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逵順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高嶺鄉楊家村小學,河北 保定 072450)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及應對策略探究
韓逵順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高嶺鄉楊家村小學,河北 保定 072450)
在語文教學中,口語教學是和閱讀教學、作文教學和寫字教學共同組成了語文教學體系。而口語教學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一直處于被忽視的位置,口語教學缺乏科學合理的系統教學理論。本文就針對其中的一些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建設性的意見建議。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應對策略探究
學生學習只是手段,而最終的目的還是應用與社會的實踐中去。而口語教學就是應用于實踐的基礎。知識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小學是口語教學的基礎階段,教師要能夠抓住機會對小學學生給予更好的口語教學教育,提升他們未來的社會交往能力。口語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要達到靈活運用的程度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當然,教師在這其中起到很大引導作用。
(一)口語交際訓練缺失。盡管一些教師認識到了口語交際的重要性,但是,在很多的考試中口語交際是不算入應試成績的。于是,一些教師并沒有開展必要的口語交際訓練。而且,很多的教師對口語交際的訓練技巧和規律并不十分的清楚。然而,“新課改”強調語文口語的教學活動是師生之間互動交流的過程,一個平等的學習交流關系。語文教師的課程安排必須是建立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之上的,結合口語的教學要求而實施的。“新課改”要求語文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幫助他們建立學習交流小組,并能夠和學生定期的溝通想法和學習心得。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其中的合作者、引導者和組織者。大家是一個平等的教與學的關系。然而,很多語文教師在口語教學中并沒有認識這些,口語訓練不足的狀況普遍存在。
(二)學生的參與意識差。在語文口語課堂的教學中,學生總是太過“靦腆”,或者干脆不愿意參與,不愿意表達。這樣的課堂就是一灘死水,不是充滿積極性的課堂。很多的教學在口語課堂之前都是按照既定的大綱講課,在口語課堂上不是很適應。因為口語課堂的狀況是瞬息萬變的,是學生參與進來的課程,是大家共同創造的一堂課程。而教師仍舊按照教學方案講課,就會出現死板、僵硬,不能適應課堂的需求,同時,也是扼殺了學生自主發揮的欲望。
(三)口語交際教學流于形式。在語文課堂上,口語教學存在流于形式的現狀,教師往往是自說自話,學生很少的參與。或者是一些成績較好的學生參與進來和老師“唱和”,然而更多的學生處于教學的邊緣,口語教學得不到鍛煉。一些語文教師教學方式得不到創新,教學模式仍就是停留在較為低級的階段,根本不顧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體驗。教師缺乏理論性指導,語文口語教學模式呆板、僵化,不能有效的吸引學生。教師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因材施教,只是對以往的固定教法復制到自己的教學課堂中來。在實際的教學環境中,每一個班級的學生特征都是不一樣的。因此,語文教師要能夠更加自己班級學生的特點,創造屬于自己的教法,引領學生。
(四)口語教學效率不高。語文課堂上的口語教學效率不高,學生的作業很多,增加了學生的負擔。而教師由于課堂上沒有講好,或者是不會講,導致學生心理負擔加重。繁重的作業任務嚴重了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同時也給教師本人帶來了巨大的批改作業的任務量。這些得不償失的教法,導致我國的語文口語教學課程必須改革。
(一)創設口語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在口語教學中,老師可以開展一系列的競答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說:《草原》這一節,教師就可以這樣提問:“大家到過草原嗎?為什么老舍先生在文章開頭說‘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別處的天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清鮮,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這說明老舍先生喜不喜歡草原啊?”這樣一來,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更好的思考和融入到學習的氛圍中來。從而達到了教學效果,實現了教學目的。
(二)提高師生的互動能力,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在語文的口語教學中,不論再多的口語訓練,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學生更好的掌握口語的交際能力,完成教育課程,達到教育的目的。在口語教學之前,教師要了解課程的內容,熟悉教學大綱,做好教案。有計劃、有目的、有節奏的安排好教學內容。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增強學生的主體感,這樣可以活躍課堂的氣氛。教師為了達到教學目的,使學生掌握教學內容,可以使用多種教學方法,并把它們有機的融合一起,更好地使學生掌握口語教學的文化知識。
(三)平等對待學生,促進口語教學的因材施教。在小學的口語教學中,由于學生心智發展的特殊性,教師要格外的關注學生的口語教學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的愿望。有的學生不愿意參與進口語教學中,認為是受到了歧視或者不公正的待遇。教師要尊重學生們的意見,處理好口語教學和學生的關系,做到合理有序的開展教學活動。好的口語教學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激勵起學生掌握知識的愿望。小學學校的教師要能夠了解學生、關愛學生,為學生未來的口語水平打下基礎,從而實現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學有所獲、學有所長。
小學的口語教學中,教師要能夠理解學生,基于他們更多的話語表達權,并實施科學的口語教學。教師要發揮自己的指導地位,幫助學生,把積極的方法教育給學生。師生之間都要善于表達,敢于表達。比如,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名言警句供學生們背誦,提高他們的思想水平和覺悟。在口語課堂上,教師可以要求大家查找資料把名人名言的故事和蘊含的意義告訴每一位同學,這樣,受到情緒的感染,養成習慣。學生們之間就會形成一種常規的口語交際習慣。口語教學是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好書不厭百回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口語教學中,學生只有讀夠了一定的遍數才能夠了解語文口語教學的內涵。“讀”不是目的,“讀”只是手段。學生要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去練習口語,做到熟練交流。在一定的時間限度內,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口語水平和能力進行抽查。班級之間形成一種口語學習的氛圍,也為學生的語文水平和將來的口語交際打下了基礎。
參考資料:
[1]王瓊武.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及應對策略探究[J]. 語文建設,2013.
[2]毛曉瑜.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7.
[3]邱娟飛.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
G623.2
A
1671-864X(2015)12-00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