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冰??陳錚
[摘要] 目的 對比分析手術治療及非手術治療肱骨中下段骨折的臨床療效。 方法 研究對象共139例,均為2013年1月~2014年4月期間來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就診的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69例,手術方法治療,研究組70例,用非手術方法治療,比較兩組骨折愈合率、骨折愈合時間、橈神經損傷、肘關節Mayo評分。 結果 (1)研究組骨折愈合率、肘關節Mayo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研究組骨折愈合時間與對照組比較較少,橈神經損傷發生率較低,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非手術的方法治療肱骨中下段骨折臨床療效與手術治療相近,但骨折愈合時間更短,橈神經損傷發生風險更低,有較高的安全性,可作為一種治療肱骨中下段骨折的有效方法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肱骨骨折;手術;非手術;愈合
[中圖分類號] R68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5)20-182-03
Comparison efficacy of humeral shaft fracture treated with surgery and non-surgical treatment
ZHOU Bing1 CHEN Zheng2
1.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College, Xuzhou 221005, China; 2.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Xuzhou City Love Hospital, Xuzhou 221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humeral shaft fracture treated with surgery and non-surgical. Methods 139 cases with humeral shaft fracture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3 to April 2014 in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college, al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re were 69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y were treated with surgical treatment, there were 70 cases in the study group, they were treated with non-surgical methods of treatment. The fracture healing rate, healing time, radial nerve injury, Mayo elbow scor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1)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ate of fracture healing, Mayo elbow score betwee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P>0.05). (2) The fracture healing tim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cidence of radial nerve injury incidence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Effective non-surgical way to treat the conclusion under similar clinical efficacy and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in surgery, but a shorter healing time, less risk of radial nerve injury, there is a high security, can be used as a treatment for humeral fracture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Humeral fractures; Surgery; Nonsurgical; Heal
肱骨中下段骨折是骨科常見疾病,多與高能量損傷密切相關,可合并顯著移位,臨床發病率高,約占肱骨骨折的25%[1]。目前多采用手術及非手術兩種方法治療肱骨中下段骨折,手術治療方法一般有:閉式復位帶鎖髓內釘固定,切開復位鋼板螺釘固定,MIPO固定技術及外固定架固定技術,由于解剖原因和技術原因的限制目前大多患者仍以切開復位鋼板螺釘固定為主要治療方法。內固定的優點雖然可以避免一定的畸形愈合以及早期的功能鍛煉。但不足之處是肱骨中下段特殊的解剖特點,如內固定物的選擇不當和手術操作的原因易導致骨折畸形愈合、骨不連、醫源性橈神經損傷等并發癥,嚴重影響療效[2-3]。本研究收集70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并用非手術方法治療,將其臨床療效與手術治療的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共139例,均為2013年1月~2014年4月期間來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就診的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男82例,女57例,年齡17~73歲,平均(41.5±6.7)歲,致傷原因:交通傷72例,高處墜落導致23例,摔傷32例,打擊傷12例,Griffin分型:I型23例,II型55例,III型35例,IV型26例,骨折類型:粉碎性骨折64例,斜形骨折51例,螺endprint
旋形骨折24例。本次研究經倫理委員會通過,所有患者對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69例,研究組7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致傷原因、Griffin分型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方法
對照組用手術方法治療,在臂叢神經麻醉下手術治療,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分別采用后側入路及前側入路。有31例患者手術為后側入路,作肱骨后側正中切口,充分暴露肱三頭肌,沿肱三頭肌長軸縱形將筋膜切開,將肱三頭肌的長頭和側頭進行分離,但術中避免顯露橈神經,在骨折部位充分暴露后進行解剖復位及鋼板內固定治療。有38例患者手術為前側入路,將骨折部位切開,鈍性分離肱肌及肱橈肌,將橈神經顯露出來并給予有效的游離橈神經保護措施,待骨折部位顯露出來后進行解剖復位及鋼板內固定治療[4]。研究組用非手術方法治療,患者臂叢神經麻醉后用手法復位,使患者的骨折畸形最大程度的恢復,在達到解剖復位后進行外固定,外固定方式可采用外展架、小夾板或U形石膏托等,根據患肢舒適程度在固定后給予適當的調整。
1.3 觀察指標
術后對患者進行為期12個月的隨訪,并對臨床療效進行對比分析。骨折愈合率:骨不連、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時間;橈神經損傷;肘關節Mayo評分:評定項目包括疼痛、運動功能、穩定性、日常活動,分數分別為45、20、10、25分,最高分為100分,肘關節功能隨著評分越高而越好[5]。
