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俊
摘 要:《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把“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作為高中英語課程的基本理念。如何有效布置課后作業是英語課程改革中的真空區域,值得教師認真思考。分析了作業布置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優化作業布置的措施,旨在推動素質教育的進一步落實,將課堂教學成果延伸至課下。
關鍵詞:高中英語作業;存在問題;措施
一、問題的提出
作為英語教師,布置課后作業對大家來說是小菜一碟、信手拈來的。我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課堂教學這一主戰場,追求教學設計的獨具匠心,教學過程的生動精彩。忽略了課后作業的布置,檢查這一教學常規,出現了教師布置作業隨意性強,檢查反饋差,學生應付抄襲作業等諸多問題。久而久之,布置課后作業就成了英語教學中最熟悉的陌生人。如何優化作業布置,形成作業批改和評價體系是值得每一名英語教師思考的。
二、目前作業布置中存在的問題
1.隨意性強
部分教師對作業布置不夠重視,把布置作業看成是教學后的一個象征性環節,懶得花時間去研究布置何種作業。如抄寫類作業,學生只是機械地完成,不會積極思考,作業布置流于形式,起不到鞏固知識的效果。
2.反饋性差
部分教師對于作業的批改、評價不夠及時有效。課堂上急于講課,疏于對課后作業的檢查和反饋。如復述課文作業,課堂上沒有檢查,那么作業布置如同虛設,學生對這類作業一般采取無視的態度。
3.求量不求質
部分教師課后作業布置的內容于過龐雜,如某天作業為背單詞,做報紙填空,背范文。教師的初衷可能是讓學生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在英語學習上。事實上,這種花樣繁多的課后作業形式針對性不強,同時給學生造成了過重的負擔。學生完成作業時應付了事,甚至出現抄襲現象。
4.作業評價方式過于單一
部分教師作業反饋只有分數顯示,無評語的作業反饋會挫傷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不利于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
三、作業布置需要考慮的因素
1.針對性
作業布置應從整體英語學科體系出發。如:在寫作方面,高一以單句寫作訓練為主。高二訓練學生使用好的句型和過渡詞。高三整體把握各種題材的作文。這種針對提升學生某項能力的作業設計,可以將每天的作業布置連點成線,連線成面,形成系統化、體系化的作業模式。
2.科學性
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把握好量。在布置英語作業的難度上,教師應力求做到難易適中,要面向全體學生。設計作業時,要適時地變換作業題型,使學生有一種新鮮感。
3.層次性
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可以標出作業選項A/B/C,學生自主選擇。這種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分層布置作業的方式可以提高英語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四、優化作業布置的措施
1.進行調查訪談
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法對任教的班級進行調查取樣。針對教師作業布置和學生完成作業情況設計問卷,及時發現學生英語學習所遇到的問題。
2.豐富作業種類
教師間增強團結合作意識,集思廣益來提高作業布置的有效性和豐富作業形式。
①抄寫作業:以熟識課文,背誦單詞筆記為主。
②積累作業:專項突破類:每天閱讀兩個或完形一個,旨在提高學生某項英語技能。
詞匯整理類:每天兩頁作業,內容自選,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習慣。
③口語作業:背誦范文、課文。進行聽音模仿并將口語作業錄在錄音帶里進行評比,糾正語音語調,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④活頁作業:教研組合作,形成自編活頁作業題庫,提高作業布置質量,減輕學生負擔。
⑤能力作業:每周學唱一首英語歌曲。“90后”的學生都愿意展示自我,學唱英語歌的作業形式學生樂意完成,擴充了學生的詞匯量,也提高了他們學英語的興趣。復述課文、英語短劇表演等也是有效的作業布置形式,有助于學生發展思維能力,豐富想象力。
3.學生自主選擇作業
教師可以改變統一布置作業的形式,設置作業選項,將作業布置開放化,學生自選作業。設置作業選項的形式符合分層教學的原則,減少學生抄襲作業的現象。作業的設計要找準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區,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
4.克服困難,加大反饋力度
教師由于授課班級多,班級學生多等因素,不能及時批改作業或作業批改無評價。批改不及時會嚴重地挫傷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要克服困難將作業批改日程化,也可制作作業便條自我提醒。針對寫作教師可以采取面批的方法,一方面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同時可以讓學生直接認識到錯誤,使錯誤得到及時的訂正。
5.形成作業評價體系
面對全體學生建立作業評價檔案,定期總結學生作業完成情況給予反饋。評價要多員參與,把學生自評、小組評價、家長評價和教師評價結合起來。
總之,教師要科學合理地進行作業布置,形成學生作業評價檔案。讓學生快樂主動地完成作業,讓課后作業真正地服務教師的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鄭方順.英語課內外活動手冊.遼寧人民出版社,1993.
[2]金鵬.新課程理念下的實踐英語作業模式.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5.
[3]夏紅星.老師的作用在于幫助學生實現主體性.中學英語,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