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菊紅
【摘 要】由于條件限制,農村語文綜合性學習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著種種誤區,如:功利性色彩濃重,隨意性強;重課堂“效果”,輕課前準備,對學習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夠;盲目組合,缺乏語文味。面對這些誤區,筆者想到了一些對策。
【關鍵詞】農村;綜合性學習;誤區;對策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生活實踐的緊密結合。”由于條件限制,農村語文綜合性學習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著種種誤區,農村語文綜合性學習,路在何方?走過還是路過,是表面的熱熱鬧鬧,還是回歸語文教育的本真,這確實是值得我們每個農村語文教師深思的問題。
誤區一:功利性色彩濃重,隨意性強。語文綜合性學習應該回歸本真,為學生構建美好的精神家園,可一些農村語文教師為了職稱晉升、課題申報、公開課展示,大打特打語文課程改革旗號,總喜歡給自己的語文教學打上綜合性學習的標簽,部分教師認為綜合性學習是語文教學的“附屬”、“添頭”和“裝飾”,殊不知,在這樣的心態下進行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是變味的、膚淺的、空洞的、功利性的。有的老師隨意性強,選題不切合學生的實際,學生無從下手,只好到處抄抄摘摘,毫無感性經驗而言,更談不上能力培養。有的老師就越俎代庖,讓學生喪失體驗實踐的機會,學生對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興趣蕩然無存。甚至有的老師為了所謂的提高教學效率,簡化綜合性學習的流程,閉門造車,只求能應付表面的檢查,實質上忽略了活動過程的意義。
誤區二:重課堂“效果”,輕課前準備,對學習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夠。很多時候,教師對綜合性活動的關注度主要集中在課堂,而對活動前的準備、資料收集與探究階段重視得不夠。每次定了一個主題,師生表面上忙忙碌碌,轟轟烈烈地去圖書館、閱覽室找資料,回來把這些資料一剪一貼,就算了事。實際上綜合性學習功夫在課外,出彩在課內。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整個活動過程,當出現困難時,教師要主動找小組同學商量并調整學習計劃,關注并盡可能地參加具體的實踐,讓每個人都有事可干,有事能干,在整個過程中,使每個人都得到學習提高的機會。農村學校開展綜合性學習確實有一些難度,比如“探索納米技術”、“走進磁懸浮列車”等很多主題都有利用網絡技術查閱資料的要求,但不少農村地區的學生沒有相應的學習條件,很多農村教師存在畏難情緒,感到無法開展。
誤區三:盲目組合,缺乏語文味。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不可忽略語文在活動中的主導地位。有的農村語文老師盲目的引進不少其他學科的教學活動,把綜合性學習組織為“數學活動”、“音樂活動”、“生物活動”等,違背了語文教育的主旨,把語文綜合性學習變成了“四不像”,語文味蕩然無存,更談不上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語文綜合性學習首先應該姓“語”,在實現語文學習目標的同時,提高對自然、社會現象與問題的認識,增強在與自然、社會和他人互動中的應對能力。
對策一:樹立“人本”意識,關注學生的精神成長和內心的需求。不要以教師的活動代替學生的活動,不要以教師的感受代替學生的感受。關注學生的心理發展,注重學生的感受,讓學生愛學、樂學,為學生創建一個和諧寬松的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氛圍,理解和鼓勵學生的表現意識、期望意識、成功意識,要經常讓學生擔當角色,參與表演,在活動中學習,在學習中活動,在實踐中思考。我們在語文綜合性活動中一般應采取的是小組合作的形式,事先綜合考慮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然后讓每小組盡量由不同個性和不同層次的同學組成,以便在開展活動時發揮各自的特長。同時,每一小組,明確分工,確立責任人,保證活動的全員參與。綜合性學習既要符合語文教育的傳統,又要具有現代社會的學習特征,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要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
對策二:針對語文綜合性學習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夠的情況,我認為,農村學校與城市學校各有各的優勢,特別是對大自然的感受上,農村孩子更有優勢。例如蘇教版七下《荷》專題,農村孩子更有話可講,門前的池塘、村后的小河,都可以欣賞到荷葉、荷花和蓮蓬組成的“彩蓮圖”,特別是在“思索質疑”、“討論交流”環節農村孩子接觸到的語言材料和生活材料更豐富、更直接。“語文課程是學生學習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鞭r村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認真分析發現本地和本校的特點,充分利用已有的資源,積極開發潛在的資源,特別是人的資源因素和在綜合性學習實施過程中生成的資源因素。
對策三:拓展學生學習和創造的空間,支持和豐富語文綜合性學習。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不應該局限于教材提供的幾次活動,而要樹立大語文觀念,關注身邊的課程資源,找準契合點,動態、適時地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例如,在執教蘇教版九上“氣象物候”實踐活動時,我結合江蘇泰州農村當地的課程資源,設計了這樣一道實踐題:人民網旅游頻道曾開展“中國最美油菜花?!痹u選活動,江蘇興化、云南羅平、青海門源排在前六位。興化賞花期為4月2日至4月25日,云南羅平賞花期在2月至3月,平均海拔2866米的青海門源賞花期則在7月。結合所學地理知識,探究云南羅平賞花期比興化早,而青海門源賞花期比興化晚幾個月的主要原因。這道題鄉土氣息濃重,學生興趣盎然。課余時間,他們徜徉于本地油菜花海,感受大自然醉人的風光,同時結合所學的地理知識,很快得出了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緯度因素和高下差異。另外,隨著教育現代化進程的加快,電腦和網絡逐漸走進農村校園,這為我們拓展綜合性學習和創造的空間提供了契機,農村語文教師要有超前意識,積極構建網絡環境下的學習平臺,實現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最優化。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白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