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超(北京體育大學北京100084)
“網球熱”現象背后的價值觀探究
□劉瑞超(北京體育大學北京100084)
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層次分析法等對天壇網球館會員、天壇青少年體校網球運動員及家長進行了研究。結果表現出網球人群價值觀受到家庭、學校、興趣愛好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響,體現出不同人群、不同性別網球人群價值觀的特征。
網球人群價值觀
價值觀對人們自身行為的定向和調節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引導著人們的行為。體育價值觀是體育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是人們對體育、體育問題做出判斷、取向的基本原則。
1.1、研究對象
天壇網球館會員、天壇青少年體校網球運動員及家長。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北京體育大學圖書館,中國知網等查閱近些年來的有關期刊和書籍。
(2)問卷調查法。
在天壇網球館發放問卷457份,收回438份問卷進行調查分析。
(3)層次分析法。
將與決策總是有關的元素分解成目標、準則、方案等層次,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決策方法。
2.1、網球人群的基本情況分析
本文中“網球人群”必須滿足三個要求:(1)有自己的網球拍;(2)到網球場打過網球;(3)每周打網球至少一次。在針對天壇網球館打球人群的調查研究,發現可以根據打網球的目的將其分為兩類,即休閑網球和體校運動訓練。前者主要是成年人,后者則是10歲左右的小學生。本研究根據不同人群設計了兩份問卷。問卷數據統計顯示,經常參加網球運動的人群男性為301人,占總調查人數的68.7%,女性為137人,占總調查人數的31.3%。由此可見,目前經常參與網球運動的人男性明顯多于女性。

圖1 網球人群性別分布
根據最新年齡分段,45歲以下為青年,45-59為中年,60-74為年輕的老人或老年前期,把體校學生定義為青少年(6-14歲)。本問卷根據此年齡劃分標準,問卷調查發現參與網球運動的青少年81人占18.4%,青年人283名占網球人群的64.7%,中年人占11.9%,老年人僅占5%。

圖2 網球人群年齡分布
被調查網球人群的學歷結構中,文化程度比例呈現出中間大兩頭小的分布狀態,大部分網球鍛煉著具有大學以上學歷(排除青少年體校學生)。大專及大學本科學歷的群體所占比例最高,占66%,研究上及以上學歷的群體占17.1%,高中及中專占15.7%,中學及以下僅占1.2%。可見,網球人群的文化程度普遍較高。

圖3 網球人群學歷分布
2.2、網球人群體育價值觀的維度構建
參與網球運動的鍛煉和消費行為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受到內在價值觀的支配,和外在的多個因素的影響。具體歸納為:(1)體育運動態度;(2)身邊人對網球運動的參與;(3)網球技術的難易程度;(4)經濟條件;(5)學習工作壓力;(6)社會網球普及程度;(7)網球場地數量;(8)網球俱樂部活動/比賽;(9)社會網球運動氛圍及宣傳;(10)閑暇時間的支配;(11)興趣愛好;(12)網球運動目標的設定;(13)健身觀念;(14)明星崇拜;(15)社會交際。

表1 網球參與影響因素的排序
由圖標可以清楚的看到,健身觀念、閑暇時間的支配和網球技術的難易程度是影響網球參與的主要因素。
2.3、網球人群價值觀的特征
(1)不同人群參與網球的價值觀不同。
價值觀是誘發和維持人們進行網球鍛煉以達到個人對網球運動需求目的的內在動力,是網球運動需要的動態表現。因此,價值觀的形成,直接影響到網球運動行為的實施。
青少年參與網球,更多的是在父母的引導下開始鍛煉的。父母希望孩子掌握一項運動技巧,希望孩子可以在集體活動的同時鍛煉身心,也有少部分父母希望孩子能夠走網球職業道路。
在對休閑網球人群調查中發現,健身、閑暇時間的支配和網球技術的難易程度這三項在網球參與影響因素中占前三名。

表2 不同人群網球參與影響因素比較分析
(2)不同性別的網球參與人員價值觀不同。

表3 不同性別的人群參與網球影響因素比較分析
通過對不同性別參與網球鍛煉的比較發現,男、女性休閑網球人群參與網球鍛煉和消費的目的與總體情況大致相當,無論男性或女性都把健身作為自己參與網球運動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見無論男女均注重自己身體體質的提高,注重娛樂生活的合理調節,均將網球的強身健體功能作為參與網球鍛煉和消費的主要原因。
(1)進行大面積調研工作,了解網球運動人群的需求,國家實施全民健身工程,就是要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健身需求,為其提供必要的體育設施需求,全民健身的場地與器材在質量、數量及配置地方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所以要從多方面大眾網球開展狀況。應該增建一些公共性的網球場所,滿足網球運動人群對場地的需求。
(2)大力發展社會體育指導員,擴大教練員資格認證的覆蓋面,進一步完善培訓市場組織管理,提高參與人員的業務素質,逐步實現業務人員由數量向質量發展的轉變。
(3)借助明星效應中網比賽的影響力,充分利用媒體宣傳,讓網球運動成為全民健身的重要手段。
[1]劉元奎.論網球文化的內涵及創建意義[J].涼山大學學報, 2003,5(1).
[2]梁高亮,劉軼.關于中國網球文化的一些思考[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2007,43(1).
[3]倪欣.淺析體育價值觀與學校體育[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