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潔
摘 要 小學英語個性化作業在強調聽、說、讀、寫、演、唱、畫等英語基本技能的同時,更注重學生的主動實踐、獨立思考與合作精神。布置游戲型作業,可以讓學生自己創造神奇世界;布置探索型作業,能夠讓學生思路開闊;布置分層性作業,大膽給學生選擇作業的空間。這種作業布置的創新模式是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途徑。
關鍵詞 小學英語 個性化作業 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3-0117-03
作為農村小學英語教師,我每天所面對的是一個個具有不同個性、不同稟賦和不同愛好的學生。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我和同事們經常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布置作業怎樣才能做到減負不減質?能否在指導學生“會做”的同時,還能讓學生“樂做”?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教育應使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享受,而不是作為一種艱苦的任務要他們負擔。有鑒于此,我校從2000年起,本著優化創新作業、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主旨,在個性化作業的設計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改進。小學英語個性化作業有別于傳統作業的簡單低效與被動復制,它在強調聽、說、讀、寫、演、唱、畫等英語基本技能的同時,更注重學生的主動實踐、獨立思考與合作精神,它與傳統作業一樣也是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和延續,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途徑。
一、布置游戲型作業,讓學生自己創造神奇世界
小學英語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和良好的語言習慣,打好語音發音基礎,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初步能力和口頭交際能力。7-11歲的兒童在這一階段很容易產生“把英語當成學科而不是語言”的錯覺,大量時間放在語言輸入上而降低了語言輸出能力,具體表現就是背單詞,背課文,沒有主動表達,沒有興趣。常言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英語游戲性作業的設計,能夠有效引發學生的認知需要,促使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
(一)在畫一畫中愉快地學習英語
畫畫是小學生的天性。學生對于感興趣的事,大多比較投入且印象深刻。將畫畫和英語學習相結合,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還可以鞏固所學的知識。例如,在學完了水果類的單詞后,在對教材內容進行二次加工時,我力求站在和孩子相同的高度,選擇了在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蔬果,讓他們先在英語活動中掌握了相關的單詞與話題,然后再讓他們給家鄉的蔬菜水果穿上漂亮的迷彩服。由于是自己熟悉的蔬果,學生很快就進入創作狀態。讓我出乎意料的是:它們的想象力是那么大膽而又獨特,有許多同學畫家鄉的花牛蘋果。有的同學給花牛蘋果長上了天使的翅膀,上面寫著:“Fly Apple”;有的同學給花牛蘋果紋上了斑斕的色彩,上面寫著:“Beautiful Apple”;還有的同學設計了兩只可愛的蘋果娃娃,上面寫著:“ What do you like ?”……真是有一千個小設計師,就有一千種花牛蘋果!最后,在展示作品時,我還發現有的同學設計的迷彩服,從斑紋到色感都很有創意,每個人都是設計師!
(二)在做一做中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例如,每當兒童節、教師節、國慶節、元旦等即將來臨的時候,我會布置制作一些英語卡片的作業。很多同學發揮自己的設計才能,做了很多別致的賀卡,上面畫著漂亮的圖畫配上標準的英語單詞,既達到了復習單詞的良好效果,又使孩子的綜合設計能力得到了發展,優秀的作品選貼在班級的英語角的展示欄上,供大家交流學習,整個過程中,學生們享受著創作的快樂,收獲著成功的喜悅。
再如在學習了Unit6 What subjects do they have this morning ?和 Unit7 ItTuesday后,我給學生布置了制作一張英語課程表的個性化作業,在這張課程表中,包含了兩個單元的新單詞和重點,孩子們也非常愿意完成這張課程表,完成之后,這張英文版的課程表就取代了孩子以前中文版的課程表,這樣的作業,不僅完成了對本單元重點的梳理和掌握,而且實用性非常強,也幫助孩子們把科目和星期這兩類龐大的單詞體系,在無意識識記中轉為長時記憶。
二、布置探索型作業,讓學生思路開闊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上,這種需要特別強烈。”針對學生的這種心理,我們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再通過自己的實踐、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途徑,然后指導學生把自己探索的過程記錄下來,這樣不但解決了實際問題,也有利于創新意識的形成。
(一)歸納型
提倡糖葫蘆式的在學習模式,在學完一到兩個單元的時候,我通常會布置一個單元重難點知識的整理的個性化作業,可以通過對最近學習的單元重點知識的歸納和整合,深化學習效果,從學生被動的知識輸入到主動的深化和有效輸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更提升了一個臺階。如在學完Unit1 What is your father?后,有一位同學的個性化作業就很值得推薦,他的題目是English Profession ,除了已經學過的 nurse,worker,Cook,farmer,doctor,driver,policeman,policewoman, teacher等表示職業的單詞外,他還收集了工程師 engineer教授 professor 售票員/乘務員 conductor 公務員 public servant 海關 customs科學家 scientist等沒學過的單詞。
