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華
“三分戰略,七分執行”,近年來,企業越來越重視執行力問題,甚至將其作為企業發展壯大的制勝法寶,沒有執行力企業就沒有戰斗力,而強有力的執行力取決于高度的責任心,筆者認為,只有熱愛自己的工作,并以責任心為依托,才能激發出強大的執行力,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
責任心及責任范疇
責任心是指個人對自己或他人、對家庭或集體、對國家或社會所負責任的認識、情感和信念,以及與之相應的遵守規范、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態度。對企業員工而言,責任心就是做好分內的事,承擔崗位職責、完成工作使命,做好上級部門安排的本崗位規定的各項工作任務。
人作為社會的一分子,一生的每一個階段、社會的每一個領域都要承擔一定的責任。作為子女,要擔負孝敬父母的責任;作為父母要擔負養育子女的責任;作為學生要承擔維護校紀校規的責任;長大成人要擔負社會責任和國家責任;作為員工要擔負崗位責任;作為單位或部門的負責人要擔負領導責任,等等。可以說我們的生活中時時有責任,處處有責任,事事有責任,我們的責任如影隨形,伴隨一生,做個有責任心的人是個人成長的需要、是家庭的需要、是社會的需要、是國家的需要。
執行力及其表現形式
執行力就是貫徹戰略意圖,完成預定目標的操作能力。對企業而言,執行力就是企業內部從上至下、各個環節,貫徹落實企業決策的能力。對崗位員工來說,就是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
執行力有大有小,有強有弱。在執行態度上,有的反應快速、行動果斷,效率執行、超前執行;有的則是推三阻四,被動執行、拖拉執行。在執行力度上,有的克己奉公、不折不扣,嚴格執行、較真執行;有的則是避重就輕,應付執行、懈怠執行。在執行效果上,有的推陳出新、積極探索,精細執行、創新執行,完全超出預定目標;有的則是降低標準,隨意執行、違規執行,甚至由于失誤給企業造成嚴重后果。
責任心與執行力的辯證關系
責任心是思想層面的因素,是人內在的心理作用,執行力是行動層面的因素,是人外在的行為表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統一,缺一不可。沒有責任心會造成執行不力,沒有執行力,會使所有目標成為一紙空談。
責任勝于能力,責任提升能力。有了責任心,B級能力可以做A級工作,沒有責任心,即使有A級能力也做不好B級工作,所以說執行力源于責任心,責任心決定執行力,責任心造就執行力。責任心是基礎、是前提,而執行力是效果、是保障。
增強責任心和提高執行力的
有效途徑
責任是干事的基礎,能力是成事的保證。在企業管理中,以強化責任落實執行力,以強化制度保障執行力,以強化目標提升執行力,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以學習教育為主線,加強員工隊伍建設。“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組織全體職工通過觀看和學習一些因責任心缺失造成重大損失及安全事故的視頻和案例剖析材料,使其深刻領悟到“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和“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的道理,并認識到每一名員工的責任心對企業而言都是同樣重要的,就如“木桶原理”,木桶的容積大小,不在于木桶大小,不在于雕工粗細,而在于最短的那塊木板。不管大家做得多么優秀,只要有一個人責任心缺失,都會影響企業的發展,要教育員工不做企業的最短板。
以崗位責任制為切入點,加大監督管理力度。抓管理重在抓落實,抓落實重在抓平時,抓平時重在抓“規制”。為了規范管理、約束行為,結合工作實際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體系,落實考核激勵機制,通過定崗、履職、問責,做到責權分明,通過與領導干部、重點崗位人員分別簽訂《崗位責任承諾書》,形成一套比較嚴密的監督管理機制,實現用程序規范權力,用制度規范行為,使崗位人員自覺樹立責任意識,在工作中做到恪盡職守、盡職盡責。
以激勵手段為導向,逐漸步入企業發展“新常態”。責任心的大小決定執行的程度,而進取心的強弱決定執行的效果,進取心對責任心具有推動、升華作用。責任心小到完成工作任務,大到以企業發展為己任,以高度的集體榮譽感,自覺樹立大局意識和團隊意識,以廠為家、愛企如家,把企業工作當作事業去做,企業要發揮價值導向作用,以共同的事業目標引領,以完善的制約機制促進,逐步形成員工新心態、隊伍新狀態。
每一名員工就仿佛是企業這艘大船上的螺絲釘,失去其作用,就會影響企業的遠行。我們從不缺少嚴格規范的規章制度,缺少的是不折不扣的執行者;我們從不缺少高瞻遠矚的戰略目標,缺少的是強力推進的踐行者。企業發展靠的是齊心協力、群策群力,我們要在企業管理中形成一種良性的責任導向,培養和激勵廣大干部和員工想干事、會干事、干成事,想作為、會作為、有作為,通過培養員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干部、員工的執行力和企業的競爭力,促進我們的企業開創新局面,實現新跨越,再創新輝煌!
(作者單位:大慶油田礦區服務事業部工程造價管理中心)
(責任編輯:胡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