1.4 統計學處理
將所得數據整理后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統計處理,計量資料表示為()的形式,行t檢驗,計數資料表示為率(%)的形式,行x2檢驗,以P<0.05為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骨折愈合率比較
研究組骨折愈合率與對照組比較稍高,但經統計學分析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兩組骨折愈合時間、Mayo評分及橈神經損傷比較
研究組骨折愈合時間與對照組比較較少,橈神經損傷發生率較低,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肘關節Mayo評分與對照組比較稍低,但經統計學分析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肱骨中下段骨折為高能量創傷,有較高的發生率,其致傷暴力包括直接暴力和間接暴力,不同的平面骨折表現不同方向的移位,粉碎或橫斷骨折多由直接暴力導致,斜行或螺旋形骨折多由直接暴力導致[6-7],如果不能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對患者肢體功能造成災難性影響。非手術治療及切開復位鋼板螺釘固定為肱骨中下段骨折常用的治療選擇方法,但由于肱骨周圍解剖結構復雜,神經血管多,手術操作會有一定的風險[8],橈神經損傷是肱骨中下段骨折手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一旦發生,不僅會對患者的正常生活、日常工作造成嚴重的影響,嚴重者還會導致不同程度的殘疾[9]。
肱骨是上肢骨中最長最粗的管狀骨,上段為圓柱形,下段為三棱柱狀,肱骨中下段可分為內側緣、外側緣、前緣三緣及前內側面、前外側面及后面三面[2,10],該段是密質骨與松質骨的分界處,由于骨質較薄,此處作為應力點容易發生骨折,肱骨中部有橈神經溝,方向由上內向下外斜行,全身唯一貼骨繞行的橈神經順溝自后斜出至前外,橈神經在肱骨后側沿橈神經溝行走的整個過程為6.5cm[11]。鋼板內固定是手術治療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常用術式,但術后易發生骨折延遲愈合或不愈合,如橈神經原位不動,容易導致損傷,尤其是第二次取出鋼板時由于組織黏連,加大了醫源性橈神經損傷的風險[12]。手術中雖然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分別采用了后側入路及前側入路,但是后側入路相對較大的剝離范圍會使軟組織受到嚴重挫傷容易造成血管斷裂,對血供造成影響,使產生血痂難度加大;而前側入路手術中的橈神經暴露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發生挫傷幾率,如過度牽拉會造成斷裂[13-17]。
由于人體對肱骨形態有很高的代償能力。上臂對肢體的長度恢復要求不高,存在20度以內的前后方畸形,30度以內的側方成角畸形及螺旋畸形不會對人體日常生活造成太大影響,本次研究中對70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用非手術方法治療,結果表明,研究組骨折愈合率、肘關節Mayo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骨折愈合時間與對照組比較較少,橈神經損傷發生率較低,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與唐建國[2]的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
綜上所述,非手術的方法治療肱骨中下段骨折近中期臨床療效及功能恢復與手術治療相近,但骨折愈合時間明顯縮短,橈神經損傷發生風險降低,安全性更高且有較低治療費用。如果患者可以耐受較長時間的感覺不適和生活不便,可作為現階段值得推廣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 周忠華,劉俊,趙銀必.肱骨遠端解剖鋼板治療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療效[J].當代醫學,2014,20(33):50-51.
[2] 唐建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手術與非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比較[J].醫藥論壇雜志,2013,34(6):76-77.
[3] 高全勝.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手術治療與非手術治療的療效對比[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28):25-26.
[4] 方文廣.肱骨中下段骨折時采用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的效果[J].吉林醫學,2014,35(8):1676-1677.
[5] 賈鳳榮,周謀望.肘關節骨折術后康復的研究[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5,20(10):26-28.
[6] 劉文耀.肱骨中下段骨折手術治療效果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7):414-415.
[7] 黃耀斌,彭凌鋒,賈兆鋒,等,非手術治療老年肱骨外科頸骨折效果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4,41(1):185-187.
[8] 葛生浩,葛麗亞,包詩勇,等.鷹嘴截骨解剖鋼板內固定治療成人復雜肱骨髁間粉碎骨折[J].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2010,7(3):54-55.
[9] 覃樹居.肱骨中下段骨折手術治療效果的臨床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4,2(6):129.
[10] 葉蜀新,林海,劉兵,等.兩種鋼板內固定治療肱骨中下段骨折臨床分析[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2,27(1):64-65.
[11] 胡強,宋恒平.上臂前外經肌間隙入路內固定治療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相關提示[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4,29(3):306-307.
[12] 高李俠,江相保.手術治療成人肱骨中下段骨折40例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08,16(3):43-44.
[13] 曾凌風,艾昌淼,朱國權,等.肱骨中下段骨折術中橈神經損傷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8):75-77.
[14] 謝宗乾,張中州,李彬.80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手術與非手術治療的效果對比[J].中國實用醫藥,2013,8(3):77.
[15] 曾日祥,張耀強,馬勇.肱骨中下段骨折手術與非手術治療的比較分析[J].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2011,8(4):42-44.
[16] 李一凡,唐獻忠,梁朝革,等. 閉合復位彈性髓內釘內固定治療單純橈骨上1/3骨折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36):137-140.
[17] 曾博,熊春,張慧琳.防旋股骨髓內釘與微創內固定倒置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觀察[J].現代醫院,2014,14(12):30-32.
(收稿日期:2015-04-29)endprint