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春英
(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教育局招生辦公室,河北 秦皇島 066000)
新課改下地理教學方式淺議
程春英
(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教育局招生辦公室,河北 秦皇島 066000)
地理課程課堂教學最適合利用對比的手段就彼此相似、相對應的地理內容實施類比對照,透徹了解各類事物事物之間的廣泛性及特殊性的具體情況。故事教學,不僅僅能樹立教師的威望,還能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這種方法既使課堂教學生動、風趣,又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初中地理;教學方法;有效性;實施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行與發展,教學的有效性越來越被教師所重視,課堂有效性的提高已成為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就一定要創新、總結一定的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在新舊觀念發生碰撞下,很多師生都對新課改感到不適應。現在最突出的是新課改中的課堂教學方式。新課改中要求教師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敢于探索,培育學生發現問題、怎樣及時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改變讓學生死記硬背的策略,要培育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進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識。
地理課程課堂教學最適合利用對比的手段就彼此相似、相對應的地理內容實施類比對照,透徹了解各類事物事物之間的廣泛性及特殊性的具體情況。當學習地理課程知識時,時常需要采取此種手段,依托比較對照過程將同學們所學的知識點變得越發透徹清晰。于“地球的物理運動”這一課程當中,采取此種手段可達到極為高效的成果。
因為初中階段同學們大腦中的立體感感不強,此類手段能直觀地表現學生們所處地域和整體地球之間的位置關系還有地球于宇宙中總體太陽系里的空間部位可給同學們認知課程知識點發揮舉足輕重的效果。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能夠采取從遠處到近處或從近處到遠處下載所應用的軟件,實際過程見下面:1.打開網址∶http∶//earth.google.com/;2.點擊∶Get Google Earth (Free Version);3.點擊∶I’mgoodDownloadgoogleearth.exe;4.下載完畢,安裝即可;5.鍵入小地球后,你即能夠觀察到所有你欲觀察的區域范圍了。
實施模擬教學手段系一類由國際上導進的優質的教學手段,其擁有機動性、改革性、操作性等優點相,對于構建同學們的創新素質極操作素質均具備相當程度的推動功能。老師應依照課程教材教學知識點實施對應地挑選意境仿效的實例或者編制相應的的情境及環節,安排學生模擬充當此情境里的相關成員,賦予其一定的信息內容,同學們依照自身所熟知的學問,展示和發揮此成員的舉止功能。于整個事物變化進程中,教師只老師要扮演領路者和協調者的人物。
(一)學生模擬。1.自己制做模擬學習工具。把乒乓球和別的材料構成的球體模擬改制成小型地球儀,并模仿地球本身的自轉,過程,依托資質模型仿效形體運動過程的手段。特別重視親自操作試驗、考量、邏輯歸納,進而掌握地球本體的運動過程和軌跡。2.角色模擬。邀請某名學生來講臺前參照地球自轉;請兩位同學到講臺前模仿地球的公轉;請兩位同學到講臺前模仿地球自轉的同時還公轉(其它同學注意繞轉中心及方向等相關內容),通過這種模擬實踐活躍氣氛,調動學生對地理的興趣,寓學于樂。
(二)教師模擬。傳統的課堂教學過于強調了教師的傳授作用,教學以課堂、教師、教材為中心,學生只是知識的“容器”、“倉庫”。學生的學習沒有主動性可言,也就談不上處于主體地位。新課程改革強調轉變教師的角色,突出學生這一主體。不過,教學作為一個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交互作用的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合作進行的。任何一個教學目標的實現都既離不開學生,又離不開教師,師生雙方都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兩者缺一不可。
(三)課件模擬。課件是服務于教學的,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課件對教學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化抽象為具體,化平面為立體,讓教學生動起來。課件的制作體現了教師的素質,體現了信息時代教師適應社會變化,運用網絡技術,進行課堂教學的才能。教師掌握必要的信息技術,運用合適的課件讓課堂教學更有效。在地球的運動中,用課件模擬的方式呈現,大大提高教學的靈活性和有效性。
把故事融入教學,學生樂于接受,容易理解,印象深刻,克服了傳統的說教、灌輸教學方式所引起的學生的抵觸情緒,使知識技能、情感教育不留痕跡。故事教學,不僅僅能樹立教師的威望,還能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這種方法既使課堂教學生動、風趣,又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這正是∶故事教學深入淺出,情感滲透潤物無聲,思想教育水到渠成。如在“地球運動”中有這樣一則小故事∶一位宇航員驕傲地對他爸爸說∶“爸爸,我已經繞地球轉20圈了。”他爸爸笑著回答∶“我比你更了不起,已經繞太陽50圈了,還準備在轉二三十圈呢!”你能不能判斷爸爸的年齡?或者“一對雙胞胎姐妹,先出生的反而叫后出生的為姐姐,”你能不能給與解釋呢?類似的故事激發了學生探索的激情,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所以地圖教學是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也就是說地圖是其他任何工具無法取代的。圖解法就是將沒有地圖或有地圖需要轉換的內容,通過描繪略圖或變圖進行知識信息和抽象思維的有機結合。當前初中生的地理學習還是停留在簡單的、機械的記憶水平上,實際上由于初中地理學科內容的基礎性特點,學生無須死記硬背地理知識,完全可以借助地圖來掌握有關知識,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學習,也可以借助地圖來學習、掌握,地圖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在講解地球運動、地圖知識、地理位置和行政區劃等內容是,運用圖解法可以將提供新材料、新情境的文字式內容進行遷移突破,就可以形象直觀、化難為易,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實現地理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必須打破傳統的“填鴨式”“滿堂灌”,改變地理學習方式,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聯系實際安排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經歷與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他們學習地理的能力,力爭學到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識。
[1]賈玉靜.淺談初中地理教學方法[J]. 中國校外教育. 2010(03)
[2]魏云燕.淺議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 中國校外教育. 2010(S2)
G633.55
A
1671-864X(2015)12-01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