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勝哲 尹麗 高玥鑫
摘要:為了了解當前普通高校大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狀況,通過問卷調查、統計分析和數據庫技術,從12個角度收集調查數據,結果表明:手機上網已成為影響數學學習的首要因素,校風、專業、教師是影響數學學習的重要因素,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出現厭學情緒。最后,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大學數學;問卷調查;數據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3-0064-02
一、研究背景
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大學數學課程總體面臨縮減課時、課堂人數逐年增加的壓力。近年來,從學生的考試成績、課堂聽課情況和重修班學生數來看,未達到大學數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的學生比例逐年增加,部分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和曠課現象。由于大學生在大學學習期間影響成績的因素是多元的、綜合的,因此了解當前大學生自身認為影響數學成績的主要因素,及時制定合理、有效的對策,從多方面入手,齊抓共管,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開展適應性教學,是提高大學數學課程教學質量的一個可行且有實際意義的工作。
二、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的目的是考察影響大學生數學成績的因素。采取隨機發放的方法,通過任課教師對大一和大二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500份,收回500份,其中有效問卷為442份。所調查院系包括海洋科技與環境學院(44份)、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195份)、航海與船舶工程學院(26份)、信息工程學院(139份)、技術教育學院(37份)等5個院系。所調查年級包括大學一年級(236人)、大學二年級(206人)。所調查性別包括男學生(310人)、女同學(132人)。收回問卷后,通過excel軟件、SSPS軟件和數據庫技術對調查問卷進行匯總、整理,為數據分析提供方便及技術保證。
三、調查數據分析
(一)數學成績分布
關于“你的數學成績如何”,有24%的學生數學成績處于班上前10名,有34%的學生數學成績處于班上10~20名,有42%的學生數學成績處于班上20名以后,說明被調查學生成績分布具有較好的代表性,能夠全面地反映調查學生影響數學成績的各個因素調查結果的可信度。
(二)對數學課程的喜愛程度
在調查對象中,有29.4%的學生對數學課程選擇了“喜歡,很有興趣”,有55.7%的學生選擇了“一般,沒什么感覺”,有14.9%的學生選擇了“不喜歡”。這說明了大多數學生對數學課程的不排斥。
(三)參加數學類競賽意愿
關于“你是否參加各類數學競賽”,有28.3%的學生選擇會參加,有71.7%的學生選擇了不會參加。其中,數學成績前10名的學生中有48.6%參加數學競賽,數學成績在班上11~20名學生中有24.7%參加數學競賽,數學成績為其他情況的學生中有19.5%參加數學競賽。可以看出來,有參加數學競賽意愿的學生中,大部分的數學成績都是中等偏上。實際上參加數學競賽是學生在大學期間對數學課程所樹立更高的學習目標,參加數學競賽的前提是,必須先學好大學數學基礎。
(四)考研意愿
學生的報考研究生繼續深造的意愿調查中,其中有33.03%的學生選擇了考研,有20.8%的學生選擇不考研,有44.8%的學生暫無計劃。在大一被調查學生中有33.9%選擇了考研,有15.56%選擇了不考研,有52.54%選擇了暫無計劃;在大二被調查學生中有32.2%選擇了考研,有32.2%選擇了不考研,有35.61%選擇了暫無計劃。調查結果反映了三分之一左右的學生有報考研究生,繼續深造的意愿,隨著年級的增長,學生是否報考的想法更加明確,對大學畢業后的去向有較為清晰的設計。
(五)對學習成績的重要性的認識情況
有74.4%的學生認為成績好壞對本人而言是重要的,有25.6%的學生認為成績好壞對本人而言是不重要的。從這個調查結果來看,絕大多數的學生是重視學習成績的。其中,學習成績在前20名的學生中有81.7%很重視學習成績的。學習成績為其他的學生中有36.8%不重視學習成績。很明顯,數學成績中等偏上的學生,絕大部分都是很重視學習成績的。數學成績為其他的學生,有相當一部分的是對數學成績不重視。
(六)課余時間利用情況
在“你平時課余時間干什么呢?”的調查中,有52.7%的學生選擇了在宿舍,14.3%的學生選擇了去學習,33%的學生選擇了去玩。其中,大學一年級學生選擇宅在宿舍的比例遠高于高年級學生,調查表明學生課余時間利用上對數學成績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七)用于學習時間情況
有38.7%的學生除了上課一天花在學習的時間不足1小時,有49.1%的學生用于學習的時間為1~2小時,有12.2%的學生在3個小時以上。其中成績在前10名的學生和10~20名的學生每天用于學習時間在1小時以上的比例分別為76.7%和64.9%。調查結果反映了能夠保證充足的學習時間與成績呈現正相關性。
(八)數學成績與專業關系
