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 要:在當前社會,大數據、云計算已經成為信息技術產業(yè)發(fā)展和應用創(chuàng)新的熱點。各種移動互聯網的云應用,加快了云計算的發(fā)展。因此,在計算機教學體系中,云計算技術已經成為學生必須掌握的新興技術。云計算技術是計算機教學中的新技術,但由于它涉及到了傳統(tǒng)IT行業(yè)的方方面面,如網絡、存儲、服務器、操作系統(tǒng)、虛擬化技術等,在教學體系中對應到了相應專業(yè)課程,因此,該文采用了高職教學中常見的“模塊化”和“任務驅動”方式設計。
關鍵詞:云計算 模塊化 任務驅動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8(a)-0020-02
云計算技術,涉及到了傳統(tǒng)IT行業(yè)的方方面面,如網絡、存儲、服務器、操作系統(tǒng)、虛擬化技術等,因此,它在教學體系中對應到了相應專業(yè)課程。現有的專業(yè)類教材,對新技術的更新較慢;而教師,與當前行業(yè)脫節(jié),往往也沒有能力掌握新技術內容;如果單獨開設一門新技術課程,不僅和對應的專業(yè)課程脫節(jié),也少有教師有能力全面深入掌握云計算各方面的新技術。所以,在課程設計時,采用了高職教學中常見的“模塊化”和“任務驅動”。具體做法是:
(1)在充分行業(yè)調研的前題下,確定好云計算技術總體教學目標,然后和傳統(tǒng)的教學體系融合,設計成獨立的教學模塊;
(2)按照總教學目標建設了實訓環(huán)境。以云計算的三種服務模式之一的IaaS搭建了私有云,創(chuàng)建了真實的應用場景。同時,將模塊內容設計成任務,以任務驅動教學。以下即為該院設計的12個云計算教學模塊。其中的模塊2,即可植入《計算機網絡》課程。
模塊1:云計算解決方案介紹 ( 總課時:4)
目標:掌握云計算的基本概念;掌握云計算的整體解決方案;掌握云計算的典型組網。
內容:云計算技術概述;云計算方案介紹;云計算典型組網介紹。
模塊2:云計算網絡部署( 總課時:4, 上機課時:2)
目標: 能簡單對網絡進行規(guī)劃;熟悉交換機命令行操作界面;能對交換機進行基本的管理和配置;能在小型交換網絡環(huán)境下配置VLAN、ACL;能簡單對網絡進行規(guī)劃。
內容: 交換機基本調試命令;VLAN基本配置實驗;ACL基本配置實驗;網絡的規(guī)劃。
模塊3:云計算存儲部署( 總課時:8, 上機課時:4)
目標: 理解存儲的基本概念;掌握RAID技術的特點,能夠根據不同的應用環(huán)境選擇相應的RAID技術;掌握存儲的安裝調試;掌握服務器能正常掛載存儲資源
內容:存儲基本概念介紹;介紹RAID的基本概念、種類、原理及實現方式;介紹存儲的安裝調試實驗;介紹服務器掛載存儲資源的操作實驗;介紹存儲的整體規(guī)劃
模塊4:云計算服務器部署 ( 總課時:4, 上機課時:2)
目標: 了解服務器的基本架構;掌握服務器的遠程管理
內容: 服務器的基本架構;服務器遠程管理實驗
模塊5:云計算虛擬化軟件部署( 總課時:4, 上機課時:2)
目標: 了解虛擬化軟件的組成、功能;掌握虛擬化軟件的安裝及參數設置和License管理。
內容: 虛擬化軟件安裝、參數設置和License管理。
模塊6:云資源部署( 總課時:4, 上機課時:2)
目標:理解云資源的概念;掌握計算資源的部署;掌握網絡資源的部署;掌握存儲資源的部署。
內容:云資源的概述與規(guī)劃;計算資源部署實驗;存網絡源部署實驗;存儲資源部署實驗。
模塊7:虛擬機部署( 總課時:4, 上機課時:2)
目標: 理解什么是虛擬機及其架構;掌握虛擬機的創(chuàng)建;掌握管理虛擬機的創(chuàng)建、修改、模板、克隆、快照、遷移、備份還原等功能;掌握虛擬機的資源擴容
內容: 介紹虛擬機;虛擬機創(chuàng)建的實驗;虛擬機管理的實驗;虛擬機資源擴容的實驗
模塊8:云計算高可用性部署( 總課時:4, 上機課時:2)
目標:理解云計算高可用性的原理;掌握HA的配置;掌握動態(tài)資源調度(DRS)的配置
內容: 云計算的高可用性;HA的配置實驗;DRS的配置實驗
模塊9:IMC部署( 總課時:4, 上機課時:2)
目標:理解iMC組件及其功能;掌握iMC的部署
內容: 介紹iMC;iMC部署的實驗
模塊10:EVB部署( 總課時:4, 上機課時:2)
目標: 理解EVB方案的原理及其功能;掌握EVB的部署
內容: 介紹EVB方案;EVB方案部署的實驗
模塊11:云服務部署( 總課時:4, 上機課時:2)
目標: 掌握云運營管理相關概念;掌握組織配置;掌握用戶自助平臺配置
內容: 介紹云運營管理概念;組織管理及其配置實驗;用戶自助平臺操作的實驗
模塊12:云計算產品維護( 總課時:4, 上機課時:2)
目標: 理解云計算產品的維護內容;掌握云計算產品管理維護工作
內容: 介紹虛擬化軟件的信息收集;服務器硬件及操作系統(tǒng)的信息收集;存儲系統(tǒng)信息收集;虛擬化軟件常見問題定位分析
(3)為更好地適應行業(yè)的社會需求,學院采用了企業(yè)化的培訓教材,包括教師指導書、學員課本和實驗手冊。同時,引入企業(yè)的認證體系,便于學生取得相應的職業(yè)資格證書。
(4)讓企業(yè)對學院的師資進行培訓,培訓的內容分為三類:一是實驗課程內容的培訓, 二是關于實驗室管理方面的培訓;三是關于行業(yè)解決方案的培訓。
(5)學院為學生在云平臺上開設了賬號,不僅讓他們在模塊演練中學到了云計算技術的理論、實踐操作,也讓他們真實地感受到了云應用帶給大家的便捷,以及積極參與到云平臺的維護中去。
綜上所述,通過一系列落實的教學改革及實踐,如搭建真實的應用場景作為實訓環(huán)境,模塊化的課程設置,采用與行業(yè)接軌的教材內容,并在師資培養(yǎng)、專業(yè)認證、校企合作等方面均作了一定的嘗試,該項目真正實現了“產學對接”,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吳朱華.云計算核心技術剖析[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
[2] 杭州華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新一代網絡建設理論與實踐[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