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明
【摘 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課堂診斷是近年來得到廣泛關注的一項重要研究課題。所謂教學診斷,是指教師為了提升自身教育教學工作能力水平,邀請具有較高水平的同志深入自己的教學工作,進行點評幫助改進,體現教研教改活動對教學的促進功能。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診斷;分析研究
高中語文課堂診斷應當著眼于學生發展,特別是知識、能力與情感的同步發展,以及教師對教學的設計與組織理念、成效進行分析,本文主要針對這一方面進行簡要論述。
一、深刻認識課堂診斷對推動教研教改的作用
高中語文教學改革研究既要立足理論分析,同時也要著眼于教學實踐。開展課堂診斷有利于教師從第三方的角度,正確認識、評價自身教學工作,尋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以便在下一步的教學工作中進行改進。同時,課堂診斷也有利于教師之間針對語文教學業務進行相互探討,結合聽課評課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以及自身的教學理解,研究解決教學工作中各項實際問題,對提高教師業務能力以及增強教學研究深入程度具有重要作用。科學開展課堂診斷,能夠進一步優化和提升語文教學流程與結構,讓教研教改活動更好地發揮促進功能。
二、緊扣重點環節有效實施語文課堂教學診斷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診斷工作中,參與者要密切結合教學目標、教學流程,以及教學中的師生雙方表現進行全面準確深入的診斷,為教學工作的優化提升提供參考依據。
1.細致分析課堂教學目標是否全面科學。作為一名課堂診斷的參與者,對教學中目標設置情況要進行細致的分析,重點分析目標是否全面,有沒有存在重知識輕能力的現象,有沒有將情感教學目標作為一項重要內容融入進去。高中語文教學應當涵蓋知識、情感、能力三維目標,缺一不可,無論哪一種類型的課文教學,都必須始終將這三者融為一體,在教學工作中形成三足鼎立、齊頭并進的良好態勢,否則就無法全面引領語文教學工作。如果發現教師在教學目標中存在著偏頗現象,要及時記錄并面對面指出來,以保證整個語文教學工作體現素質化目標方向。
2.認真觀察學生學習情緒是否有效調動。進入到教師的課堂進行跟班診斷,除了關注教師的表現之外,還要對學生的具體參與情況進行深入分析,觀察學生的學習情緒是否被有效調動。首先要看學生在學習中的狀態如何,有沒有表現出積極參與深入的狀態。其次,要觀察學生有沒有和教師之間形成熱烈的互動,在教師的啟發引領下相互討論學習,以及觀察教師的教學評價是否對學生學習情趣起到了渲染激發的作用。在對學生進行認真觀察的同時,診斷者還要認真分析導致學生學習情趣出現變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還存在著薄弱環節,需要進行改進與糾正。在反饋診斷信息時,既要反饋學生的表現,同時也要反饋學生學習情緒的成因,以便于教者全面細致的反思。
3.注重了解現代教學手段是否得到運用。在現代教學手段運用上,教師重點要分析三個方面,一是信息手段的運用是否恰到好處,有沒有在最需要的環節使用,特別是在課堂激情導入、課內信息補充、教學氛圍營造等方面是否體現出現代教學手段的作用。其次,教師要觀察教學手段的運用原創程度如何,重點是信息化媒體運用上,所采用的多媒體課件是否教師自主獨立創作而成,這與完全引用成品課件具有顯著的差別。另外,對教學手段運用的頻率也要進行分析,是否精煉高效,有沒有合理控制使用的次數,是否存在喧賓奪主的現象。對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評估要體現精煉高效原則,要讓教者明白自身在教學手段運用上存在著什么問題,以及需要改進的方向。
4.科學評價學生主體地位是否體現出來。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進行診斷,學生主體地位體現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教師要觀察診斷課堂是以教師講解灌輸為主,還是以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為主,后者則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對學生主體地位進行評價分析和診斷時,要細致觀察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是以單打獨斗形式,還是以小組合作模式。在小組合作模式中,小組的設置是否達到了均衡分布,小組的每一個成員有沒有兼顧到發展差異等等,這些方面都是教師對學生主體地位體現所應進行的觀察分析和評價標準。如果未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在教學信息反饋上要明確提出來。
5.仔細考量教師啟發引導是否恰到好處。在對高中語文教師的教學過程進行評價診斷時,啟發引導活動是否體現了其應有的功能也是重要的分析內容。首先要分析啟發引導是屬于表面內容的啟發,還是具有畫龍點睛的啟發。其次要看教師的啟發引導是否發揮了實際作用,有沒有體現對學生思維引領的作用。另外還要觀察分析教師的啟發引導有沒有與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有效融合起來,在學生遇到無法解決的障礙問題時才予以點撥。要能夠在診斷中不斷發現問題,改進和優化教學流程。
三、針對自身教學存在問題扎實進行改進優化
在高中語文教學工作中開展課堂診斷,有利于教師之間形成互通有無、互相幫助的教研教改氛圍,也有利于執教者正確認識自我,從他人的診斷中明白自己存在的薄弱環節。教師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要深刻認識存在問題。開展教學診斷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讓自身的薄弱環節更加直觀顯現出來,從他人對自己的教學評價以及課堂診斷結論上汲取有價值的信息,對自身教學工作進行認真的回頭看。
二是要制定教學改進方案。對照優秀教師提出的診斷結論,執教者要深入學習研究,制定教學改進的方向與方式,特別是針對自身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調整。
三是要堅持邊教學邊研究。教師要將課堂診斷作為一項長期性工作堅持下去,指點存在問題,優化教學流程,邊教學邊研究,更好地體現教研教改活動對教學的促進功能。
【參考文獻】
[1]尹達.課堂教學診斷研究總結與展望[J].教師教育學報,2014(06)
[2]張開洲.中小學教師課堂教學診斷能力的構建——基于三維目標的視角[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4(07)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金沙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