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波
(蚌埠職教中心(蚌埠技師學院),安徽 蚌埠 233000)
淺談中職數學教學生活化
王慶波
(蚌埠職教中心(蚌埠技師學院),安徽 蚌埠 233000)
中職學生往往“望數興嘆”,認為課堂教學越來越游離于他們的生活之外,從而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為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作者提出使數學教學生活化,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動機,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中職數學;課堂;生活化
數學已經遍布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并在社會生活中廣泛應用。它已經成為解決許多重大問題的關鍵性的思想方法和技術。然而,我們的中職生卻對生活中的數學熟視無睹,對數學缺少興趣,甚至討厭數學。使得中職數學教學成為中職教學中的一塊硬骨頭。這就需要我們中職數學教師努力探索,研究一套合適的教學模式,因而我們提出數學生活化原則,應用于中職數學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數學教學生活化是數學自身發展的要求。
數學源于生活, 又用于生活。從原始人根據采集與狩獵的需要,產生了結繩計數開始,生活中便處處是數學,近年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各行各業都用到數學,數學成為大家必需的文化素養。學會用數學去思維、去解決問題是生活的重要部分。這要求我們必須開放課堂,把社會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數學大課堂,以便以幫助我們的同學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和實用性,以激起他們學習的欲望和進步的動力。
2.教學理論的發展促進了數學教學的生活化。
羅杰斯(C.R.Rogers)等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從他們的自然人性論、自我實現論出發,在教育實際中倡導以學生經驗為中心的“有意義的自由學習” 。還有,霍華德?加德納教授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論”也認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人才具有多元性。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地構建內部心理表征的過程,是通過個體已有的認知結構對新信息進行加工來實現的。也就是說,在教學活動中,每一個學習者都是以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參與、接受、理解知識。這也給數學生活化提供了理論支持,也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真諦。
1.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增強回歸生活的意識。
教師和學生均須改變觀念,認識到數學是從生活中走來的,只有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問題才能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生活中處處需要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這些,明白數學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增強學生的意識。
2.教學目標設計應著眼于現實生活。
教學目標的設定不應該拘泥與課本,而是應著眼于現實,最好是能夠跟學生的專業相關,比如西點專業和數控及汽修專業用到的數學基礎知識。以期教學主體們可以具體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和解決問題的實用性,體會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快樂。
3.結合生活合理處理教材。
教師不必嚴格按照教材的流程和內容按部就班的完成教學任務,而是應該創新內容,合理刪減或增加教學內容。尤其是有些特殊章節和特殊專業的教學上,更應該考慮學生的興趣和能力及實用角度考慮。
4.變革學生課堂角色,提升學生社會主體意識。
學生永遠是教學的主體,也是課堂活動的參與者和問題的解決者,只有充分給與他們發揮的空間和合作的機會,才能更好地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也才能更好地理解,變被動為主動的學習。
1.導入形式的生活化。
教師在導入環節的生活化導入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也能激發學習興趣。比如在講解直角三角形的時候,就用同學們熟悉的教室四角或者課本的書角來直觀理解。有利于克服同學們對數學的恐懼心理,激發同學們的熱情。
2.例題、習題的生活化。
所謂的例題、習題生活化就是要教師在講解知識時引用的習題和例題可以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比如在講對數時,先出題目“假如蚌埠市有 800 萬人口。現在我們班同學國賽一等獎的好消息,在我們市傳播。若每隔一小時,每個知道此消息的人都傳播給另外兩人。問一晝夜間這個消息能傳遍全城每位居民嗎?”這就非常吸引學生的興趣。也為寓教于樂的實現做出了好的基礎。
3.課外學習的生活化。
現代中職數學教育教學可以引入了閱讀欣賞材料,諸如光周期現象、個人所得稅計算等相關的生活實際類問題,這樣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獲得知識,有效地拓展學生的視野,有利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在數學中體會生活。比如要求學生自行計算自己父母的個人所得稅之類的活動。
雖然中職數學生活化可以提高學生興趣和教學效果,但是在教學實施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不要用“生活味”代替“數學味”,“生活味”只是中職數學的調味品,不能代替“數學味”,只能輔助提高完美“數學味”;
第二,教學設計要注重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是一切數學改革成功的根本條件。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應該重視學生的主體性,重視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反對形式化。
[1]賴禮源.中職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8).
[2]林燕娟.“生活化”數學教學的嘗試[J].江蘇教育,2004(1)
[3]孫紅艷.改革中職數學方法,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科技創新導報,2011(2).
[4]趙輝 王莉.從生活走向數學,從數學走向社會[J].安徽教育,2002(9)
[5]左會林.數學實踐活動在數學教 學中的作用[J].數學大世界:教師適用,2011(5).
G718.2
A
1671-864X(2015)12-01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