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承強 李敏 牟俊 管星星 李享 李詩珍
摘 要:該研究介紹了荊州果蔬冷鏈物流發展的現狀,并結合實際情況調查取證,遵從冷鏈物流發展的客觀規律和趨勢,結合有關專家學者的觀點,專門就荊州果蔬冷鏈物流標準化、信息化和市場化進行研究,提出相應的促進標準化、信息化和市場化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果蔬 冷鏈物流 標準化 信息化 市場化
中圖分類號:F3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8(a)-0008-02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果蔬冷鏈物流以其在提高果蔬品質、降低損耗等方面的獨特優越性,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并受到了社會各界前所未有的關注和重視。荊州作為農業大市,蔬菜年產量已超過259萬噸,水果年產量已超過44萬噸,發展果蔬冷鏈物流,提高其標準化、信息化和市場化水平,對促進農業持續增長、農民持續增收和保障消費安全以及帶動服務業增長具有重要的意義。
1 荊州果蔬冷鏈物流發展現狀
1.1 荊州物流產業已初具規模,果蔬冷鏈物流亟待發展
據荊州市物流發展局統計,全市已有400多家物流公司,30多個物流園區和物流中心,物流產業已初具規模。然而據我們的調查,這400多家物流公司中很少是從事冷鏈物流的,其絕大多數只從事傳統的貨物運輸,且在那些極少從事冷鏈物流的公司之中,從事果蔬冷鏈物流的又少之又少。
1.2 荊州果蔬冷鏈物流標準化程度低,各環節操作不盡規范
目前,荊州果蔬冷鏈物流還沒有形成一個標準的冷鏈體系,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過程缺乏明晰的可執行標準。據我們調查發現:荊州果蔬的生產和銷售以散戶居多,冷鏈設備、種植技術、預防檢疫等投入多有不足,果蔬生產和銷售不盡安全規范。此外,商家配送運輸時多半直接將果蔬裝車或簡單用被子、塑料袋鋪蓋并撒冰塊稍作處理運輸,這些簡單不規范的操作影響了果蔬品質。
1.3 信息化建設緩慢,信息化技術不成熟
荊州目前還沒有一個公共的物流信息平臺,各個物流企業和果蔬批零商也沒有搭建自己的信息平臺。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只有12.82%的果蔬批零商建立了自己的數據庫,20%的果蔬批零商對果蔬腐損率和進貨周期等數據進行過記錄。此外,雖然互聯網技術、GPS、GIS和傳感器技術等信息化技術在荊州已經很成熟,但它們卻沒能與數據庫技術完美結合起來,從而導致信息化技術在荊州的不成熟,進而也導致了以信息化技術為基礎的供應鏈管理技術在荊州發展的落后。
1.4 果蔬農產品冷鏈物流市場化程度低,第三方發展嚴重滯后
根據我們對荊州各大超市和零售散戶的調查發現,這些大型超市的果蔬物流配送業務大多由本集團的物流配送公司完成,而零售散戶則多是用自家車采購,果蔬農產品冷鏈物流在荊州仍以自營為主,第三方物流發展嚴重滯后,市場化水平低下。大型果蔬生產基地和各大超市基本都建有自己的冷庫,這些冷庫的大量存在,不僅給生產商和銷售商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建成后的利用效率也不高,造成了一定的資源浪費。
2 促進荊州果蔬冷鏈物流標準化、信息化和市場化發展的對策
2.1 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專業人才培養或引進力度
荊州果蔬冷鏈物流標準化、信息化和市場化的發展是以基礎設施和相應專業人才為前提保障的,基礎設施和相應人才是發展必備的軟硬件條件。然而目前荊州這方面的軟硬件可以說是捉襟見肘,冷藏車在運輸車輛中所占比率不足10%,,全市物流從業人員以從事普通搬運工作居多,擁有專業冷鏈物流知識和技能,尤其是擁有果蔬冷鏈物流方面專業知識的人才非常稀缺。為此,有必要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專業人才培養或引進力度,為荊州果蔬冷鏈物流標準化、信息化和市場化的發展提供基本的前提保障。
2.2 促進荊州果蔬冷鏈物流標準化發展的對策
2.2.1 建立HACCP為基礎的全程質量控制體系
荊州果蔬冷鏈物流標準化程度低,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標準體系不健全。為此,政府應當積極采用國際通用的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建立荊州果蔬冷鏈物流標準體系。建立以HACCP為基礎的全程質量控制體系,監測果蔬在整個物流冷鏈中的運行狀況,積極推行質量市場準入制度和安全認證[1]。
2.2.2 集中研究制定有規范作用的荊州果蔬冷鏈物流標準
雖然近年來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陸續出臺了一些冷鏈物流標準,但專門針對果蔬冷鏈物流的相應標準還是不夠明晰。標準化的建設,首要解決的便是有明確的標準可依。為此,政府應牽頭主導,發揮其宏觀調控作用,組織相關企業配合,調動行業協會的專業指導作用,以物流信息、服務、管理和技術四個標準為切入點,收集冷鏈物流設備制造商、冷鏈物流服務商、冷鏈物流服務需求者、生鮮產品消費者及物流專家的意見和建議,集中研究制定從“田野”到“餐桌”,涉及整條冷鏈生產、運輸、存儲、銷售各個環節的一系列明確的果蔬冷鏈物流標準。
