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瓊生
摘 要:高中英語教學也需要從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出發(fā),針對當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按照新課標的要求改革英語教學內(nèi)容及形式,推動英語教學環(huán)境的改善,促進英語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問題;對策
新課程改革下,教學理念由滿足應試教育要求,重視分數(shù)發(fā)展到重視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學方式由灌輸式教學發(fā)展到引導性教學、多種形式綜合教學。
一、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教師專業(yè)水平較低,理論及實踐知識不足
教師專業(yè)水平影響著教學活動的實施。對于高中英語教學來說,提高教師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踐知識水平是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兩個方面。理論知識水平是指教師所具有的英語專業(yè)知識、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等,實踐知識水平則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形成的教學能力、課堂教學經(jīng)驗等。但是當前高中英語教師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卻明顯存在著專業(yè)知識不足、實踐能力不足的問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往往以傳授知識為主,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引導和創(chuàng)新型教學方式的應用。
2.教學方式陳舊,學生自主性不足
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充分理解新課標的要求,也沒有對現(xiàn)代教學方式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不愿主動采取新型教學方式,擔心新型教學方式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無法實現(xiàn)教學目標。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仍然以講解知識點為主,通過大量練習讓學生不斷重復、模仿以鞏固語言知識及促進知識應用。另外,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雖然也能認識到學生自主性的重要意義,但是在具體的課堂活動中仍然沒有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只希望盡快完成教學進度,將學生所需知識講解完,忽視了學生的接受能力。
3.教學活動過于形式化,知識拓展不足
當前部分教師也開始重視新課標的要求,并積極參與到課程改革過程中,但是其專注于開展探究性活動,將課堂變成學生自我學習的課堂,忽視了對學生的引導,導致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把握大有欠缺,缺乏深入思考和分析,沒有達到創(chuàng)新學習的目標。特別是在合作學習方式和游戲學習方式中,教師往往過分重視課堂教學的氛圍,讓學生漫無目的地開展活動,導致學生基礎知識不足,對知識的應用實效性不強。
4.課程資源利用不足,師生缺乏資源利用意識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學校應重視對教學資源的建設與應用,同時教師和學生要具備應用新型教學資源的意識和能力。但許多學校的課程資源開發(fā)不足,教學資源短缺,教師對現(xiàn)有課程資源利用不足,基本上仍然以教材為主,甚至認為教材和教參就是教學的所有課程資料。也有部分教師不能清楚地把握課程資源的利用方式,更無法引導學生合理利用教學資源。這些問題導致高中英語課程資源利用率低,利用形式單一,教師對教材及教參的駕馭能力差,難以充分挖掘課程資源的價值,無法用新的思維指導教學實踐等,嚴重限制了英語教學活動的開展,限制了教師教學能力的發(fā)展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的發(fā)展對策分析
1.提升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
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英語素質教育的目標實質上是要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升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區(qū)別于傳統(tǒng)教學目標對學生語言知識學習和語言應用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新課改則提出以提升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為核心,強化對學生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因此,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學校的英語教學課程設置應當以鞏固學生的語言知識積累,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技能,促進學生學習策略、情感態(tài)度的優(yōu)化,提高學生的文化意識培養(yǎng)等為目標,積極改進教學過程,重視方法的引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學校應調(diào)整英語基礎知識及技能訓練課程的比重,重視對教師教學形式的評價,促進學生掌握學習方法,鼓勵學生主動進行探究和學習。
2.豐富教學內(nèi)容,整合英語教學資源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為目標,因此,英語教學內(nèi)容應當從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和促進學生英語交際能力提升兩個方面入手,豐富英語教學內(nèi)容,深化英語教學改革。高中英語教學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首先要強化學生的英語知識獲取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知識水平。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通過“l(fā)earn by teaching”的方式給學生傳授基本的語言知識,在傳授過程中,要注重從英語學習方法入手,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比如,可以通過詞根、詞綴的學習讓學生掌握詞匯的構詞形式,促使學生形成英語詞匯學習能力。其次,要重視對學生英語信息處理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要通過多種途徑讓學生運用英語知識解決閱讀、寫作中的基本問題。第三,促進學生交際能力的提高。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教學、多媒體教學等方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敢于張口練習,敢于與他人交流,并一步步糾正學生的英語口語發(fā)音,促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交際技能。第四,提高學生的英語分析能力、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師要從學生學習生活的實際需要出發(fā),讓學生把握英語分析技巧,特別是對文章的分析能力,讓學生通過綜合性練習和針對性練習方式(Comprehensive practice and targeted exercise)把握英語運用技巧,提升英語運用能力。第五,促使學生形成英語文化意識,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教師可以通過培養(yǎng)以上幾種能力,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學習其他國家的文化習俗,讓學生通過對比性學習,掌握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研究興趣。