學生也非常樂于完成這樣的作業,每次歸納作業的完成質量也非常高。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更有效地幫助學生學會對知識的自我整理和自我的二次學習。這些歸納型的作業,通過學生的自主歸納,讓學生在歸納中總結,在總結中延升,在延升中思考,在思考中深化,讓學生真正地動起來,既能深化知識理解,又能激發探究意識。
(二)動手型
設計動手型的作業,讓學生的作業變得多姿多彩。小學生們喜歡寫寫畫畫,表現欲很強。考慮到學生的這些特點,也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創新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我每學期要舉行兩次英語手抄報比賽,學生辦英語手抄報時,我讓學生自己確定主題設計版面,內容上可以是某單元的知識點,也可以是課外英語知識集錦。學生把學過的知識以英語報為載體展示出來, 有助于學生積極主動分析。學生通過整理搜集,用一顆世界心一雙智慧眼來發現我們身邊的英語,進一步認識英語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和世界的影響。小編輯們可以是個人完成,也可以是寫得好的和畫得好的合作完成,最后把所有的作品展覽在教室的一角,讓大家參與評選,評出“綜合優秀獎”、“最佳設計獎”和“最佳書寫獎”共10名參加學校的英語手抄報大賽,學生通過這一系列活動的學習交流,在設計繪畫書寫等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
(三)創新型
創新型作業要求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體現自我的創造力,將知識向深層次挖掘,向使用方向看齊。例如改編英語兒歌、英語歌曲等。
童謠和英語歌曲既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又能培養其英語語感和節奏感,還能促進其理解英語意思,幫助記憶。讓學生們嘗試編一些簡單的童謠,既可鞏固所學的知識又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一類型的作業設計最能體現學生的創新性,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利用有限的詞匯創造出“活”的作業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特長,發展學生的個性,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主動發展。如在學完了數詞之后,為了準確地記住所學的數詞,我讓學生用已會的舊歌作曲,自己用數詞編歌填唱,結果等第二天檢查作業時,有的同學把Ten Little Indian Friends改編成Ten Little Huaniu Apples。更有一位同學想法獨特,他直接用Play The Ball填唱,使全班同學都投入的邊拍邊唱,毋庸置疑,孩子們在這種自我創作中,學會了知識,收獲的不僅是快樂。
三、布置分層性作業,給學生選擇作業的空間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英語課程在目標設定、教學過程、課程評價和教學資源的開發等方面都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作業分層布置,特別是小學高年級英語作業的分層次布置是從我們教學的實際需要而產生的,更有利于學生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培養。
眾所周知,任何一個學生群體中的學生在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異。而“一刀切”的作業往往導致“好的學生吃不飽,后進的學生吃不了”,作業太難或過易,教師都很難兼顧學習困難生和優等生。
由于學生存在著智力水平、認知結構和學習動機、心理、個性等方面的差異,學習能力發展不均衡。因此,進行作業設計時要盡量從各層次學生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建立多層次的彈性作業結構。
我在教學活動中根據教學目標將作業設計成A、B、C三個層次。其中,A級題是必做題,側重重基礎知識的掌握;B、C級題為選做題,C級題主要是基本技能的培養;三級題著眼于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A到C作業難度逐步加大,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發展水平自由挑選“作業超市”中難易不同的作業類型。
比如,學習在教材第四冊的Unit5 Our School的過程中,采用了“Homework Supermarket(作業超市)”的形式,讓學生自選作業。
第一課時作業:
(1)讀“Lets Learn”單詞兩遍,并用每個單詞說一句話。( A)
(2)畫出自己心中的學校,用簡單的句子介紹學校。(B)
(3)自己設計喜歡的學校,能用一段話來介紹或者和同學根據所畫的進行交流。(C)
第二課時作業:
(1)模仿課文錄音,正確朗讀“Lets Talk”部分。(A)
(2)熟讀所學句型,小組進行對話表演。(B)
(3)根據本單元內容自編對話,力求用更多的已學句型。(C)
這樣的形式打破了以往單一的作業模式,增加了作業的彈性,學生能自己選擇想完成的作業,多了選擇的空間,多了主動的權利,作業在他們的眼中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無窮的樂趣。我發現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作業,學得好的學生能持續保持學習的勁頭,而相對較差的學生也能看到自己的進步,樹立自信。
參考文獻:
[1]郝建平.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騰云.小學英語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3]杜兆義.創新作業設計 提高練習實效[J].中小學課程教材研究,2013,(2).
(責任編輯 楚云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