2.3 促進荊州果蔬冷鏈物流信息化發展的對策
2.3.1 搭建物流信息平臺,實現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
通過搭建物流信息平臺,能夠整合各企業物流信息系統的信息資源,完成各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實現信息共享,從而加強物流企業與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合作,形成并優化供應鏈,實現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滿足企業信息系統對公用信息的需求,支撐企業信息系統各種功能的實現。同時,通過共享信息推動政府部門間行業管理與市場規范化管理方面協同工作機制的建立,提高行業監管水平和政府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
2.3.2 加大果蔬冷鏈物流技術研發和引進力度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冷鏈物流信息化的發展離不開相關技術的有效支撐。好的冷鏈技術一方面可以從外地引進,另一方面可以自行研發。荊州市要結合自己的經濟和科研水平,找出現有技術中成本高、效率低的技術,采取引進或研發的方式獲取先進的果蔬冷鏈技術。為此,一方面可以設立科研基地,如在荊州市高校或科研所內設立果蔬冷鏈物流技術研發點,設立相應基金,鼓勵更多科研人才投入果蔬冷鏈物流技術的研發;另一方面直接引進果蔬冷鏈物流先進技術,通過和其他省市進行果蔬冷鏈物流的交流,摒棄落后技術,引進先進高效的果蔬冷鏈技術。
2.4 促進荊州果蔬冷鏈物流市場化發展的對策
2.4.1 重視“鏈”的建設,大力發展第三方冷鏈物流
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要特別強調‘鏈的完整性。發展農產品冷鏈不等于滿目建冷庫,而是要從農產品運輸的全過程入手,加強市場對整個鏈條的控制,加強市場對整個鏈條的控制[2]。第三方冷鏈物流通過提供集成的冷鏈物流服務,能夠很好的加強整條“鏈”的建設,有效避免冷庫的盲目建設,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然而荊州目前還沒有專業的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政府有必要通過招商引資等方式引進專業的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來填補市場的空白,或通過鼓勵、支持、引導的方式,重點培育有基礎、有潛力的物流企業發展為專業的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
2.4.2 整合市場資源,形成規模效應
冷鏈資源再整合,這種資源的再整合可以是資源的合并,也可以是資源的重新組合。荊州市有400多家物流公司,30多個物流園區和物流中心,但這些物流公司和物流基地的規模小,冷鏈功能缺乏、不齊全。對此,各個物流公司和物流基地可以協商合作,將多個規模小的公司或基地合并,形成規模大、功能齊全的物流企業或基地。或者各物流公司根據自身的特征,保留優勢、去其弱項再組合,形成規模大、功能專一的冷鏈物流公司,即形成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同樣,荊州市的果蔬種植基地和果蔬批發市場雖然規模大,但內部冷鏈設施和人才缺乏,原因在于組成果蔬種植基地和果蔬批零市場的果蔬生產商和批零商孤軍而戰,缺乏合作,而單獨的生產商和批發商供應不了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和技術的高成本。對此,可以成立果蔬生產合作社和果蔬批零合作社,將一個個單獨的生產商和批零商合并為一,形成規模效應,降低冷鏈設施建設的成本,從而引入更多的果蔬冷鏈設施和人才。
2.4.3 培育冷鏈物流優勢企業,增強荊州果蔬冷鏈市場競爭力
冷鏈物流的高投入性,需要企業有雄厚的實力,才能提供冷鏈物流一體化全方位的服務。荊州市政府應根據荊州果蔬農產品生產、流通、消費格局,選擇在冷鏈規模、設施設備、技術檔次、管理水平、行業位次、綜合影響等方面基礎條件較好的企業,重點培育和發展潛力大、經營效益好、輻射帶動能力強的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采用政策傾斜等方式,鼓勵其創新物流服務模式,加強資源整合,拓展物流服務網絡,強化資產重組與戰略合作,形成1-2家大型冷鏈物流企業,增強荊州果蔬冷鏈在國內市場中的競爭力,并以此帶動荊州果蔬冷鏈物流和果蔬產業的發展[3]。
參考文獻
[1] 蘇龍.湖北農產品第三方冷鏈物流的制約與發展[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2,18(1):76-77.
[2] 陳麗華,鞏天蕭.農產品冷鏈物流存在的問題與發展對策[J].物流技術與應用:貨運車輛,2011(2):68-69.
[3] 湖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湖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十二五”規劃[Z].鄂發改財貿[2012]140號.201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