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 然《江淮》雜志社,安徽合肥 230000
謠言傳播在自媒體環境下的特點及防控研究
冉然
《江淮》雜志社,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跳躍式發展,自媒體逐漸成為當今社會信息傳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毋庸置疑,自媒體時代的到來使信息傳播主體更加復雜化,傳播平臺日益多樣化,傳播空間愈加開放化,但此種背景卻為謠言滋生與傳播培育了土壤,致使謠言的危害性日漸明顯。本文從謠言傳播與自媒體出發,闡述了在自媒體環境下,謠言傳播呈現出的基本特征,并基于此探索出防控謠言的有效措施,以饗讀者。
關鍵詞謠言傳播;自媒體;特點;防控;研究
自媒體的發展使當今社會信息傳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環境日趨開放和多樣化,人們對網絡媒體的依賴性逐步提高,網絡技術儼然成為人們生產與生活的必備品。發達的網絡,多元化的新媒體,使信息傳播量更大,傳播速度更快,但隨之而來的社會問題也令人擔憂。謠言肆意橫行的時代逐步影響與改變著人們思想、行為與價值觀念,對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特別是以微信、微博、論壇、貼吧、博客等為代表的自媒體在推動信息傳播,謠言滋生與擴散方面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謠言從本質上說一種消息,大多數人空中的謠言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籠統的說,它是指沒有任何事實依據且由某一利益群體或不務正業之人憑空捏造出來,與真實事件運行情況完全相反的傳聞。例如,前幾年很多人曾揚言“2012年是世界末日”,再如,“2011年新疆部分艾滋病患者在食物中滴血傳播艾滋病毒,多人已感染”等,類似這樣的謠言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恐慌,加速了社會的不穩定性。
自媒體時代個人傳播成為主要傳播方式,它是指個人依據信息化、電子化手段向某一區域或個人傳遞一些或規范或隨意的網絡信息,新聞自由度空前提高。隨著自媒體的發展,各種謠言通過微博、微信、貼吧等自媒體手段得到了廣泛傳播,在自媒體環境下的微時代,謠言傳播呈現出更加豐富多樣的特點。
2.1謠言傳播速度更快,傳播范圍更廣
神秘莫測的自媒體時代為謠言傳播營造了更為廣闊的傳播平臺,借助此平臺,謠言得以快速、海量地滋生傳播,自媒體時代下謠言傳播呈現出傳播速度更快,傳播范圍更廣的特點。自媒體時代為謠言提供了滋生與傳播的溫床,并助推謠言形成強大的破壞力。在謠言發展與傳播過程中,人們通過不斷的渲染與改造,新的謠言在舊謠言的基礎上逐漸萌生,且出現不同的版本,而且謠言看似越來越“逼真”,對受眾的影響也逐步增大,甚至造成公眾危害。在自媒體的推動下,謠言傳播又最初的“點對點”平面傳播發展為如今的“面對面”網狀傳播,信息覆蓋越來越寬廣,謠言在受眾分享、轉發之下呈現二次、三次甚至多次傳播,呈現裂變傳播模式,傳播速度之快,影響范圍之廣令人咋舌。
2.2謠言傳播主體日益草根化,隱蔽性更強
自媒體時代每個生命個體都是新聞的傳播者,謠言傳播的主體日益廣泛化,很多謠言信息發布者的身份都不確定,他們往往采取匿名發布或化名發布的方式來進行信息傳播。另外,各種自媒體工具的傳播對信息發布者的限進門檻較低,很多試圖進行謠言傳播的人都可以通過匿名的方式實現信息的惡性傳播,這使得謠言傳播主體的隱蔽性更強,匿名傳播為謠言追根溯源增加了難度。從傳播者的角度來說,謠言的可控性很低,正因為如此,很多人便毫無顧忌地肆意傳播謠言,并且對本就真實度不高的謠言進行任意加工與擅改,混淆視聽,使謠言的影響力持續增強,傳播情況更加復雜。
2.3謠言信息傳播隨意性高,可控性低
自媒體是在新媒體日益發展的情形下產生的,相對于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而言,自媒體在信息傳播方面呈現出更大的優勢,新媒體技術使個體隨時、隨地、隨意發布、傳播信息成為可能,信息的隨意性使信息規模日益增大,受眾面對隨性、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內容缺失成為常態。當然,謠言傳播的隨意性,使謠言控制遭遇巨大的困難。在新媒體日益發展和普及的時代,人們可以根據自身喜好選擇自己喜愛的公眾號,客戶端有意識進行信息接收,當然一旦一些人發布了謠言信息,受眾也能自由躲過,這一定程度上對謠言的傳播起到了扼制作用,但作用甚小。
