:不動筆墨不讀書。閱讀時邊思考邊動筆,可以抓住重點,深入理解;做摘錄,記筆記可以及時記下心得體會,對積累資料和活躍思想十分有利。當然,動筆的方法習慣因人而異,教師應該就如何記筆記用筆記對小學生進行定期個別指導。家長和老師還要善于指導孩子養成閱讀后做小練筆,寫讀書筆記的習慣。孩子練筆、寫讀后感的形式很多,可以摘抄文中的精彩語句,可以寫出自己對文章的評價,能長則長,不長也不要勉強,一句話、兩句話都可以。
(二)引導學生邊讀書邊思考。閱讀是一項復雜的心智活動過程。從本質上講,閱讀過程就是思維過程。在閱讀教學中,必須培養學生閱讀思考的習慣,糾正那種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的不良習慣,指導學生讀書時常問為什么和為什么不的習慣。針對文章的內容和寫法,問自己為什么,可以由表及里,深入思索。問自己為什么不,可以培養逆向思維,克服思維定勢的影響,培養創造性思維。
(三)要求學生帶工具書閱讀。閱讀時碰上生字或不理解字詞意思的時候,手頭有本工具書該會是多么恰意啊!因此,語文教師要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著重培養小學生帶工具書閱讀的習慣。小學生學完漢語拼音后,能夠而且有時需要利用工具書進行閱讀,語文教師適當的加以指導,并且身體力行,上課時帶上工具書,多創造機會強調帶工具書閱讀的好處,使小學生謹記在心。
(四)讓學生有目的地進行閱讀。有目的地閱讀能提高閱讀的效率。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如何進行有目的地閱讀,如,為積累知識為目的,可以精讀;為欣賞為目的,可以朗讀;為了消遣,可以速讀,瀏覽;為搜集資料,可以跳讀等。一本好書,會帶領學生遨游瑰麗多姿的知識海洋;一本好書,會引導學生探索古今中外的無數奧秘;一本好書,會幫助學生明辨是非、分清美丑。給學生圖書、給學生時間、給學生方法,讓學生與好書交上朋友。
總之,在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從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出發,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有的放矢地進行課外閱讀,由小積大,最終使小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孩子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便會輕松面對語文學習,助益頗大。
[1]顧廣玉.如何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OL].2012.
[2]歐金才.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J].青春歲月,2013-11-08.
[3]高祥虎.如何有效拓展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J].考試周刊,2008-12-23.
[4]傅燕芳.暢談兒童閱讀——有感于世界讀書日[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2-12-15
[5]叢曉妍(導師:馬守君).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感培養初探[D].陜西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1-05-01.
[6]敏捷小壯壯.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OL].2012。
G623.23
A
1671-864X(2015)12-00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