在所學專業與數學成績的影響的調查中,有43%的學生認為有積極影響,有8.4%認為有消極影響,有49%認為沒影響。調查結果反映絕大多數學生不會因為所學專業不同而對數學產生消極影響。同時,近半數的學生因為所學專業而對數學學習產生積極影響,學生對專業的偏好可以發現學生對就業取向的重視,體現出學生學習的現實性價值取向。
(九)教師對學生學習課程影響
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對任課教師與所授課程的喜好有很大關系。有43.2%的學生選擇會影響,有56.7%選擇不會影響,各占近一半。這說明教學活動是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教師素質如何,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優劣。在教師教學過程中對教師的個人魅力、教學能力及與學生之間交流均有很高要求。
(十)對學習影響的情感因素
對親情、友情、愛情三種情感對學生學習影響進行調查分析,選擇親情有66%,選擇友情有48%,選擇愛情有54%。調查結果表明,親情、友情和愛情對近半數或更多的學生的學習是有影響的,側面表明大多數學生在大學期間已經考慮談戀愛因素,如何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大學期間談戀愛問題將對學生的學業產生較大影響。
(十一)對學習影響的因素
在對學習有較大影響的因素進行調查中,有45%選擇“手機上網”,有24%選擇“社會活動”,有26%選擇“談戀愛”,有22%選擇“各類文體活動”,有35%選擇“以上因素無較大影響”。調查結果反映“手機上網”已經成為對學生學習產生較大影響的首要因素,而很多教師認為會產生較大影響的“社會活動”、“談戀愛”、“文體活動”這三個因素僅對部分學生在學習方面產生負面影響。
(十二)社會風氣和學校風氣對學生影響
在對社會風氣與學校風氣對學生影響大小的比較問題上,有16%選擇“社會風氣”,有84%選擇學校風氣。調查結果集中體現了學校風氣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學校風氣是學校大多數人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的穩定的行為傾向。
四、問題及對策
(一)從調查結果可以發現目前普通高校較為突出的現象
1.手機上網已成為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第一因素;
2.學校校風、所學專業、任課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影響非常大,是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
3.目前無論低年級還是高年級的學生主動學習的人數和學習時間均非常少;
4.大學生已經能夠合理地處理親情、友情、愛情對學習影響;
5.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出現了厭學的情緒,學習、生活狀態較為消極。
(二)對策
1.針對目前大學生手機上網現象,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使大學生以理性的態度對待手機上網問題。學校可通過心理健康咨詢中心適時組織對大學生進行心理教育,開展心理咨詢,避免學生過分依賴手機;學校應經常性組織多種健康向上,豐富多彩,適合當前大學生心理的校園活動,將學生的注意力從手機上轉移,使課余生活豐富多彩;學校可開展“課堂無手機”活動,為每個寢室配發手機袋,在上課前將學生手機集中保存,提高學生課堂聽課質量。
2.積極開展數學類競賽活動,為學生創造參與數學學習的機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結合每年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和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決賽的舉辦,組織學生參加校級、市級、省級競賽,同時通過協會形式、高等數學優秀生班、暑期集中培訓、賽前強化培訓等途徑進行輔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增加大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優良學風的形成,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全面提高大學數學課程教學質量。
3.通過多種渠道提升任課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質量。大連海洋大學公共數學基礎課教師通過“崗位練兵”、參加骨干教師培訓、觀摩國家教學名師教學視頻、開展研究性教學、資深教師說課、為青年教師選派指導教師、全面落實教學工作規范、開設示范課、交流教學經驗、集中進行信息技術培訓等渠道提升自身教學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果。
4.任課教師不能只講課而不參與學生的管理,教師應走到學生中去,與學生談心,及時了解學生的困難,特別是出現厭學的學生,加強宣傳工作和學生心理健康指導,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投入精力和時間去學習,擁有遠大的奮斗目標。
參考文獻:
[1]方曉偉.影響學生大學數學成績因素的統計分析[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0).
[2]蘇國榮,戴中寅.基于屬性依賴度的考研高等數學成績影響因素分析[J].蘇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