3.1政府要加強網絡謠言監管與凈化
隨著自媒體時代謠言對公眾危害性的持續增大,政府已經不能坐視不管,通過多種途徑加強網絡謠言監管與凈化很有必要,政府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一是提高對網絡謠言危害性的認識,正確審視網絡謠言,秉承認真、負責的態度加強對謠言的防控與治理,而不應該視而不見,任其發生發展和蔓延。對謠言的監管與凈化首先要提高認識,從心理上引起足夠重視,這是謠言防控的基礎。二是加強立法,以法律手段加強對謠言傳播的治理與防控,使謠言防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針對自媒體下謠言的傳播,我國逐漸意識到立法的迫在眉睫,于是出臺了與網絡虛假信息等相關的一些法律法規,但針對謠言傳播的法律還有待確立。在此基礎上加強法律細節的完善與優化,加大法律對網絡謠言的打擊力度,做到凈化網絡。三是政府要實現信息透明化,給予受眾充分的知情權,做到信息公開,消除民眾疑慮,謠言便不復存在。另外,還可以建立謠言預警機制,發動群眾實現對謠言的監管與控制。
3.2發揮網絡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
自媒體時代為人們帶來了多樣化的媒體傳播形式,各個媒體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運行態勢,但針對謠言的肆意橫行,要充分發揮網絡主流媒體的正確的輿論引導作用,借用主流媒體散發的“正能量”與網絡謠言作激烈的搏斗,捍衛正確價值觀,提出謠言傳播中的不利因素。新媒體應做到以下幾點:一是主流媒體始終要堅守服務大眾,傳遞正能量的道德和職業底線,不在自媒體多樣化謠言中迷失自我,甚至為了某種利益盲目跟風,散播虛假惡意信息,助推謠言傳播。主流媒體要有自己的判斷力,正確發揮大眾傳播的作用,做好虛假信息回避與防控工作。二是要從技術層面做到對信息發布者的把關,如屏蔽關鍵字、關鍵詞,人工審核與技術審核相結合,做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三是自媒體背景下謠言肆意傳播已經成為社會常態,對于網絡上已有的謠言,要及時發布準確真實的信息澄清謠言,作正確的輿論引導者。
3.3提高公眾信息發布者的媒體素養
自媒體時代為廣大個體網民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思想活躍平臺,他們既是網絡信息的受眾,同時也是信息的發布和創造者,甚至充當了信息的二次傳播者。試想,一個綜合素養低的信息發布者借助自媒體強大的信息傳播功能傳播不良信息,締造各類危害社會的謠言,將是一件多么可怕的行為。因此,要做好高效防控謠言,提高公眾信息發布者的媒體素養勢在必行。首先,政府和主流媒體應做好宣傳工作,提高公眾的法律意識,引導公眾發布法律允許范圍內的正確信息,杜絕虛假、未經核實信息的問世。其次,信息發布個體要努力做到“不信謠言”“不傳謠言”“不利用謠言”,提升自身的信息甄別和辨析能力,對自己發布的信息做好“自我把關”,杜絕不良信息的產生,一旦發現發布了不良信息應立即刪除或屏蔽。最后,公眾要適當加強對自媒體技術的學習,利用自媒體工具傳播正能量,為謠言防控做出微薄貢獻。
綜上所述,作為網絡謠言傳播的媒介,新媒體技術在推動謠言漸進式發展與演化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但謠言的產生歸根結底來說是時代發展與轉型的必然產物,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能將謠言傳播對社會產生的危害完全歸咎于自媒體技術。技術作為傳播向導,是外因,只需做好相關工作,使自媒體在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因勢利導,合理凈化網絡,促進社會穩定。
參考文獻
[1]汪青云,劉晨.“自媒體”時代微博謠言傳播及應對機制[J].東南傳播,2012,10:35-36.
[2]羅嘉.自媒體時代網絡謠言傳播的對策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5,6:103,123.
[3]蔡盈洲.新媒體環境下突發性群體事件中謠言的傳播特征[J].黑河學刊,2014,10:33-34.
作者簡介:冉然,經濟社會部副主任,工作單位:《江淮》雜志社,研究方向:新聞傳播,自媒體發展,網絡傳播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708(2015)140-00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