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良 陳強 王婷婷 官文敏(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廣東湛江524094)
粵西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現狀與創新的研究
□張玉良陳強王婷婷官文敏(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廣東湛江524094)
誰掌握了面向21世紀的教育,誰就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處于戰略主動地位。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意味著,知識正在不斷地變革并在人類社會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知識經濟以高技術產業為第一支柱產業,以智力資源為首依托,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科技和人才日益成為國家繁榮、民族振興的關鍵因素和重要資源,但是身心健康成為推動或制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從而也決定了教育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先導性、全局性和基礎性地位。本研究從學生的角度對高校體育教育的態度、認知水平、學習技能的獲得和終身體育習慣等方面,分析和研究近年來粵西高校體育現狀,并對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效果進行客觀和準確的評價,發現和揭示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于深層的與潛在的問題。
高校體育教學發展現狀創新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也發生巨大的變化,高校體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高校體育教學對高校教育改革產生深刻的影響,正確認識我國高校體育的現狀及創新,制定切實可行的對策,對引導高校體育和學生身心健康的有序的發展。體育創新是指創新的主體在體育領域中,對現有的體育教學理論基礎上進行的文明或改造,從而實現一定社會價值的創造性活動。
2.1、研究對象
2.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有關高校體育教學的現狀、大學體育教材、體育心理學等相關的文獻資料,通過sincedirict.com查閱了大量的體育專業學術期刊發表的學術論文和其它相關學科學術論文;查閱了體育專業報刊發表的專訪、消息、報告等文章;查閱了國家體育總局、部分省體育局工作報告與工作總結中與本研究相關的資料;從理論上對本課題進行指導,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依據、分析討論奠定基礎。
(2)問卷調查法。
本研究共設計學生問卷、專家問卷兩種問卷。發放學生問卷300份,回收295份回收率98.33%,有效問卷281有效率93.66%,專家問卷發放30份,回收3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表1 專家問卷發放與回收統計N=12
問卷效度:本研究將學生問卷和專家問卷呈送5位高校體育教學的專家和一線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的體育教師對問卷進行評價,專家認為問卷量度合適,能反映本課題的研究內容。
問卷信度:對學生問卷和教師問卷的信度檢驗采用內部一致性檢驗,通過spss18.0對問卷進行信度檢驗a值均小于1,具有顯著性意義,表明問卷信度較高,問卷完全符合本課題要求。
(3)數理統計法。
通過對調查問卷的整理,對所得數據,運用spss、excel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在本文各部分數據的計算檢驗或精度,依不同內容的需要采用統計學中的相關值。
3.1、粵西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現狀分析
(1)大學生對高校體育教學的態度。
調查結果顯示在對6所高校的學生調查中,對大學的體育課現狀滿意度:非常滿意112人,占57.44%;滿意50人,占25.64%;比較滿意20人,占10.26%;不滿意13人,占6.67%。對高校體育教育的態度:能提高身體素質80人,占41.03%;體驗并感受到體育的樂趣30人,占15.28;能學到強身健體的方法70人,占41.03%;收獲不大15人,占7.69%。是否積極參加體育課堂活動:是118人,占60.51%;否77人,占39.49%。對擁有體育場館及相關設施:有體育場館及相關設施80人,占41.03%;無體育場館但有室外體育場115人,占48.97%。對每周主動鍛煉次數;1次10人,占5.13%;2次31人,占15.90%;3次35人占17.95%;4次及以上119人,占61.02%。
(2)大學生對上課形式、內容、考核的選擇。
調查結果顯示對上課形式,湛江師范學院、廣東海洋大學為自由選修課;其他院校均以班級為單位的選修課。對最喜歡的體育項目按照人數多少,羽毛球42人,占21.54%、游泳38人,占19.49、籃球35人占17.95%、排球30人,占15.38%、足球和乒乓球20人,占10.26%、占10.26%。對教學內容是否滿足學生的需求中,能50人,占25.64%;不能120人,占61.54%;不清楚25人,占12.82%。對考核結果,期望優秀的149人,占76.41%;良好、中等和及格為0人;無所謂46人,占23.59%。
(3)小結。
通過以上的數據分析表明,長期以來粵西地區的高校體育教育按照以增強學生體質健康為指導,通過體育課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綜合能力。但是有部分學校功利思想嚴重,為效益而忽視了基礎設施的建設,把本應豐富精彩的課堂,變成了應對教育,變成了走形式、走過場的體育課,忽視了學生身體對體育的需求,忽視對學生素質、生理、心理、個人能力、運動興趣等方面的差異,導致學生對體育課失去的動力與激情。此外,體育設施不齊全對體育課影響極其大,體育資源匱乏,致使學生運動的熱情減退,場館及其設施成為制約高校體育課發展,影響了體育教育的質量。
3.2、粵西高校體育教學的創新分析
從實際情況著手,擴展和增強學生的個人能力,改進體育教學方法體育教學方法豐富多彩,形式各異,要想利用好體育教學方法必須從實際的教學條件考慮,如場地的充裕程度器材的配備實施體育課的條件等。如教學分組,以前都是按人數進行分組,現在進行了擴展,按興趣分組按伙伴朋友關系分組%按基礎和水平分組的按性格分組等。

表3 教學方法的創新
重視教學活動的最優設計,教學過程“工藝化”,把教學時間、教學地點、教師、學生、教材和環境方面,綜合分析、整體設計、全面評價,將現有的體育資源充分利用,以期取得最大的教育效果。
調整體育課程設置將傳統的教學項目優化,培養運動興趣,加開自由選修課,將個人特長與課堂結合起來,來培養社會人才。
教會學生自覺主動地自學。
改革考試評定方法,采取教師檢查和學生自我檢查相結合。
4.1、結論
(1)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頻度、喜愛項目、考試內容和選課形式等方面對學校體育作用的認識上存在顯著性的差異;
(2)研究結果表明粵西地區高校體育教育發展不均衡,主要體現在體育設施、教學方法。這樣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淡化他們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進而對終身體育觀的養成造成巨大影響。
4.2、建議
(1)積極探索體育游戲,在課程中通過游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2)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增加網絡課程,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率。將體育課程形式多樣化、內容多樣化給學生更多的自由度,提高高校體育教學效果。
(廣東省教育廳教改項目,編號:GDJG20142567)
[1]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2003,3.
[2]毛振明.體育教學改革新視野[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
[2]肖新橋,劉虹.高職高專院校體育教學的改革[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8,24,6.
[3]孫平華.論英語課堂教學的基本特征[J].課程·教材·教法, 2008,28,7.
[4]李品媛.管理學原理[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
[5]周登蒿.學校體育探索[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