另外,要促進英語教學內(nèi)容的改革,必須選用適當?shù)挠⒄Z教材,配備足夠的英語基礎設備,為學生提供具有人文性、實踐性、探究性的教材,并深入地挖掘教材的文化價值和英語應用價值,活用教材,綜合利用多種教學形式,提高教材的利用效率。同時學校還要為學生配置英語教學設備,特別是語音教學設備,為學生練習發(fā)音、聽力奠定基礎,提升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教師還要學會從本土特征出發(fā),鼓勵學生主動搜集課程資源,讓學生充分發(fā)掘生活中的英語現(xiàn)象,并將英語知識轉化為英語學習技能。
3.創(chuàng)新英語教學形式,增強學生學習自主性
要實現(xiàn)新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師還需要從教學方式方面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改變傳統(tǒng)滿堂灌、機械訓練的方式,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學生由被動轉向主動性、參與性、合作性、探究性教學。教師可以綜合運用情境教學法、游戲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情感教學法、任務教學法等方法,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提高學生學習和應用英語知識的能力。
教師可以利用情感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同理心、同情心、愛心和善心等,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例如,在學習必修一Friendship時,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通過Annes best friend一文中的細節(jié)如“but I want this diary itself to be my friend”談一談自己對這句話的感受,讓學生利用簡單的英語分析一下自己是否曾經(jīng)有“the same feeling”,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講述自己與朋友的趣聞軼事或者是自己體會到的友誼之情,并用英語表達“their views on friendship”,從而讓學生樹立起關愛他人、尊重朋友的情感意識。
教師也可以利用游戲教學法,讓學生融入游戲中,并通過游戲掌握英語知識,并學會調(diào)動英語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例如,在“Hangman”游戲中,教師可以先選出學生學過的一個單詞,讓學生用這個單詞的首位字母或者末位字母接龍,提高學生的英語單詞組合能力。
4.提升教師理論及實踐能力,促進英語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
學生的學習和鍛煉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教師的專業(yè)素質是新課程改革實施的關鍵,因此抓準新課程改革的機遇,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更新英語教學體系,推動高中英語教學改革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首先,學校要構建培訓機制,創(chuàng)新培訓形式,既要支持教師在職學習,為教師營造良好的進修環(huán)境,同時學校又可以通過聘請優(yōu)秀教師進行教學方式改革講座或者開展教學目標深化座談會等方式,鼓勵教師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促使教師掌握課程資源利用方式和新型教學方式,提升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其次,要鼓勵教師主動進行學習和反省,通過不斷的反思、學習、再反思、再學習,促使教師主動進行學習和交流,為教師溝通構建平臺,促使教師主動與同行交流學習,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另外,還要優(yōu)化教學評價考核機制,創(chuàng)新評價標準,重視過程性評價,促使教師和學生溝通交流,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從而激勵教師主動學習和發(fā)展,提升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需要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fā),針對教學過程中的問題,重點從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內(nèi)容、教學形式、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等方面集中進行解決。特別是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主動性的激發(fā),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英語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通過常規(guī)教學方式奠定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水平,還要從新型教學方式出發(fā),促進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促進學生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駱北剛.新課程改革環(huán)境下中學英語教師教學觀念與教學行為特征及其相關性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9(03).
[2]孫孟紅.淺談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及對學生的影響[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
[3]郭靜.高中英語教師新課程適應狀況的調(diào)查與分析[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9(04).
[4]趙惠東.對新課程下高中英語有效性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13).
[5]劉麗平.高中英語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閱讀教學策略探微[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